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传金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了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之前,都应该做好事前的准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课前预习是学习数学这门自然学科的第一步,是让学生们学会自己动脑、自己摸索和理解的过程,这是培养学生们的自学能力的一条途径。课前预习能很好的帮助学生们提高自己的成绩,利于学生们更好的掌握所学习到的知识,更是直接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数学课前预习是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数学课前预习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培养好学生们对于课前预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提高数学课前预习的能力。数学课前预习兴趣的培养必须要循序渐进,数学老师可以采用先扶后放的原则,让学生们都能自主地进行课前预习,慢慢地提高学生们课前预习的能力,拥有良好的数学预习习惯,才能激发出学生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引发学生们对于数学课前预习的兴趣。具体而言,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活动策划
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和班主任商量策划一些预习活动的比赛,在每周班会活动中评选出一些“预习小明星”“自主学习小能手”“预习小天才”等称号,让这些“预习小明星”“自主学习小能手”在班会上给其他同学介绍预习经验和方法,取长补短,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感受成功与竞争,激发出学生们对数学课前预习的兴趣。
二、奖惩鼓励
小学数学老师可以采用奖励制度,对于预习好的同学和预习进步比较快的學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在班会上可以对这些预习好的同学和预习后进步比较快同学进行表扬,多用言语进行鼓励,适当的可以发一些小的奖品,以此来刺激学生们对于数学课前预习的兴趣,同时促使那些在学习上不是很努力的学生,看到其他同学通过努力所取得的成绩,开始转变学习心态,主动积极地进行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
三、预习设计
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第六单元《统计和可能》的第一课时《游戏的公平性》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教学与学生在学习上的竞争心,对学生需要进行的课前预习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1、仔细观察书中的主题图,然后根据教科书中的要求和父母合作做一做,设计一个表格并做好记录。2、什么是游戏的公平?怎样设计游戏规则才是公平的?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不公平的游戏吗?怎样修改就公平了?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游戏设计的最公平合理。通过合理的问题设计,刺激了学生之间的学习竞争心,促使学生更加踊跃地参与到课前预习当中,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预习累积
小学数学老师可以策划一个预习累积制度,让学生们把每天课前预习的内容重点记录下来,就像记日记一样的形式,适当给予一定的奖励,比如:连续预习一个星期奖励一本作业本,连续预习一个月奖励一本笔记本等等,以此培养学生们对于数学课前预习的习惯,潜意识的培养学生们对于课前预习的兴趣。
五、家校配合
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前预习不是老师和学生的配合就能完成的,还需要学生家长的配合。因为小学生的自主能力不强,玩心比较重,家长对于孩子课前预习的意识不强,所以监督孩子课前预习的力度不够。小学数学老师应该在家长会上明确提出和强调数学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家长监督和引导孩子的数学课前预习情况,若发现问题应该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并能及时的解决。具体而言,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教师与家长加深沟通
数学老师应该制定好预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的策划,给学生们介绍课前预习的方法和窍门,在课前预习中明确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们课前预习的效率。同时,数学老师还应该及时的、深入的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通过校讯通短信,发作业时进行适当提醒,了解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掌握学生在家进行教材预习的实际情况,从而有效的安排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预习的时间与内容。
2.家长配合孩子预习
学生家长要明确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配合数学老师监督和引导孩子在家中的课前预习,在发现情况时,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增强学生们的数学课前预习能力。另外,家长也可以采用一些鼓励的手段,对孩子主动积极的课前预习进行奖励,让孩子不仅在课前预习中获得知识的收获,同时也使孩子意识到课前预习是被家长、教师赞同的,能够获得表扬,满足了小孩子的虚荣心。
《新课程标准》明确的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数学课前预习能有效的提高学生们的自学能力和探索能力,这是时代所需的,也是未来所要的。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课前预习能力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这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督促和科学、耐心的引导以及学生们长期以往的预习实践,还需要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对此给予大力的支持,只有这样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课前预习能力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