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产品出口企业的融资约束与企业内资源配置

2020-08-04 05:19陈丽丽郭少宇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资源配置约束出口

陈丽丽,郭少宇

(西南财经大学 国际商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一、 引言

依靠要素投入驱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足以维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要想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已经证实,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重要作用[1-5]。因此,研究资源配置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将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Hsieh and Klenow[2]对资源配置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大量学者对资源配置问题的关注[6-8],然而这些文献大多集中在行业层面,探索资源在行业内部企业之间的配置效率问题。这些研究将企业看成一个整体,忽视了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问题。企业作为配置资源的微观主体,其内部资源的配置效率对我国整体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不容忽视。Bernardetal.[9]的研究也指出,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可能比企业之间的资源配置更加重要。因此,有必要将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深入到企业内部。

2009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现有的贸易理论研究都认为贸易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然而中国却存在严重的资源配置扭曲的问题[2-4]。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抑制了中国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呢?目前,已经有一些文献结合中国的经济情况分析中国出口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问题,戴觅等[10]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是由中国存在大量加工贸易导致的。区分加工贸易和非加工贸易后,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就不存在了。还有一些文献尝试从要素市场扭曲来解释出口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低的问题[6,11-12]。这些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较好的文献基础。然而,从企业融资约束视角探讨多产品出口企业的内部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的文献还很欠缺。中国存在严重的融资约束问题[13-14],融资约束可以说是中国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制度环境。因此,有必要纳入融资约束这一重要变量对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考察。

基于上述理论和现实背景,本文重点探究融资约束对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并提出了融资约束影响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的两条可能性渠道。第一,融资约束可能会降低企业的出口规模,从而降低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融资约束降低企业的出口概率和出口规模[15-18]。已有的研究发现,融资约束会增加企业生产的可变成本[15,17],降低企业的生产率和出口竞争能力[18],从而抑制企业出口规模的扩张。无论是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还是以Melitz[19]为代表的新新贸易理论,都揭示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是贸易的利得之一。传统的贸易理论指出,国际贸易促使一国资源从比较劣势产业转到比较优势产业,由此实现要素在行业间的有效配置。随着企业层面数据可获得性的增加,以Melitz[19]为代表的异质企业贸易理论进一步揭示贸易能使资源从低效率的企业转移到高效率的企业,由此实现企业间资源的有效配置,最终提升行业平均生产率。随着异质性贸易理论从单产品延伸到多产品企业[9],一些文献开始探讨贸易对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问题。贸易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不仅源于行业层面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还源于企业内部资源调整所带来的企业内资源的优化配置[9,16-17],出口规模的增加有利于实现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由此可见,融资约束可能会通过降低企业的出口规模,从而抑制贸易对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作用,使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下降。第二,融资约束通过抑制企业出口产品集中度的提高来降低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多产品出口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对于多产品出口企业来说,企业的出口决策不仅包含对企业出口规模的调整,还包含对企业出口产品范围的调整。企业要想实现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就需要在有限的资源下选择出最优的产品范围,调整出口产品集中度是企业在国际市场进行竞争的重要手段。Qiu and Zhou[21]的研究得出,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会通过缩小产品范围来获得更多的收益。多产品出口企业的核心产品生产率最高,外围产品生产率逐渐下降[22],企业出口产品集中度高,表明企业的资源更多地配置给了具有较高生产率的产品,然而,融资约束会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范围的选择[23-24]。因此,融资约束还可能通过影响出口产品集中度来降低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

本研究的贡献在于:第一,深入探究多产品出口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的问题,这对资源配置文献是一个重要的补充,也是对多产品出口企业相关文献的重要补充。第二,结合中国经济情况,尤其是具体结合中国融资约束这一最突出的制度问题,深入分析融资约束如何影响多产品出口企业的出口规模和出口产品集中度,从而影响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效率。这一研究不仅能补充融资约束的相关文献,也能更好地结合中国经济转型的实际,探索融资约束影响我国资源配置效率的内在机制,为有效促进我国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提供理论和政策依据。

