灵鹫山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位于衢州市城区北部,属千里岗山脉,是衢州市区北部的重要生态屏障。基地总面积6350公顷,核心区面积470公顷。基地北侧为杭新景高速公路,南侧为G351国道,东与衢江区相接,西至石梁溪。该区域内有海拔500米以上山峰4座,森林覆盖率达90.4%,地表水水质常年保持Ⅱ类以上,年大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0天以上。区域内自然景观、人文历史文化丰富。有九华山、大荫山等自然景观,还有千年禅寺灵鹫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九华立春祭”。经过两溪流域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全域土地整理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和项目的实施,区域内村庄整洁,山、水、林、田、湖有机融合,乡村风貌特色明显。
柯城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一直把康养产业的发展作为践行“两山”理念的重要抓手。围绕乡村振兴、依托当地森林资源发展森林产业,突出林下经济、森林旅游、山村民宿。近年来更是以灵鹫山、大荫山为核心,通过建设丛林穿越,举办各种类型森林运动,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开展区域内环境整治,加大交通医疗等基础设施投入,有序引入社会资本等举措,森林康养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
林下经济取得突破,通过引入龙头企业和组建合作社,发展以“百草园”为主导产业中草药种植,农民增收明显,目前已形成中草药种植面积0.8万亩。
区委、区政府在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制订了林权质押、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一村万树”绿色期权专项资金扶持等政策,为农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和发展环境。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突破口,以创建“全国最优营商环境目的地”为目标,进一步为基地的创业、创新发展提供动力。
森林资源。该区域森林面积4964.8公顷,森林覆盖率90.4%,郁闭度0.8。植物资源丰富,有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南方红豆杉,二级保护的厚朴、榧树、榉树、樟树,还有青钱柳、乳源木莲、白玉兰、深山含笑等,形成了良好的植物多样性生态系统。
区位优势。柯城区位于浙江西部,处于上海2小时交通圈和杭州1小时交通圈内,是长三角和杭州都市圈的重要生态屏障和“后花园”。基地离衢州市主城区9公里,距机场、高铁站、高速公路出入口均为15分钟车程以内。
产业链。林业产业链基本形成,林业产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生态林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林下经济得到发展,特别是以中草药为主的林下种植业快速发展。围绕农业结构性改革,基地内茶叶、柑橘等传统产业的产业转型有序推进,各种特色水果种植发展较快,特别是结合采摘游、观光游的特色水果种植园增幅明显。林产品深加工得到强化,特别是柑橘深加工形成优势。“森林+运动”“森林+旅游”“森林+文化”融合发展势头正劲,取得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发展林产品网上促销,森林民宿的网上推荐已形成常态。品牌建设得到重视,旅游产品、农林产品、精品民宿经营主体的品牌意识逐步加强,目前已注册各类商标500多种,特别是成功申请了“衢州椪柑”国家地理产品标志证明商标。林业产业科技贡献率逐年提升,建有院士工作站1个、专家工作站5个。
发展规模。目前基地内有民宿经营户120家,以提供旅游产品为主的经营公司7家,林业产业种植专业合作社75家。2018年基地内林业及相关产业国民生产总值1.2亿元。占区域内国民生产总值28%,2018年基地内全年接待游客3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8万元。基地内有3A级景区3个、4A级景区1个。
社会合作。基地建设坚持以规划为引领,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参与。对产业类、经营性项目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目前与吉利集团合作建设的汽车运动基地将作为项目建设的重点已开工建设。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农房使用权确权颁证等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景区的开发建设和经营。同时鼓励发展以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为主的农林产业。由于政府实施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等项目取得明显效果,因此基地內社会资本投资意愿强烈,主体的投资积极性很高。预计未来三年项目区的社会资本投资达到20亿元。
管理保障。为了加快基地建设,柯城区委、区政府成立专门指导小组,由区政府主要领导、各职能部门、所属乡镇主要领导组成。具体项目由政府成立项目专班小组“点对点”负责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推进。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由申报主体负责实施。政府在要素投入上重点扶持,特别是建设用地保障上向基地倾斜,整合各类专项资金,通过创新打通融资渠道以保证项目资金的投入。
三大效益。通过基地建设,项目区内生态效益将会得到提升,森林覆盖率、大气优良天数保持稳定。植物和动物多样性得到加强。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能力明显增强;通过基地项目的实施,区域内社会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振兴扎实推进。成为全国丘陵、山区农村发展的示范区;通过三年建设,区域内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以上,年实现旅游收入突破10亿元。林业产值超3亿元。区域内农民人均收入超过3.5万元。直接增加就业岗位3000人以上。
下一步工作思路。坚持“党建统领+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大花园建设”的战略要求。针对目前基地内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运营管理,结合市场需求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问题为导向,梳理基地发展的短板,明确项目建设的主要方向。进一步加大停车场、游步道、通景公路、旅游接待中心、环境整治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在康养基地南部区域新建一家250张床位的二甲中医医院,以加强医疗卫生对康养产业的支撑能力。针对目前森林旅游业态有待丰富、特色有待提升的现状,引入社会资本,围绕“运动+康养+休闲+体验”等场景深化旅游产品开发。进一步强化品牌建设,把基地内的穿越、山地运动、汽车运动、中医治疗等项目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力度,特别是提升区域内污水、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理能力。强化区域内林业科技支撑能力。以“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打造全国最优营商环境目的地”为抓手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和精品村建设,提升民宿标准化、规范化经营能力。争取经过三年建设,基地建设成为全国森林康养示范基地。为全国森林康养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