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视野下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2020-08-04 07:25郑杰生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84期
关键词:中学生物以人为本能力培养

郑杰生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实践日益发展的现实背景下,生物这门自然科学学科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传统中学生物教学模式下,教师高居课堂主体地位,对生物知识的理论传授多于实验操作,中学生对生物课堂的好奇心被应试教育思路磨灭,影响学生的能力发展。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引下,中学生物教学要将“人”置于关键位置,即尊重人、信任人和理解人,真正推动学生生物核心素养发展。基于此,笔者结合个人的七年级生物教学经验,分析现阶段初中生物教学的不足,探究以人为本视野下如何培育中学生的能力,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以人为本;中学生物;能力培养

以人为本是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生物学作为研究生物体的理论与实践融合学科,教学内容与学生健康生活息息相关,生物老师需要培育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自主探索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中学生物老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就要基于中学生的学情组织教学实践,挖掘中学生能力发展的潜能,推动有个体差异的中学生共同发展和进步,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一、“以人为本”视野下中学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中学生自身的问题。中学生物教育中的以人为本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七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生物科学,好奇心、期待感和探索积极性应当正盛,但实际上,学生的生物学习投入不足。初一生物教材以知识传授为主,配有简单的观察实验难以让学生感悟生物的魅力。以人为本的视野下培育学生的能力,需要中学生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但学习动机不足,学习积极性不够,影响学生探索生命科学的奥秘,也影响学生生物核心素养养成。

第二,教师教学的问题。七年级的生物学科知识处于过渡和引导性质,知识教学的深度明显考量了七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而部分生物老师却因此放松教学要求,在生物教学中难以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七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期,个人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出现明显差别,生物老师不能因材施教,不能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态与想法认知,单纯关心生物成绩优秀的学生,影响学生个性化发展。单一的生物教学模式,枯燥的课堂讲解,导致学生被动在习题练习中认识生物,缺乏个人真实能力的发展。

第三,学校方面的问题。学校作为教师教学理念的倡导者,需要大力宣传以人为本的教学思路。部分学校过分追求教学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发展,生物实验室和实验设备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验学习需求,硬件设备条件的短缺导致学生难以亲自动手操作,影响学生对生物科学的正确认知。课时安排的不合理,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生物学科与语文、数学和英语等学科难以处于平等的“地位”,影响学生生物能力的发展。

二、“以人为本”视野下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策略

第一,优化生物提问方式,融合小组合作学习。生物老师可以优化生物提问的方式,融合生生互相提问的形式,在以人為本的视野下,将提问的权利传递给学生,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生物学习的乐趣。生物老师要给学生营造质疑提问的氛围,激励学生敢于挑战权威的意识,不能束缚和限制学生的想法。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的《光合作用》后,学生了解绿色植物通过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生物老师引导学生针对本节课所学在小组内自由讨论并互相提问,小组内共同解答问题,将本节课的存疑点在小组内解决,在小组激烈的讨论中,学生生物学习和探讨的思路相对拓展,学习生物的热情更高涨,在协作提问中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学习光合作用的实验,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合作学习的实践水平和素养大大提升,为八九年级生物学习夯实基础。

第二,平等对待学生,推动学生共同参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以人为本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终身发展为基础。生物老师要实现从传统的关注知识到关注学生的转变,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使命。生物老师的教学实践要以平等的态度与情感对待学生,每位学生都有平等的参与生物课堂并表现自我的机会,成为生物课堂的一部分,尽可能兼顾每一位学生,才能让中学生产生课堂参与感。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的内容,平等地参与到生物实验过程中,能做到“以人为本”。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与细胞有关的学习中,组织马铃薯块茎的切片实验可以让学生用试剂鉴定植物细胞的后含物,生物老师可以选择几名帮手参与到实验中,而在用花生种子进行切片实验时,生物老师要及时更换实验帮手,在一定阶段中让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当中,产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学生亲身参与到生物实验中,对实验结果的观察、问题的思考和学习更认真,油然而生生物学习的主动意识。

第三,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践行以人为本的先进教学理念,就要实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七年级学生们真实生活体验和生活情境相融合,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积极性。获取知识是主动且系统的过程,学生不是吸收他人科学研究成果的被动学习者,应该是探究学习的主动融入者。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生物探究性学习需要发挥生物老师的启发作用,启迪学生积极分析生物问题,进行探索和实验并获得结论,学习生命的规律并产生良好的生命观念。生物老师需实现生物知识点与生活真实经历相融合,培育学生生物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皮肤与汗液分泌》的知识时,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理解皮肤的排泄功能,生物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运动,结合生活实践观察汗液的形成和对人体的意义,便于学生理解皮肤表皮、皮肤真皮和皮下组织的结构,实现学生生活与皮肤知识学习的关联,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生物科学知识的学习对七年级学生而言略有难度,实现生活化的生物学习能降低理解和学习的难度,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开启他们的智慧大门。

总而言之,中学生物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形成良好的科学观念与社会责任。“以人为本”视野下的中学生物教学需要分析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学校方面的不足,优化生物提问方式,融合小组合作学习,平等对待学生,推动学生共同参与,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实现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的生物教学方式,培育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等。

参考文献:

[1]周旺平.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

[2] 乌兰图雅.关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才智,2020.

[3] 丁莉.深度解读生物教材,发展初中生理性思维能力[J].中学生物学,2020.

猜你喜欢
中学生物以人为本能力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课本插图的应用研究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粤中生会”:提高中学生物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中学生物实验室化学药品的科学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