本文第二部分为计量模型设定、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第三部分为典型特征事实描述,第四部分为实证检验与分析(包括基准模型检验、内生性检验、异质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第五部分为机制检验,最后为结论与政策建议。

二、 计量模型设定、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一) 计量模型设定

1. 基准模型

为研究融资约束对多产品出口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设定计量模型如下:

RA_Missijtp=β0+β1fcijtp+β2Xijtp+δt+wj+σp+εijt

(1)

其中,i表示企业,j表示行业,t表示时间,p表示省份;RA_Missijtp为企业内资源错配程度,表示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fcijtp表示企业的融资约束;Xijtp为模型中的控制变量,包含企业规模、企业年龄、企业的实际税率水平、政府补贴的虚拟变量;δt表示时间固定效应,wj表示行业固定效应,σp表示省份固定效应,加入时间、行业和省份固定效应的目的是控制无法观测到的时间、行业和省份特征变量,尽可能地减少模型中的内生性;εijt为随机扰动项。RA_Missijtp的值越大,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越低,因此,若β1的系数为正,则表明融资约束会降低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

2. 机制检验模型

前文分析得出,融资约束可能通过影响多产品出口企业的出口规模和出口产品集中度来影响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为此,设定中介效应模型如下:

exijtp(coreijtp)=α0+α1fcijtp+α2Xijtp+δt+wj+σp+εijt

(2)

RA_Missijtp=β0+β1fcijtp+β2exijtp(coreijtp)+β3Xijtp+δt+wj+σp+εijt

(3)

其中,exijtp表示企业出口的规模,coreijtp表示企业出口产品的核心产品集中度。α1的符号预期为负,β2的符号预期也为负,即融资约束降低企业的出口规模(出口产品集中度),从而导致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降低。

(二) 变量选取

1. 被解释变量: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指标(RA_Miss)

依据微观经济理论,当企业内各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相等时,企业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然而,Hsieh and Klenow[2]研究发现,企业的要素配置除了取决于自身的生产率水平之外,还受产品和要素扭曲的影响,因此,企业往往不能实现最优的要素资源配置。企业面临的市场扭曲越大,则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越低。

我们首先基于Hsieh and Klenow[2]的思想,得到企业的要素边际产出价值和要素扭曲程度。

(4)

(5)

其中,MPRLij为劳动的边际产出价值,MRPKij为资本的边际产出价值,lij为j行业i企业的劳动扭曲,kij为j行业i企业的资本扭曲,Pij为j行业i企业产品的价格,w为劳动的价格,r为资本的价格,σ为j行业的产品替代弹性。本文采用ACF方法[25]获得劳动的产出弹性和资本的产出弹性。OP、LP和OLS方法将在稳健性检验中使用。此外,参考Hsieh and Klenow[2]以及龚关和胡光亮[4]的研究,假定资本的租金率为10%,行业的产品替代弹性为3。

然后,借鉴祝树金和赵玉龙[26]以及赵玉龙和祝树金[27]的研究,构建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指标:

(6)

该指标表示企业的劳动与资本边际产出价值之差。由于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当某一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出价值高于另一要素的边际产出价值时,为了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企业应该增加前一种要素的投入,而减少后一种要素的投入。一个资源配置效率高的企业,其劳动与资本边际产出价值之差会很小,所以,RA_Missit的值越大,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越低。

此外,本文还参照祝树金和赵玉龙[26]以及赵玉龙和祝树金[27]的做法,构建企业内资源配置的另一指标,用于稳健性检验,该指标的构建方法为:

RA_Miss2it=βllij+βkkij

(7)

2. 核心解释变量:融资约束、出口规模和出口产品集中度

(1) 融资约束(fc)。借鉴Berman and Hericourt[16]以及Manova[28]的研究,采用资产负债比来衡量,其中,负债占资产的比值越大,表明企业所受的融资约束越大。此外,我们还参照刘晴等[29]的研究生成了三个融资约束指标用于稳健性检验:银行贷款融资约束(fc_b),采用短期借款与总资产的比值衡量;内部融资约束(fc_in),采用利润加折旧与总资产的比值衡量;流动性需求(fc_li),采用流动资产减流动负债与总资产的比值衡量。银行贷款融资约束和流动性需求的值越大,内部融资约束的值越小,表明企业所受到的融资约束程度越高。

