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鑫
(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天津 300192)
环氧乙烷气体属易燃易爆物质,作为高效灭菌剂应用于医疗器械生产中。环氧乙烷气体检测仪被广泛应用,其量值准确事关生产安全。目前,国内并无环氧乙烷气体检测仪的校准规范,仪器的量值缺少溯源方法。
环氧乙烷是一种环醚,属于简单的杂环化合物,相对密度0.87,沸点10.4℃。环氧乙烷急性中毒会导致头痛、胸闷和呼吸困难,长期少量接触会引起神经功能紊乱[1]。环氧乙烷气体可与空气形成易爆混合物,遇明火或热源可能发生爆炸,其爆炸下限为3%。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规定环氧乙烷的职业接触限值为1mg/m3[2]。
环氧乙烷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可以和许多化合物发生开环加成反应,作为高效灭菌剂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生产中。环氧乙烷灭菌是国内生产医疗器械的标准灭菌方法,相关国家标准有GB 18281.2-2015《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指示物 第2部分:环氧乙烷灭菌用生物指示物》、GB 18279.1-2015《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环氧乙烷 第1部分:医疗器械灭菌过程的开发、确认和常规控制的要求》。以防护口罩生产行业为例,国家标准GB19083-2010《医用口罩技术要求》与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中明确规定口罩中环氧乙烷残留量不应超过10μg/g。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不断蔓延,国内医疗器械产能不断增加,环氧乙烷的用量成指数增长。环氧乙烷气体检测仪可及时监测生产中环氧乙烷的气体浓度,对避免生产安全事故非常重要。环氧乙烷气体检测仪尚无国家技术规范,其量值溯源问题亟待解决。国内环氧乙烷气体检测仪生产企业众多,所生产的仪器广泛用于化工生产和医疗器械制造行业,已具备统一实施量值溯源的经济、社会、技术及管理基础。
表1 环氧乙烷气体检测仪主要计量特性Table 1 Main measur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ethylene oxide gas detector
校准,是指一组操作,第一步是确定标准值与仪器示值之间的关系。这里标准值与相应示值都应具有测量不确定度;第二步是用此信息确定从示值与所获得测量结果的关系[3]。环氧乙烷气体检测仪的主要计量特性见表1。
仪器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通电预热,通电预热稳定后,先通入零点气体校准仪器的零点,再通入浓度约满量程80%的气体标准物质校准仪器的示值。然后分别通入浓度约为满量程20%、50%、80%的气体标准物质,待示值稳定后记录示值,每种浓度重复测量3次,取算术平均值作为仪器示值。按式(1)计算测量范围≤10μmol/mol时的示值误差;按式(2)计算测量范围>10μmol/mol时的示值误差。
式中:
Δc——仪器示值绝对误差,μmol/mol。
Δcr——仪器示值相对误差,%。
c——3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μmol/mol。
cs——气体标准物质浓度值,μmol/mol。
通入零点气体使仪器示值回零,通入浓度约为满量程50%的气体标准物质,重复测量6次,重复性以单次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表示,按式(3)计算仪器的重复性。
式(3)中:
sr——测量重复性,%。
c——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μmol/mol。
ci——第 i次测量值,μmol/mol。
n——测量次数,n=6。
通入零点气体使仪器示值回零,通入浓度约为满量程50%的气体标准物质,待示值稳定后读取仪器示值。撤去气体标准物质,仪器示值回零后,再通入上述浓度的气体标准物质,同时启动秒表,待仪器示值达到稳定示值的90%时停止计时,记录秒表读数,重复测量3次,取3次秒表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仪器的响应时间。
对于有声光报警功能的仪器,通入高纯氮气或洁净空气使仪器示值为零,通入浓度约为报警点设置值1.5倍的气体标准物质,待仪器发生声光报警后,读取仪器示值。重复测量3次,取3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仪器的报警示值。报警示值与报警设置值的差值为仪器的报警误差。
通入高纯氮气或洁净空气使仪器示值为零,读取稳定示值Cz0,再通入浓度约为测量上限80%的气体标准物质,读取稳定示值Cs0。对于便携式仪器,连续运行1h,每间隔15min通入高纯氮气或洁净空气读取稳定示值Czi,再通入浓度约为测量上限80%的气体标准物质,读取稳定示值Csi;对于固定式仪器,连续运行4 h,每间隔1 h重复上述步骤1次。按式(4)计算零点漂移,取绝对值最大的ΔZi作为仪器的零点漂移;按式(5)计算量程漂移,取绝对值最大的作为仪器的量程漂移。
式中:
R——测量上限,μmol/mol。
测量标准:氮中环氧乙烷气体标准物质,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2%(k=2)。
表2 测量结果Table 2 Measurement results
测量过程:仪器通电预热稳定后,先通入零点气体校准仪器的零点,再通入浓度约满量程80%的气体标准物质校准仪器的示值。然后,分别通入浓度约为满量程20%、50%、80%的气体标准物质,待示值稳定后记录示值,每种浓度重复测量3次,取算术平均值作为仪器示值。
式(6)中:
Δcr——仪器示值相对误差,%。
c——3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μmol/mol。
cs——气体标准物质浓度值,μmol/mol。
根据测量模型,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为:
3.3.1 输入量c的标准不确定度u(c)的评定
在仪器正常工作的条件下,依次通入浓度为19.4μmol/mol、51.3μmol/mol、82.1μmol/mol的气体标准物质进行测量,重复测量10次,测量结果见表2。由式(8)计算标准偏差,由式(9)计算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c),计算结果见表3。
式中:
s——标准偏差,μmol/mol。
c——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μmol/mol。
ci——第i次测量值,μmol/mol。
n——测量次数,n=10。
表3 各校准点标准不确定度计算结果Table 3 Standard uncertainty calculation results of each calibration point
3.3.2 输入量cs的标准不确定度u(cs)的评定
3.4.1 灵敏系数计算
3.4.2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计算
校准点 19.4μmol/mol:uc(Δcr)=1.43%
校准点 51.3μmol/mol:uc(Δcr)=1.36%
校准点 82.1μmol/mol:uc(Δcr)=1.53%
取包含因子k=2,则各校准点扩展不确定度为:
校准点19.4μmol/mol:U=1.43%×2=2.9%(k=2)
校准点51.3μmol/mol:U=1.36%×2=2.8%(k=2)
校准点82.1μmol/mol:U=1.53%×2=3.1%(k=2)
环氧乙烷气体检测仪的计量特性主要评价指标由准确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组成。准确性由示值误差表示,用标准物质校准,可使其量值可溯源至国家基准;一致性由测量重复性表示,反映了同一条件下测量结果的复现性;稳定性由漂移表示。本文结合实际计量工作,探讨了示值误差、测量重复性、响应时间、漂移和报警误差的校准方法;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来源,探讨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一般方法,为该类仪器的量值溯源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