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南京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出生医学证明》的签发情况和管理现状,探索进一步提高《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质量的策略。方法 收集2014—2018年度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上报的《出生医学证明》年度管理使用情况报表,对签发、换发、补发、废证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近5年当年出生首次签发率在94.49%~96.47%之间,平均为95.40%,换发率0.64%,补发率2.84%,废证率0.63%,均达到国家标准。结论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较为规范,将进一步探索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 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0)05(b)-0039-04
Manage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edical Birth Certificate" in Nanji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from 2014 to 2018
SHEN Yi-zhan
Medical Office of Maternity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000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ssuance and management status of Birth Medical Certificate of Nanji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from 2014 to 2018, and to explore strategie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management quality of Birth Medical Certificate. Methods Collect the annual management and use report of "Medical Birth Certificate" reported by Nanji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from 2014 to 2018, and make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n the issuance, reissuance, reissue, and revocation of certificates. Results The first issuance rate of births of Nanji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in the past five years was between 94.49% and 96.47%, with an average of 95.40%, a reissue rate of 0.64%, a reissue rate of 2.84%, and a revocation rate of 0.63%, all meeting the national standard. Conclusion The management of the Birth Medical Certificate of Nanji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is relatively standardized. It will further explore targeted management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management.
[Key words] Birth medical certificate; Management status quo; Countermeasures
《出生醫学证明》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由接产医院依法出具的、证明新生儿出生时状态、血亲关系及申报国籍、取得户籍身份的法定医学证明[1],具有极高的身份证明价值,是重要的法律依据,所谓“人生第一证”。近年来,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不断加强和完善《出生医学证明》的签发管理工作,但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分娩量持续上升;出国留学、移民等现象日益频繁,各使领馆对《出生医学证明》的核查日益严格;儿童入学、入托对《出生医学证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更是司法机关裁定儿童出生信息、遗产继承等各项工作的法定依据,使得《出生医学证明》相关的签发、换发、补发工作日益繁杂,管理工作面临严峻考验。因此,如何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工作,使其更加科学、规范、高效,切实维护法律证件的严肃性和法律效力,同时有效提高妇幼保健的工作效率,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出生医学证明首次签发登记本》《出生医学证明废证登记本》《出生医学证明换发登记本》、江苏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软件系统中提取相关资料,核对2014—2018年度年报、季报,按首次签发、换发、废证等进行分类研究。
1.2 方法
通过对2014—2018年度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换发、补发、废证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是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国家级爱婴医院、省内首家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是全市三级妇幼保健网络的网点单位,一直以来承担着全市1/5以上的分娩量,多年来签发的《出生医学证明》超过20 000份/年,同时负责全市《出生医学证明》的补发工作,见表1。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共签发《出生医学证明》122 870份,其中首次签发116 727份,首次签发率为95.00%;当年出生首次签发112 178份,当年出生首次签发率95.40%;换发791份,换发率0.64%;补发3 494份,补发率2.84%;废证777份,废证率0.63%,见表2。
2.2 首次签发
当年出生首次签发是指当年度内,签发机构为本年度出生的新生儿签发《出生医学证明》,按照国家要求,当年出生首次签发率应达90%以上,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近5年当年出生首次签发率在94.49%~96.47%之间,均达到国家标准。
2.3 换发情况
换发是指原签发机构为因户口登记机关提供相关证明不能进行户口登记而需变更新生儿姓名;当事人提供法定鉴定机构有关亲子鉴定的证明,要求变更父亲或母亲信息;《出生医学证明》被涂改、填写字迹不清、有关项目填写不真实;私自拆切副页;未盖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或其他原因导致无效等情形之一,要求更改《出生医学证明》或因当事人或签发机构责任导致《出生医学证明》无效的情况下换发新的《出生医学证明》。近5年换发证明共计791份。
