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盼
摘要:近年来,关于“海绵城市”这一新理念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的综合应用,能够最大限度缓解城市水生态问题。因此,海绵城市建设不仅仅是一个追求建设目标的开发工程项目,而是综合了城市水生态修复、城市水环境改善、城市水安全保障等的生态工程,其建设是对新型城市发展理念的实践,有效推动了城市建设方式的转型。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海绵城市理念源于2012年,自提出以来就备受关注。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并非要建立全新的城市,而是将城市的功能用全新的理念进行武装,让城市具有抵御自然灾害的弹性应对能力,提升雨水吸水、储水、净水等功能,并实现对雨水的综合利用,有效缓解城市内涝等问题。城市园林对于调节雨水的下渗、调蓄洪峰、蓄存水源、调节局部小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中应用海绵城市理论具有十分深远的实践意义。
一、海绵城市理论的基本概念论述
海绵城市从字面上即可以得到一定的理解,海绵拥有着强大的吸收吸附能力,一开始这个概念的运用是在于澳大利亚人口研究方面,以此来形容城市中人口的吸附能力。而在国家最近的环境政策中因为水资源的有限,因此需要城市土地自身调整雨涝包容能力。其最佳的作用在于利用城市土地的海绵这一收附能力在降雨时尽最大可能地吸收降水,并且实现对于自然水资源的储蓄功能,在土地内部实现对于水资源的进一步净化。在储蓄了必要的水资源后,一旦城市发生干旱等情况就不存在危机,需要依靠城市土地自身进行水资源的释放,通过地下水的内部更新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海绵城市理论的利用不单单是利用自然本身的能力,而是需要自然途径和人工措施两者有效结合,才能使得这一理论真正地落实于实践,并且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人工措施需要一定的城市自身的工具设备提供支持,首先需要城市自身擁有丰富的排水防涝系统,能够确保对于水资源的储蓄和二次释放。其次是需要确保地下水及地表水的循环系统能够正常运作,以此来协调给水、积水和排水之间的流程合理性和顺利性。最后需要考虑城市自身的水资源循环系统能够实现对于自然水与地表水及地下水三者之间运转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将之作为一种应该持久运转的工程,而不仅仅是一时之需。
二、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实践
1.园林水景规划设计
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河道、人工湖、溪流等水景的设计随处可见,尤其在雨水存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设计中,池壁、池底固化十分常见,池塘封闭,虽然管理上的便捷度大大提升,但是池塘水体却不能与外界水体实现自然交换和渗透,当进入旱季后,降水量低,为了满足园林的用水需求,还需要额外引入自来水,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在海绵城市理论下,园林水景的规划设计一改以往的设计和管理弊端,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实际的地形因素,选择低洼地实施设计规划,让雨水主动汇集,进而实现园林水面。同时,在水岸或水底要尽可能保留全部或部分的渗水功能,通过人工湿地以及生态河岸的建设,保持水体的自净能力,这也是海绵城市理论应用于实践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在风景园林水体景观规划设计中,需要正确处理雨水存储与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从而保证风景园林景观的景观效益,同时也发挥出海绵城市理论下风景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
2.在道路规划中的运用
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应用的重点条件是要保证景观的科学规划,展现生态建设规划在城市中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提高美观性的核心作用。风景园林的设计在城市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但能够给予人们充足并且美观的活动区域,而且还能够减少城市尘土,噪音,空气等污染,不但能维护生态环境,而且还可以利用改善生态环境的形式来实现城市的绿色发展。在风景园林规划过程中,道路规划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道路规划与设计来说,海绵城市理论应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需要结合道路的格局以及相关设施的现状来进行合理规划,道路设计需要避开一些植物过多的区域,避免道路影响到风景园林中的绿化以及植物分布格局等,并在道路两旁种植幌伞枫,凤凰木等行道树,不仅能起到美观作用,而且能进行道路格局的划分。在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的道路规划,可以利用网状结构来设计,不仅能缩短城市建设周期,而且可以提高环保性和美观性。第二,道路规划过程中需要选择透水能力较强的材料进行设计,比如一些草皮砖或是嵌草路面等,显著改善风景园林道路的蓄水性,以此来保证风景园林道路设计能够满足海绵城市理论的要求。
3.生物循环运行系统规划
生物循环运行系统是风景园林规划中十分重要的内容。运用海绵城市理论进行风景园林设计,可以有效地净化水资源,保障水资源的充足和生物群生态的多样性,更有利于城市生态发展的平衡。在设计中,可以通过屋顶花园的形式进行雨水收集,从而降低雨水冲击地面水土,保护地面植被的水土平衡;此外,还应注重风景园林中的动物制衡性,构建出一个协调、平衡的生物循环运行系统,为风景园林海绵体系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保障。
三、结论
如今城市建设过程中生态规划已经成为了其中的重点内容,而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过程中运用海绵城市理论,不但可以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且还能实现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因此,在城市建设风景园林规划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的融入海绵城市理论,结合风景园林规划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等进行设计,在为人们构建绿色舒适的活动空间的同时,也推动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