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云晖 丁红 张虎
摘要: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全面普及,移动终端设备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基于智能终端的学习是信息时代新技术教育应用中不可阻挡的趋势。为此,笔者以辅助课堂教学为目的,开发基于智能终端的课程学习系统,该系统采用C/S体系架构,使用体积小、速度快的MySQL作为数据库平台,利用Android开发平台作为开发平台。该系统可以完成课程日常安排、电子课程表、公告通知、课程资料共享、视频播放下载、测试考核、管理设置等功能,是传统课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能让学生实现个性化和碎片化学习,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移动终端 学习系统 Android MySQL
前言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全面普及,移动终端设备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基于智能终端的学习是信息时代教育技术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它可以将分散的、不连续的、碎片状的时间有效整合起来,以满足人们随时学习、终生学习的需要。成熟的移动网络技术、廉价的移动终端设备以及广阔的社会需求为基于智能终端学习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此,项目团队共同开发了基于智能终端的课程学习系统,以便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效平台。
一、系统开发平台
智能终端课程学习系统以实现基于便携式智能终端设备的移动学习为目的进行开发,采用C/S模式,需要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进行系统开发,开发平台如下。
服务器端开发采用MyEclipse Web开发平台。该平台支持快速添加项目到Web中的功能,使用可视化编辑器,可以为系统开发带来编码和配置的便利,并且可以在多种应用上测试任务,兼容性好。
客户端开发采用Android平台。该平台是Google推出的基于Linux内核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平台,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pad等智能终端设备。在Android平台下开发智能终端学习平台首选语言开发工具是Java,Google以及其它开源软件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后台数据库采用MySQL平台。它具有体积小、速度快、源码开放等优点,是中小系统开发首选的后台数据库。
二、系统结构设计
根据需求,系统采用C/S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客户端学习系统设置服务器IP地址,通过web服务获取课程学习资源以及相关的信息。Web服务器接收客户端发来的请求,访问数据库,获取相应的数据,并将处理好的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1.客户端
客户端系统按层次化、模块化思想进行搭建和开发。系统分为三层,分别是表示层(view)、控制层(control)和实体层(entity)。三层结构间具有明晰的逻辑关系,表示层依赖于控制层,控制层调用实体层(如图2所示)。客户端系统利用Servlet通信,实现从服务端获取数据。
2.服务器端
服务器端包含Web服务端和信息推送服务端两种应用服务,这两种服务端是基于XMPP协议的java语言依托开源Android push notification开发平台而实现,它们与客户端之间的信息交换是通过通知信息的Androidpn推送的方式,将发送消息在Notifications填写title和message来实现。
3.系统数据库
系统采用MySQL数据库保存用户信息、课程信息、资源信息和日程安排等数据,并通过数据库接口与服务器交换数据。
三、系统功能架构
本系统分为服务器、移动学习客户端和数据库三大功能管理模块。
服务器端的主要功能包含用户管理、课程管理,资源管理和日常管理。如图3所示。
移动学习客户端的主要功能包括课程管理、日程管理、系统设置(如图4所示)。使用者通过正确身份认证登录,可以在系统平台上进行课程学习,浏览公告,观看视频,自我测试,日程规划,收发邮件等操作。
数据库包含用户表、新闻表、课程表、课程资源、日程安排表五张表,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为各功能部分提供课程资源、人员信息数据的增、删、查、改等功能。
四、主要功能简介
限于篇幅,下面仅以三种典型用户的主要操作来简要介绍各功能模块。
1.管理员
管理员负责该系统用户、课程、日常行为的管理,包括各類用户登录信息设置、核准,各类信息、新闻审核发布,所有线上资料上传、下载的设置,测试考核发布,视频动画播放格式设置等。下图5是服务器端后台主界面学院信息管理执行界面。
2.教师
以教师身份登录系统,可以对专业信息、班级信息、学生信息、课程资源、选课信息、学生成绩、新闻信息、图书类别、图书信息、图书资源、考试动态、日程管理进行查看、操作和部分功能管控。如图6所示为教师查询学院开设课程的相关信息。
3.学生
学生可以查看新闻、公告、课程等相关信息,选择课程进行在线学习、在线复习及考试,还可以查看自己当前的学习状况。如图7展示了学生移动端登录、信息管理、测试、视频播放等部分功能界面。
五、结语
本文从系统需求、系统设计、系统实现进行分析,实际以Android系统为开发工具,开发课程学习教学系统,学生可以用手机、电脑、ipad等智能终端连接进入该学习系统,不受空间、地点、时间的限制,实现开放性学习,提升教与学效率。后续系统还应该将学生的学情和教师的教情进行统计、分析,实时反应学生学习状况,以便更好地辅助教学。
参考文献
[1]杨芳.基于APP移动学习的高校会计专业教学平台设计与实施[J].信息记录材料,2017(11):131-132.
[2]杨健,张晓玲,杨邓奇.基于Android的移动学习系统中WebService的构建与实现[J].大理学院学报,2015(6):23-27.
[3]王华轲.论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7(9):100-103.
[4]夏帮贵.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学习系统[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9):81-84.
项目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移动终端时代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6SJD880091;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移动端课程管理系统的设计”。
作者简介
任云晖,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计算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