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相南 吴达武 金晓琴
摘要:指出了垃圾问题说到底是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的问题,要想从根本上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可持续开展,必须以“人”本身作为出发点,从而实现“由心而治”。基于此,提出了5种引导民众进行垃圾分类的心理学方法,拟通过微观心理层面促进相关宏观政策法规的有效实施,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助力。
关键词:垃圾分类;政策法规;问题;心理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20)03-0233-03
1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与日俱增,难免会给生态环境带来负担,影响公众的身心健康。当前,生活垃圾分类问题成为了学术界、政府部门关心的热点问题。在中国知网以“垃圾分类”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得到10301篇相关文献。其中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别有1167篇,1238篇,1664篇,可见学者们对垃圾分类的研究愈加重视。相关部门则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垃圾分类的条例,试图用法律规范对公众的垃圾分类行为进行约束。其实垃圾分类问题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问题,要想增加入们的环保行为,并使其具有可持续性,还需要从“人”这一行为主体出发,让公众自觉自愿去进行垃圾分类。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微观心理层面的方法促进相关宏观政策法规有效实施。
虽然一系列垃圾分类政策和法规的颁布,以及社会媒体的报道宣传,引起了公众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关注,但就我国目前垃圾分类的实施情况来看,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相对淡薄,参与度低[1];垃圾分类回收标准不合理;垃圾分类体系不完善[2];垃圾分类回收的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滞后[3]等。由此可见,为保证我国垃圾分类回收工作的顺利开展,公民的积极参与和大力配合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2 助推垃圾分类政策实施的心理学方法
从行为主体层面来说,公民的垃圾分类行为受到内外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外部因素通过内部因素而起作用,内部因素在个体行为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想垃圾分类行为成为一种可持续性的行为,必须以“人”作为出发点,做到“由心而治”[4]。根据以往有关研究,本文特提出以下心理学方法。
2.1 充分考虑公众的心理认知特点
首先,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个体具有安全的需要,所以会有趋利避害的心理。在推行垃圾分类政策的过程中,应该强调实施垃圾分类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营造美好的生态环境,为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其次,个体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倾向于走捷径,以便减少时间和认知资源等成本。正如上海市政府颁布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中规定,把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四类。分类过程过于繁琐,个体需要消耗大量的认知资源去对不同垃圾进行区分,大大降低了公民进行垃圾分类的主动性。因此,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要用两类或三类最简单而具象的标准引导民众进行有效分类。
2.2 通过默认选项引导垃圾分类
当存在默认选项时,个体决策时倾向于保留默认选项而不作出改变。根据“暗含的推荐”这一观点对默认效应的解释,当决策者把默认选项当成是政策制定者权威的推荐,这种信念在很大程度上会让他们保留默认选项[5]。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明星效应”,请知名度高、口碑好且适合不同年龄阶段民众口味的明星,以身体力行的方式进行公益广告宣传,让公众产生“自己的偶像也在推荐垃圾分类回收行为,我要积极参与”的信念。默认选项是最省事的,这个策略,巧妙地利用了人们的选择惰性。把更环保的做法变成默认选项,会让人们因为惯性而养成习惯。此外,在公共场所,大部分垃圾桶都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种,也就是说默认选项是鼓励垃圾分类回收。而民众家里基本只有单一类型的垃圾桶,所有垃圾混合放置。所以,一方面,市场上可以根据当地垃圾分类政策规定售卖家用的分类垃圾桶;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可向每户人家免费提供分类垃圾桶,让民众在家里家外都把垃圾分类回收作为一种默认选项。
2.3 巧用规范焦点理论促进垃圾分类行为
规范焦点理论把社会规范区分为描述性规范和命令性规范,前者是指大多数人的典型做法,与“从众行为”类似;后者带有社会评价的色彩,指某种文化下大多数人同意或者反对的行为标准[6]。研究表明,社会规范能够影响人们的环保行为。Schultz等人[7]关于家庭用电量的研究表明,当向被试反馈他们最近的用电量反馈时并告诉他们其他相似家庭的平均电量消耗情况,他们在一周内和三个月内的用电情况比控制组分别少9%、7%。此外,实证研究还表明,描述性规范和命令性规范对于增强国际年轻度假者在旅行中的垃圾减量和垃圾回收意图有积极影响[8]。由此可见,个体对于自身是否需要做出环保行为的决策,往往会受到个体周围人行为表现的影响,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归属感的需要,有想要融入社会的强烈意愿。如果能善加利用这种心理,或许更容易让人们实施更多的环保行为。因此,相关部门可以对垃圾分类工作做的好的地区进行宣传和表扬,社区可以对垃圾分类工作做的好的用户進行公开表彰,一方面发挥命令性规范的作用,让大家认识到垃圾分类是被社会赞扬的行为,自己要做一个有公共道德的人;另一方面也需发挥描述性规范的作用,让大家树立“这些人都这么做了,那我也最好这么做”的意识。
2.4 强化公众与自然的联结性
