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道中遇微雨

2020-08-06 14:15陆游
月读 2020年7期
关键词:骑驴报国驴子

〔宋〕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剑南诗稿校注》卷三)

【赏析】

剑门,亦名剑阁、剑门关,即今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北大剑山下一隘口,地势甚为险要,历来是蜀地的天然门户,亦是唐宋时由关中入蜀的必经之道。南宋乾道八年(1172)十一月,陆游自南郑赴成都,途经此处写下此诗。这首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晚清陈衍《石遗室诗话》里讲:“剑南七绝,宋人中最占上峰,此诗又其最上峰者,直摩唐贤之垒。”而我读此诗,则在心中深深烙下了陆游骑驴的形象。

陆游出身名门望族,自小受父辈爱国之心的感染,心中便存下了从戎报国的志向。然自入仕后,却因权臣设碍,久不得志,直至王炎任川陕宣抚使后,召他入于幕下,为出师北伐收复中原的军事行动出谋划策,陆游这才有机会一展抱负。

在南郑期间,他常到战前要塞巡察,曾“冲雪夜掠渡”,曾“南沮水边秋射虎”,曾“铁衣上马蹴坚冰,有时三日不火食”,曾“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赤心惟报国”。就在陆游的从戎之志初展之时,就在收复长安的军事计划即将落实之时,幕主王炎被一纸诏书调回临安,幕府成员由此星散。陆游受命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带着“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无奈与失望,携家入蜀。

陆游骑着驴子,在细雨中走进剑门关的那一刻,大约不由得思及“征尘”之沉,思及“远游”之伤,也不由得想起了曾骑驴过华阴县的李白,想起了曾骑驴旅食京华的杜甫,想起了曾骑过驴子的张籍、贾岛、孟郊、李贺等诗人,遂不禁自问:“此身合是诗人未?”有人说,此语乃诗人之自喜;有人则说,是自嘲。实际上,依陆游一生所怀那份至死不忘的“王师北定中原”的志向揣想,依此刻他被迫离开抗金前线而转至成都做个闲官的心情揣想,此语该是诗人的自嘲,亦是诗人的嗟叹。历来之所以有“自喜”的误解,实因此句乃至此诗写来举重若轻,欲说还休,这大约亦是陈衍盛赞此诗为“最上峰者”的原因。

“此身合是诗人未”这一声嗟叹,结束了陆游前后不过八个月的军旅生涯,亦结束了他一生中最光辉且称意的一段光阴。入蜀后,陆游在蜀州、嘉州、荣州等地辗转任职,总共在蜀地待了五年多,政绩倒在其次,诗名则日盛,且终以诗名受到孝宗的召见,自此在文官的仕途中上上下下,一直到老。

陆游的志向,本想成为一个戎马英雄,无奈却成了一个骑驴吟诗的文人。在他的笔下,写“骑驴”的句子有很多,如“归老何妨驾鹿车,平生风雪惯骑驴”,“山中看雪醉骑驴,清赏真成十载无”,“怕见公卿懒入城,野桥孤店跨驴行”,“闲游野寺骑驴去,倦拥残书听雨眠”,等等。他的这些诗句,也佐证了他“此身合是”一个骑驴诗人的形象。

晚年的陆游,闲来无事,则自垦药圃,种药采药。时而骑着驴子,驮着药囊,行于乡间,帮贫窘的邻人医病疗疾,且有诗云:“驴肩每带药囊行,村巷欢欣夹道迎。共说向来曾活我,生儿多以陆为名。”八十来岁时,有人托画师为陆游画了像,他有《自赞》云:“皮葛其衣,巢穴其居,烹不糁之藜羹,驾秃尾之蹇驴。闻鸡而起,则和宁戚之牛歌;戴星而耕,则稽泛氾胜之《农书》。谓之瘁则若腴,谓之泽则若癯。虽不能草泥金之检,以纪治功;其亦可挟兔园之册,以教鄉闾者乎?”穿着布衣,骑着没尾巴的驴子,这个形象的陆游似乎比铁衣戎装的陆游给人的感觉更为亲切,也更为和蔼。我平常与人论及陆游,脑子里扑入的,就是这样的他,如果更具象一些,便是他在乾道八年十一月于细雨中骑着驴子“得得得”入剑门时的样子。(杨蓉)

猜你喜欢
骑驴报国驴子
陆元九:报国之心永青春
顾诵芬:志在蓝天航空报国
父子骑驴
驴子的坏主意
父子骑驴
想走遍全世界的驴子
驮盐的驴子
五月红
航空报国岁月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