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法治日报》记者 张维
《法治日报》的40 年,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且“同龄”,它伴随、见证、记录着中国法治政府建设的40 年。我先从40 年间,中国法治进程中的行政立法开始说起。
上世纪80 年代,中国行政立法开启了从“无法可依”向行政法律制度体制日趋完备的新征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外国企业所得税法、民事诉讼法(试行)、宪法以及民法通则等一系列新法,先后于1980年、1981 年、1982 年、1986 年制定并实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政府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权利,在上述法律规定中也已初现雏形,行政争议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的渠道由此开辟。
其中,两部有关“民告官”制度的出台凸显重要作用——1989 年4 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标志着新中国第一部“民告官”法律正式出台,同年10 月开始实施;紧接着1990 年12 月,国务院发布了《行政复议条例》,标志着行政复议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全面建立,大大提高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观念和水平,推动了我国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进程,是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行政立法方面的完善,体现于如下几个方面:国家赔偿法于1994 年通过,在扩大公民权利救济途径的同时,监督和促进了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行政处罚法于1996 年通过,体现了法律优先和依法行政原则,对法治政府建设极具促进意义;还有1999 年行政复议法审议通过,以及2008 年出台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都是行政立法的逐步升级和补充。
另外,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分别于2004 年、2012 年被审议通过,其规范了行政许可和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了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的职责;2018 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对宪法的修订并制定了监察法,将依法治国、法治政府建设推上新台阶。
有关法治政府建设的顶层设计,我们可以看到相关进程不断加速度:1997 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重要目标。
1999 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修正案。国务院在同年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进一步就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作出部署。
2004 年,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正式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明确了今后10 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基本原则和要求以及主要任务和措施。
为了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国务院于2008 年出台了《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明确了法治政府建设的具体任务、路线及制度保障。
2010 年,为了强化法治政府建设这一目标,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法治政府建设和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任务,并且制定了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法治政府建设更是跨入新时代——2013 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推进法治中国建设;2014 年,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要求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201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要求各级政府从履行政府职能、完善制度体系等方面,着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2017 年,党的十九大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作为战略目标并制定了时间表,决定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指引和保障。在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马怀德看来,这既是中国法治建设的一个新特点,也是新起点。
此后,法治政府建设督察、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积极推进行政裁决工作、持续推进“减证便民”等一系列事关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重大活动,都取得重大突破与进展。
一路走来,回顾这些中国法治进程中的重要时刻,就不难理解过去40 年间,中国在依法治国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法治日报》在自己的40 年征程中,一直坚持做一个忠实记录者。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正出现在我们面前。未来,更名后的《法治日报》还将继续努力,为依法治国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