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测量在找矿工作中的应用

2020-08-05 01:56罗治严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9期
关键词:绘图测量工作

罗治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二七O地质队,广西 柳州 545300)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地质测量技术水平得以显著提升,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找矿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当前形势下,必须客观审视地质测量在找矿工作中的应用要点,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与方法,促进找矿工作顺利有序推进。

1 地质测量简述

(1)设计部分。设计部分是地质测量的关键环节与步骤。在地质测量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目标测量区域进行实地踏勘,全面掌握目标区域的客观现状,明确地质测量的具体范围与区域,制定详细可行的地质测量实施方案,为各项测量环节与步骤的实施提供方向性保证,并严格按照技术标准与行业规范实施,为取得理想的地质测量效果奠定坚实基础。

(2)测量开展部分。测量开展部分是地质测量的核心所在,其实施过程的好坏与最终测量效果密切相关。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应根据预先制定的测量实施方案,循序推进,合理掌握各个测量环节与步骤之间的衔接性,获取详细而全面的地质资料数据信息,确保数据准确可靠,为后续数据加工与处理提供资源[1]。

(3)绘图部分。绘图部分是对地质测量数据的加工与处理,直接关系到地质测量的整体质量。在绘图环节,应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绘制地质测量图纸,全面反映目标测量区域的各个方面现状,完成整个地质测量任务。

2 地质测量工作的影响因素

(1)地质测量人员的素质。地质测量人员是实施地质测量技术方法,落实地质测量职责的直接操作者与实施者,其综合素养对于地质测量的最终效果具有深刻影响。当前现状表明,部分地质测量人员综合素养不足,测量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深入、不全面,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淡化,具体测量技能不熟练,缺乏严谨的测量工作态度,所获取到的测量数据可信性较低,背离了现代地质测量工作的实际需求。

(2)测量仪器的精准性。测量仪器是实施地质测量的重要工具与基本载体。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地质测量工作提供了种类更丰富、技术更先进的测量仪器与设备,使传统模式下难以完成的地质测量任务具备了更大的可行性。但是,由于测量仪器自身精度问题,部分测量误差难以避免,降低地质测量工作实效性。部分测量仪器维护保养不及时,工况运行条件较差,难以承担高强度、连续性的地质测量任务。

(3)环境因素的影响。地质测量需要在特定环境下实施,客观环境要素具有显著的不可控性特征。在部分找矿工作实践中,地质测量所处环境复杂多变,地形地貌差异显著,不利于更为便捷地设置地质测量点,导致整个测量过程推进缓慢,误差显著,难以客观体现地质条件,降低了地质测量的实际意义。纵观当前地质测量实际,普遍存在着漠视环境因素,不尊重地质测量环境等共性问题,不利于获取更为准确的地质测量数据,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3 地质测量技术在找矿工作中的应用

(1)空间信息系统的应用。长期以来,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空间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先后相继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重要技术标准与方针政策,在空间信息系统应用与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现实成就。但整体而言,空间信息化水平依旧停留在相对落后水平,部门间的信息沟通与协调效率低下。在当前科学技术的有力推动下,地质测量技术开始在空间信息系统中取得了广泛应用,将地质测量环节所获取到的数据进行充分转换,成为信息化数据资料,满足找矿工作信息化方面的发展需求,极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测量方式在时间、空间、效率等方面的桎梏。同时,空间信息系统还可对地质测量的原始数据进行高效采集及分析(如图1所示)。

(2)CAD绘图技术的应用。CAD绘图技术是现代地质测量工作的重要基础性软件系统,在加工处理地质测量数据,构造可视化测量图纸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依托于越来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CAD绘图技术同样取得了长足发展与进步,所承担的绘图职能与任务越来越多,促进了地质测量工作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对CAD绘图技术的应用,可将地质测量获取到的大量数据信息进行集中化统一处理,将测绘数据信息转换成为图纸文件,并可对地质测量的相关信息变化状况进行动态化监测。

(3)3D模型构建技术的应用。3D模型构建技术是现代地质测量技术的重要类型之一,是推动地质测量工作始终朝着更高水平、更高效率、更高质量方向发展的关键力量。3D模型的构建,为技术人员直观形象地了解地质测量现状提供了极大便利,可将相对抽象复杂的地质测量信息更加具体地展现出来,并通过对模型相关参数的调整与优化,精准掌握地质测量工作的薄弱之处,采取可靠技术措施予以改进提升。通过分析与应用3D模型构建技术,技术人员可更加清晰地制定安全事故防范策略,提高找矿工作整体效能。3D模型构建技术需要综合协调点、线、面等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提高数据生成质量。

