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洁
摘要 我国有很多具有阶段性历史记忆的特殊场地,既不能作为历史遗迹保护起来,也没有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淹没。本文介绍了研学景观的类型,总结了乡村研学景观的意义,并且以南昌市民和镇五七学校及其周边景观规划设计项目为例,提出了乡村研学景观的设计思路,以期为相关乡村研学景观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研学景观;设计;五七学校
中图分类号 F592.7;TU98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3-0139-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研学旅行在美国、日本、韩国以及欧洲部分国家等发展已久,是青少年教育成长的重要环节,被称为“教育旅游”[1]。我国在《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2]中首次提出研学旅行的概念,研学旅行具有广义和狭义2种视角的内涵界定。广义的研学旅行是指任何旅游者出于文化求知的需要,在人生任何阶段暂时离开常住地,以独立出游、结伴或团队到异地开展的文化考察活动,旅游界学者一般采用此种界定[3]。狭义的研学旅行特指在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下,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4]。当前,研学景观多以成熟或知名度较高的历史人文景观为主,对于一些历史遗留的特殊场所体验略有不足,因而保护和更新具有历史价值的场所空间,重塑寓教于游的景观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研学景观的类型
1.1 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是早期研学景观的主要类型,大自然留给人们许多自然的奇迹,引起人们内心的探索欲和征服欲。自然景观的研学旅行从早期以探索为主一直发展到今天的科学教育、植物识别、徒步训练等多个方面,是目前最广泛的一种研学景观类型。
1.2 知名学府
知名学府是未成年学生研学旅行的主要场所之一。知名学府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对科学知识的无限探索,对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很好的引导作用。我国的知名学府研学主要为国内知名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
1.3 拓展训练
现代社会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了培养坚毅的个人品质,户外拓展、野外求生等类型的研学应运而生。此类型的研学景观往往有2个方向的延伸,一种是以人工景观为主的拓展训练营,另外一种是以自然地形景观为主,加入科学的训练计划。
1.4 个性化场所
个性化场所往往具有地域性和差异性,研学的目的性一般很明确,景观应根据场地的历史文化属性进行打造,其中乡村研学景观就属于个性化场所。
2 乡村研学景观的意义
一是保护和利用乡村历史文化景观。研学景观可以对历史文化场地进行很好地保护和利用,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当地产业的发展带动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二是保护乡村生态多样性。不论自然景观还是人工景观,都要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乡村研学景观兼具人的参与互动性和景观生态多样性,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三是拓展研学的空间层次。不同的历史文化场所有不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结晶,乡村研学景观注重场地的历史特性,可以有效地拓展研学的空间层次,形成一个更多元、更细化的研学市场。
3 民和镇五七学校及其周边景观设计
3.1 项目概况
南昌市总体规划政策中提出,在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应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保护具有重要历史意义、革命纪念意义、科学和文化艺术价值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和传统街区及城市独特的自然风貌,体现名城特色。在此背景下,保护五七学校遗址、合理开发五七学校文化非常符合规划政策。五七学校位于南昌市进贤县民和镇,规划总面积约42万m2,其中建筑面积约2.3万m2、水体面积约2.1万m2、农田及空地面积约34.4万m2。民和镇中办五七学校是迄今保存最好、全国规模最大、最具典型特色的干校,也是唯一经毛主席提名的中办干校。
3.2 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础条件不佳。规划范围内景观元素分布杂乱,地形多变,道路系统没有主次之分。农田面积大但无序,部分由填湖形成,没有考虑湿地生态功能;水岸形式单一,沿岸无休憩点,植物造景薄弱,尚未形式生态效应;建筑风貌不统一,新建房舍与学校原建筑风格不统一,部分学校遗存建筑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二是原有生态肌理被破坏。项目基地周边地块性质复杂,待建设地块多,快速路穿越此地,基地内道路分布杂乱,对水体和农田的整体规划影响较大。