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反观当代人类社会,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警醒我们需要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恢复与自然的联结。研究表明,自然联结性与个体的环保行为关系密切。Geng等人[9]的研究结果显示,自然联结性与大学生的环保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个体的自然联结性越强,实施环保行为的可能性越大。其他研究也发现,自然联结性对个体的气候变化信念具有很强的预测作用,增强个体的自然联结感,能提升他们的气候变化信念,对环保态度和行为的培养有积极影响[10]。因此,可利用广告、大众媒体或者互联网等多种方式倡导民众走出现代化场所,多多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增进与自然的联结,通过垃圾分类等环保行为为人与自然和睦共处的美好愿景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此外,有研究表明,正念练习对增强个体的自然联结性,对推动其环保行为具有积极作用[11]。故学校教育中也可嵌人正念学习课程,比如将其作为网络通识教育课,以学分制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训练,引导他们把环境保护作为定义自我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对自身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的一种持久性感知。
2.5 增强公众环保的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将自我效能感描述为“个体对自己能否组织和执行达到既定成就行动方针的能力的信念”。一个人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未来的行为表现。环境心理学研究中常常用感知行为控制衡量被试的自我效能感。研究表明,感知行为控制对环保意图和行为有正向作用,个人对外部事物感知到的控制能力越强,其做出环保行为的可能性越大[12],如节约能源意图、消费品回收利用行为。因此,要想推动垃圾分类政策的实施,还需要将垃圾分类产生的环境效益进行量化。比如某市相关部门可以向当地民众定期公布推行垃圾分类政策后,城市在资源回收利用率、城市文明建设、空气质量等方面的数据,让公众对自己垃圾分类行为产生的效果有直观感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垃圾分类行为能为身处的社会环境带来哪些具体改变,使得他们获得一种自我效能感,从而更愿意参与垃圾分类行动。
3 结语
政府部门不仅要用政策法规这种强制性方法规范人们的垃圾分类行为,更要巧妙地运用心理学方法激发人们进行垃圾分类的主动性,以做到“由心而治”。如此,才能在全社会形成持续性地将生活垃圾分门别类的良好风气,逐渐让垃圾分类成为民众的生活习惯,加速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李亚惠.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3):56.
[2]孙乐岩.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J].世界环境,2019,176(1):66~69.
[3]孟小燕.王毅,苏利阳,等.我国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生态经济,2019(5):184~188.
[4]辛自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定位与思路[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8(5):257~261.
[5]Johnson,E.J.,&Goldstein,D.Do defaults save lives[J].Sci-ence,2003(302):1338~1339.
[6]韦庆旺,孙健敏.对环保行为的心理学解读——规范焦点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3,21(4):751~760.
[7] Schutte,N.S.,&Malouff,J.M.Mindfulness and connectednessto nature:A meta-analytic investigation[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8(127):10~14.
[8]Han,H.,Yu.J.,Kim.H.C.,&Kim,W.Impact of social/per-sonal norms and willingness to sacrifice on young vacationerspro-environmental intentions for waste reduction and recycling[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18,36(12):2117~2133.
[9]Geng,L.N.,Xu,J.K.,Ye, I.J.,Zhou,W.J.,&Zhou,K.X.Connections with nature and environmental behaviors[J].PlosOne,2015,10(5):1~11.
[10]Wang,J.,Geng,L.N.,Schultz,P.W.,&Zhou,K.X.Mind-fulness increases the belief in climate change:The mediatingrole of connectedness with nature[J].Environment andBehavior,2017(56):1~21.
[11]Wang,X.,Geng,I.N.,Zhou,K.X.,et al.Mindful learningcan promote connectedness to nature:Implicit and explicit evi-dence[J].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2016(44):1~7.
[13]Chuang,I.M.,Chen,P.C.,&Chen,Y.Y.The determinantfactors of travelerschoices for pro-environment behavioral in-tention-integrati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unified theoryof acceptance,and use of technology 2 and sustainability values[J].Sustainability,2018,10(6):1~2s.
收稿日期;2020-01-06
基金項目:安徽中医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9rwy603);安徽省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
作者简介:李相南(1992-),高校辅导员,硕士,主要从事环境心理学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