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江
摘要:西方油画从欧洲传入中国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艺术门类。油画自从传入中国便深受中国的地域风情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幅员辽阔,北方山势雄伟险峻,人的个性更多的偏于豪放;江南河渠纵横,人的性情趋于温和,反映到油画风景创作上就形成了壮美与秀美的不同地域特色。经过众多艺术家的不断实践,油画风景这一题材的作品逐渐呈现出了中国地域性特色。中国油画风景的地域性也正是中国油画风格多样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地域性的出现增加了油画风景的地域特色和独特魅力。
关键词:油画风景;地域性;传统文化
一、中国油画风景地域性的形成缘由
油画自从传入我国之后便与我国的地域风情相结合,尤其是油画风景更是呈现出精彩纷呈的景象,诸多艺术家在各自的故土扎根,创作出来的作品极具地域特色。其实我们追根溯源不难发现这种地域性的形成有其深层次的缘由。这种地域性的出现正是美术创作的主要客观条件即自然环境的影响。油画这种外来文化的长期影响逐步上升到精神层面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相融合,并且在近几十年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北方山势雄伟险峻,人的个性更多的偏于豪放;江南河渠纵横,人的性情趋于温和。不同的地域、自然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景观及艺术特色。
地域性其实早在中国传统国画中就一直存在,宋代的山水名家李唐山水风格非常刚性,这与画家生活在北方不无关系,李唐最擅长表现北方石质山石,但当画家南渡江南后,面对山清水秀的江南风景,虽然李唐试着改变风格,但总感觉在表现江南山水时柔润不足刚性有余。而稍后的文人画家米芾生活在江南,在他的笔下,南方湿润和恬淡通过流云和模糊的山体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令人耳目一新。可见这种地域性的风格影响在中国画坛由来已久。明末董其昌的“南北宗论”更为直接的将我国南北艺术家从地域上进行分类,南北方画家由于地理自然环境的迥异,呈现在南北画家中的画风也具有典型的南北“风味”。
油画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环境的影响,油画风景尤为突出,近代以董希文为首的画家倡导油画民族化,油画要走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一条路,要扎根中华大地,切忌一味西化,我们今天回头仔细研究当代画家在油画风景中的故土情结相当浓厚,这与画家生活在不同的自环境培养出来的故土情怀密不可分。可见中国油画风景的地域性有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双重影响。
二、中国油画风景地域性的独特魅力
中国地大物博,自然景象丰富多彩,东西南北的自然地貌差异非常大,这给艺术家在创作的题材和内容上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气候的影响南方形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北方则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北方多奇山峻岭,南方多丘陵小坡,这样的自然风景体现在画家的作品中就画风各异。
北方以赵开坤、洪凌为代表的画家将北方风景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赵开坤长期在大兴安岭和长白山进行写生创作,他把自己对这里的山石树木的欣赏和理解,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给他人。长白山的参天大树在他笔下
生意盎然,关东的雪景在他笔下有了温度。一方山水养一方人,艺术家对生活在这篇热土有着无法替代
的情感,然后运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直接表达出来,彰显了艺术家的艺术情怀和品格。洪凌对北方的山水情有独钟,把中国的山水技法融入到油画之中,创作出具有中国山水情结的作品,对一方山水无限次的描摹且熟记于心,下笔总能一气呵成,这种对一个地方的风景有着近乎着迷的热爱也为画家风格的确立定下基调。
南方油画风景画家以陈和西与张冬峰为代表。陈和西出生于湖南浏阳,长期生活在江南让他对这方故土有着无比的热爱,画家每年都坚持深入湖南的农村写生,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艺术之根就在这片深爱的大地上。在画家的画面中,小树、草地、池塘、平房都是那么熟悉却又那么遥远。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了社会的发展,却也让更多的人们远离故土,对故乡的思念有时只有在画中回味,所以画家的作品总是能引起人们的共鸣,那一幅幅极具诗意的作品都是画家对故乡的深情告白。張冬峰在作品中很自然地运用多年来积累的那种观念、技法,这种观念技法是建立在画家对家乡故土深深眷恋之上,这是早在画家年少时就产生了的故土情结。张冬峰成名后坚持对广西一带的南方风景进行了多年的油画研究,并在油画艺术语言上进行了中国化探索,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在坚持传统油画技法的同时,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和笔墨技法,但他并没有生搬硬套,而是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故土情结”,将西方绘画技法与中国文人绘画精神完美融合,创作出了一种轻松愉悦、温润诗意的南方风景典范。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艺术家都是扎根属于自己的大地,几十年如一日的在坚持自己的艺术理想,因为不同自然环境的差异给艺术带来了多样性的可能,这种各自精彩的艺术现象是地域性的一个突出表现,我想大家是乐意遇见这样的美丽。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诗中的两句话“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能很好的诠释艺术家对自己故土的深爱,在艺术领域,不管天南地北都因为艺术家所生长的地域特性,再加上艺术家对故土的深厚情结,这在他们创作的作品中总是体现出其所在地域的特性。艺术家作品的地域性也是油画民族化的一个方面,这样更能增加艺术的独特魅力。
三、中国油画风景地域性的实践意义
艺术家的创作在无形中总会受身边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的影响在艺术家的创作中常有显现,这种迹象是地域性特征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影响。丹纳在《艺术与哲学》中提到:“不管在复杂的还是简单的情形之下,总是环境决定艺术的种类。”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形态总是受到一定的地域性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之中。风景油画的创作过程以及创作作品中或多或少受地域性的影响,地域性是艺术家艺术语言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这种因素便是艺术家形成一定风格的源泉。
生长在不同地域的艺术家,对自己的故土应该多关注,抚育自己的故土具有无可替代的文化足迹,用心去体验生活,努力寻找本地域的特色,创作出具有地域性、时代性的艺术作品,这种具有地域性的风格作品往往更具辨识度,也更能让大众产生共鸣。中国风景油画地域性样式的呈现,是中国艺术家在学习西方艺术后走的一条中西结合的民族化道路。中国油画在经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始终以本民族文化为根基,在艺术创作中融合兼并、发展壮大。在当前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情况之下,立足本土,坚持表现地域特色与风格是中国风景油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