3.3 场地激活
3.3.1 学校激活。场地的总体设计遵循以尊重历史、不评价历史、恢复原有历史风貌为主的原则。学校旧址部分建筑采取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保护性修建,红石砖墙为历史背景下的典型建筑形象,对五七学校中的历史建筑应根据当时建筑特征进行修饰。作为规格最高的五七学校,在其存在的时间里,有名人拜访视察,根据这些事件的史料记载,利用室內摆设和人物雕塑再现当时的场景。学校内部根据原有用途划分成不同的展区,如校史陈列展示区、历史典故展示区等。为了配合校区的景观氛围,在展示区街道西部新建具有商业、住宿、餐饮等功能的建筑,同时通过改造周边民居外立面来与景区内建筑达到统一。
3.3.2 田园激活。以“画”田间为主题对田园区块进行重新规划,对现有路网和历史脉络进行同步梳理,恢复场地原有的功能记忆。在插秧时,可举办插秧节,鼓励以学校、家庭为单位的团体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既能了解农耕知识,又能增加参与者之间的感情;稻田收获时则可以举办稻田艺术节,可以让游客体验现场收割稻田的丰收喜悦。为了增加人们的参与性,打造一个互动的田园景观,部分田园采用田园画的形式展现稻田艺术。在田园周围设计2座瞭望塔,部分区域可以登高观俯瞰整个田园。在夏、秋季举办畅想热气球活动,增加场地活跃度。
3.3.3 生态激活。规划范围内有湖泊河流,设计应考虑增加驳岸和湿地景观的多样性,增强区域生态稳定性,布置环湖景观活动区、花海、生态湿地保护区等不同的功能区块。通过对空间的开合处理,形成开阔的湖面景观、浪漫的花海体验区和惊险刺激的户外拓展区。
3.4 研学体系
3.4.1 乡村游。以具有当地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项目规划范围内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教育—实践—教育”三位一体的研学体系。乡村研学的重要价值在于对农业文化的再认识,体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4.2 亲子游。指包含大人和小孩的旅游,形式多样,可以是一大一小、兩大一小,或者以家庭为单位定制的旅游线路。亲子研学可以促进亲子之间深层次的沟通和互动,增强对大自然、农业生产和革命文化的认识。
3.4.3 研学游。根据区域特色、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学校、青少年、公司团体等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等方式走进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3.4.4 返校游。民和镇中办五七干校是迄今保存最好、全国规模最大、最具典型特色的干校。在五七学校留下一段生活记忆的老人们,或者家中有这段历史经历的后代们,可以重新返回那个时代的场景,缅怀时代的记忆。
3.5 主题活动策划
3.5.1 校史展览。以干校老建筑群为核心,利用部分建筑体作校史馆、展馆及科普馆等,介绍学校概况,并且根据史实描述,恢复场地内具有典型特征的旧时景观,重点在于对五七时期背景下学校氛围的真实营造。
3.5.2 稻田文化节。结合场地原为稻田的史实,恢复场地特征,发展水稻种植产业,开辟稻田艺术景观区、稻田体验种植区、稻田水产品养殖区及田间农家乐等多种功能分区。对五七学校原有的农业连、基建连、后勤连等进行合理布局,设计果蔬大棚采摘、家庭菜园、智能温室大棚、水生作物采摘和萌宠乐园等实践体验项目。在丰富景区活动的同时增加游客对五七学校生活、生产劳作的了解。
3.5.3 畅想热气球。刺激壮观的热气球项目可以让游客在高空中欣赏整个园区,并且能够俯瞰青岚湖以及其对岸的森林公园。
4 结语
乡村研学景观是一个相对较新的话题,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场地的历史文化进行景观化的打造,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和学习,提升个人修养。研学景观除了一些知名的自然景观、高校学府之外,一些具有阶段性历史特色的乡村文化场所也应当得到保护和更新,以拓宽研学旅行的知识界面和增强文化的实践属性,形成一个多元的研学景观体系。
5 参考文献
[1] 李军.近五年来国内研学旅行研究述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6):13-19.
[2]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的通知[EB/OL].(2013-02-18)[2019-12-27].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3-02/18/content_3928.htm.
[3] 白长虹,王红玉.以优势行动价值看待研学旅游[J].南开学报,2017(1):151-159.
[4] 教育部等11部门.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EB/OL].(2016-11-30)[2017-10-30].http://www.moe.gov.cn/srcsi
te/A06/s3325/201612/t20161219_292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