《出生医学证明》换发中最常见的原因是“纠正父母信息”,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父、母亲姓名、身份证号码、民族错误。统计中发现大部分申请换发原因是2006年前手工签发的《出生医学证明》父母姓名中“同音不同字”的情况及父母一方或双方军官证变更为身份证;其次是“保存不当”导致证件受潮、损毁、残缺、换封或字迹模糊等;“私自涂改”现象主要为2006年前《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尚不规范,手工填写签发后家长采用直接涂改的方法更改新生儿姓名并为其申报户籍;纠正信息包括新生儿出生时间、孕周、体重、身長等信息错误,其中最常见的是因管理不严等历史因素,故意人为修改出生时间;“打印故障”常见内容错行、字迹重影、模糊等;由户口登记机关提供相关证明不能进行户口登记而需变更新生儿姓名39例,占4.93%,主要为生僻字无法打印,其中8例因英文名无法落户申请换发;变更父母信息33例,占4.17%,主要为变更或增加父亲信息,此条需提供具备法定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证明。此外,近几年因离婚、家庭纠纷等原因要求办理“单亲”的情况也有所增加。见表3。
2.4 补发情况
原签发机构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为因遗失、被盗等情况造成《出生医学证明》丧失的婴儿补办《出生医学证明》。根据南京市相关管理文件,《出生医学证明》的补发只适用于1996年11月1日以后在南京出生的新生儿,1996年11月1日以前出生的人口一律不予补发《出生医学证明》。如因出国等需要出生证明时,可根据有关规定办理出生情况公证。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出生医学证明》补发率在2015—2016年显著高于其他年份,可能与1996年以后出生人口年满18周岁,出国、留学等社会活动增加,对《出生医学证明》的需求随之增加有关。
2.5 废证情况
指运输、发放、存储过程中毁损、遗失的空白《出生医学证明》或因打印、填写错误未签发的证件。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在2014—2018年签发过程中共产生废证777份,废证率在0.55%~0.72%,符合国家规定小于1%的标准。其中废证原因为“打印机故障”(卡纸、错行、打印模糊等)401份,占51.61%;“人为因素”(输入错误、家长填写的表格辨识有误等)323份,占41.57%;“盖章错误”(盖错位置、印章模糊不清、忘记盖章等)53份,占6.82%。
3 讨论
3.1 多措并举,提高首次签发率
《出生医学证明》的签发时限虽没有明文规定,但延迟申领对新生儿办理医保卡、申报户口等都会产生影响。该院根据多年签发情况分析,延迟签发的原因主要包括:①对《出生医学证明》的用途和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家长甚至认为《出生医学证明》是由医院直接发放,不需要家长申领;②因家庭成员之间有争议,新生儿姓名未确定;③未婚生育或新生儿父亲信息不确定;④家庭矛盾导致新生儿父母一方或双方不配合,不提供有效身份证件甚至失联无法办理;⑤一些外地产妇出院后回原籍休养导致未及时来院办理。
针对以上延迟申领原因,医院在胎儿大学中增加《出生医学证明》办理的专项讲解,详细介绍《出生医学证明》重要性、办理流程及注意事项,胎儿大学年均听课2万余人次,占全年建卡人数的90%以上;另开设住院孕产妇家属课堂,每周3次举办讲座,年均100余场,包含《出生医学证明》办理相关内容,听课人数1万余人次;在门诊、产科病房发放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宣传折页,入院须知中告知《出生医学证明》申领相关事项,出院前发放《出生医学证明》申领登记表及规范格式的委托书,指导家长填写并提醒其尽快来院办理;在医院官网及微信公众号醒目位置公布《出生医学证明》办证须知,方便家长获得相关信息进行及时办理,减少办证的困难和障碍。多措并举,使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出生医学证明》的首次签发率达到较高的水平[2]。
3.2 完善信息登记,降低换发率
针对换发原因最多的“纠正父母信息”,除历史原因以外,现采用刷身份证直接读取信息的方式录入新生儿父母相关信息,使得办证过程更加规范,也大大降低了错误率;涂改、严重损毁等情况,应加强对新生儿监护人的宣传教育,减少此类原因导致的换发;此外,还应加大宣传:《出生医学证明》一经签发,因要求更改新生儿姓名的换发一律不予办理,姓名中有生僻字无法落户的情况,需户籍部门出具证明方可换发,尽量减少或避免纠纷。其他更换父母身份信息的补发不可避免,工作人员应严格审核法定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证明及其他具备法律效力的文书。
3.3 规范管理,降低废证率
造成废证的原因中,主要是打印错误,如内容重叠、字迹模糊不清、错行等,通过更新打印设备,定期检修可减少或避免;其次是人为因素,体现在操作不熟练,责任意识不强,录入信息时未认真核对,导致新生儿姓名、性别、出生时间、体重、身长或父母身份信息等重要内容出错,或最后加盖的印章模糊、错位等,需针对性地对签发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和道德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及责任意识,同时加强督查,定期考核评估,努力将废证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3.4 加强档案管理
作为全市唯一一家《出生医学证明》补发单位,南京市妇幼保健院需要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来支撑庞大的补发和换发需求[3],同时为需要查阅《出生医学证明》信息及鉴定真伪的部门提供便利。传统的纸质存档模式正逐渐被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文件管理模式所淘汰,管理部门应与时俱进,在传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拓展职能范围,如构建《出生医学证明》信息管理平台,在保存纸质存根的同时开发专门的管理软件,设专职人员对历史遗留档案开展去污、整理、修复、扫描等工作,将相关内容录入系统以方便查询。并进一步构建完整的《出生医学证明》档案网络化系统,避免和减少《出生医学证明》档案信息孤岛的问题,防止出现重要档案资源的遗失及损坏,将封闭、局限的档案信息转变成开放、跨越的信息,不受时间、空间的制约,实现资源共享,通过数据自动化,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可用性[4],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和服务效率。
3.5 加强人员培训
《出生医学证明》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档案,具有特殊的法律效力。赵永鲜等[5]学者提出,签发《出生医学证明》的工作人员应尽量固定,减少流动,且应重视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从事《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的工作人员在入职前均签订终身责任制承诺书,承诺遵守法律法规、拒绝利用职务之便盗取、转卖、签发虚假内容的《出生医学证明》等违法违纪行为、并对工作中知悉的个人信息予以保密。新入职的工作人员将接受多次针对性的强化培训,迅速提高相关知识水平。同时,不定期开展《出生医学证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操作软件等相关培训,保证工作人员业务熟练,减少出错。
[参考文献]
[1] 鲁芬芬,孙艳萍,何莉丽.余姚市《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情况分析[J].预防医学,2017,29(6):643-645.
[2] 陈清霞,吴雪丽,曾华萍.2013-2016年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出生醫学证明》签发情况及管理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31):168-170.
[3] 马爱军,朱嘉琳,辛军平,等.美国出生证明管理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5):969-973.
[4] 徐震,毛鹏远,王长青.二孩政策实施下构建《出生医学证明》网络管理平台模型初探[J].档案与建设,2018(11):90-92.
[5] 赵永鲜,贾朝霞,王军华,等.北京市《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人员知识水平相关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4):678-680.
(收稿日期:2020-02-10)
[作者简介] 沈一展(1984-),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卫生事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