(4)数字化制图技术的应用。数字化制图技术是信息化技术与绘图技术的有机结合体,兼具信息化技术与绘图技术的多重优势,将地质测量的制图水平提升到更新高度。随着找矿工作事业的快速发展,信息化趋势愈发显著,因此必须牢固树立信息化意识,自觉运用新形势下制图技术的新方法与新技能,解决找矿地质测量工作实践中遇到的新难题。在数字化制图技术应用环境下,必须摒弃传统保守陈旧落后测量方式与理念的局限,突破僵化固化行为方法的桎梏,提高制图技术的灵活性与实效性,构建覆盖范围更广的监测网与导线网,满足地质测量现实需求。在地质测量数据信息搜集方面,数字化优势同样极为突出,使数据搜集手段更加丰富和完善。

4 地质测量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测前方案设计问题。正如前文所述,找矿工作地质测量前的方案设计至关重要,对于整个地质测量流程具有深远影响。部分地质测量工作实践不注重测前方案的设计,对目标测量区域的现状掌握不清,无法精准掌握各类潜在影响要素,未对测量步骤与测量环节等进行明确界定,使最终形成的测前方案可行性与科学性不足。因此,在测前方案初步形成后,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与专业机构进行综合评审,找出初步方案设计中的短板之处,并采取特定技术方法予以优化改进。同时,应注重测前方案的协调性,使地质测量各相关部门与人员均保持密切沟通与协调,步调一致地推进地质测量工作,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2)地质水下数据获取问题。与地面测量不同,水下测量的测深数据更容易出现数据偏差,且进行多次重复测量的难度较高,面对的不可控因素较多,若处理不当,则极易影响地质测量最终结果的准确度。尽管当前现代地质测量技术突飞猛进,推动着找矿工作的高质高效发展,但在地质水下数据获取方面,依旧面临较大难度,无法完全获取更为精准可靠的水下数据。在现行技术条件下,地质水下数据获取的主流技术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全球定位技术与导航软件系统进行充分融合,对水下数据进行动态化测量,基于平面坐标获取地质水下数据,另一种是将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与测探仪充分结合,测量相关数据。

(3)地下数据获取误差问题。地下数据获取的误差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地质测量技术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关科研单位与技术人员在克服该项技术难题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成效显著,但地下数据获取的主要途径依旧更多地依赖于平面控制测量技术。平面控制测量技术主要有定点测量法、导线测量法与三角测量法等细分方法,通过使用现代化测量仪器,在有效设置测量布控点的基础上,获取测量角度与测量距离等数据信息,依据已知点的方位角、平面坐标计算出各控制点的坐标。对于部分目标测量区域相对较大的情况,平面控制测量技术则相对受限,面临的干扰要素较多,比如测量条件、测量环境等。可以预见,在地质测量的未来发展进程中,解决地下数据获取的误差问题,将成为基础研究的主流。

(4)制定的方案效用差。从当期地质测量工作现状来看,部分找矿工作缺乏与自身实际环境的充分结合,脱离找矿工作客观状况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所形成的地质测量方案缺乏可行性,甚至照抄照搬,盲目借鉴与参考,甚至存在违背技术标准的部分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标示方法统一性不足,部分地质测量编制方案在技术要求、文字格式、图片形式等标示方面差异显著,容易造成理解偏差。二是所依据的技术标准与规范统一性不足,部分方案设计人员依据沿袭陈旧的技术标准,未能与时俱进,在不同标准与规范之间进行有效切换。三是对现场调查研究不深入,地质测量设计方案缺乏必要基础依据,降低了科学性与准确性。

(5)测量技术落后。当今社会,找矿工作难度越来越大,所面临的地质测量要求越来越高,对测量技术的应用产生了强烈需求,需要不断创新与总结,优化测量技术的整体应用效果。但实践表明,部分找矿工作中的地质测量技术依旧相对落后,对人力、物力资源的消耗较高,在进行碎部测量前,忽略后期工作要求,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后期工作的延误,降低了地质测量工作效率。此外,布网控制宏观性不够,一次性布网模式应用不充分,需要后期进行大量补充布网工作,既使得测量成本无序消耗,也无法满足相关项目的标准或要求。

5 结语

总之,受技术方法、应用理念等方面要素的影响,地质测量在找矿工作实践应用中依旧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技术人员应该从找矿工作的客观实际需求出发,充分遵循地质测量技术的应用规律,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促进找矿工作发展。

猜你喜欢
绘图测量工作
编辑部故事
垂涎三尺
不工作,爽飞了?
二十四节气简易测量
日出日落的观察与测量
你所不知道的测量秘密
测量
绘图机器人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