(2) 出口规模(ex)。采用企业出口强度衡量,即企业出口额与企业销售额之比。

(3) 出口产品集中度(core)。采用HS8分位产品代码下企业出口核心产品占比衡量,即企业核心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值。按照HS8分位下的年份-企业-产品出口额从高到低排序,将排名第一位的产品定义为企业核心产品,其他产品定义为非核心产品。

3. 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包括反映企业异质性特征的企业规模(size)、企业年龄(age)和企业所有制(state)。此外,依据Restuccia and Rogerson[1]、蒋为[7]、刘啟仁和黄建忠[8]的研究,政府政策扭曲是影响资源错配的原因。因此,我们进一步控制了企业的实际税率水平(tax)、政府补贴(subsidies)的虚拟变量。其中,企业规模用企业销售额的对数衡量;企业年龄采用年份与企业创立年份之差衡量;企业所有制参照杨汝岱[5]的做法,按照企业注册类型和企业实收资本将企业划分为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若企业是国有企业,则取值为1,否则为0;企业的实际税率水平采用企业的应交增值税与企业销售额的比值来衡量;政府补贴则依据政府补贴收入判断,若政府补贴收入大于零,则取值为1,否则为0。

(三) 数据说明

本文的多产品出口企业数据来自2002—2007年的中国海关数据库。该数据库提供中国出口企业HS8分位代码的细分产品。由于中间商大多数是从事单纯的进出口贸易,此类企业不存在资源配置效率的问题,因此,在所有出口类企业中,我们首先剔除了企业名称中含有“贸易”“进出口”“经贸”“外贸”“科贸”“工贸”和“商贸”文字的样本,共剔除32103641个样本,占总出口企业样本量的41.8%,我们同时剔除出口目的地为中国港澳台地区的样本。此外,还剔除了单笔规模低于50美元以及整体出口规模低于1000美元的样本。由于我们探究的是资源在企业内部产品之间的配置问题,还需要剔除出口产品种类小于3的样本,这类样本出口额占总样本出口额的1.07%。

企业融资约束和其他控制变量等基础数据则来自2002—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参考聂辉华等[30]提出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存在的问题,本文对该数据库进行了如下处理:剔除与实际意义不相符合的样本,包括剔除企业流动资产大于企业总资产的样本,剔除企业固定资产净值余额大于企业总资产的样本,剔除企业当期折旧大于累计折旧的样本,剔除企业全部职工人数小于8的样本,剔除样本中固定资产净值、资产总计、负债总计、应付工资总额、应付福利费总额、利息支出、应交增值税、补贴收入小于0的样本。根据Brandtetal.[31]的行业调整代码,将2003年前后的行业代码调整为统一的行业代码。

为提高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效率,我们将经过上述基础数据处理后的两大数据库进行两次匹配。首先,根据企业名称进行匹配;然后,使用企业邮编加电话号码后七位对一次匹配未成功的样本进行二次匹配;最后,将本文所需变量为缺失值的样本剔除,得到了88006个样本。为了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样本中企业出口额、销售额等价值数据已经用各省的出厂价格指数进行平减,固定资产净值、折旧等价值数据已经用各省固定资产投资指数进行平减。

三、 典型特征事实描述

(一) 多产品企业分布

本文探究的是多产品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问题,因此,多产品企业在出口市场中所占比例将会关系到本研究是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分别对不同出口产品种类下的企业数量分布和出口金额分布进行了统计描述(表1和表2)。从表中可以得出:第一,多产品企业出口的产品种类主要集中在3~10种,这类多产品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46.2%。第二,2000—2007年多产品出口企业的出口金额占总出口额的95%以上,出口1~2种产品的企业出口额仅占总出口额很小的一部分。由此可见,中国的出口是由多产品出口企业主导的。

表1 2000—2007年出口产品种类的企业分布 单位:个

表2 2000—2007年多产品企业出口产品金额分布 单位:%

(二) 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

我们依据企业所有制、企业所在地区、要素密集度和融资约束划分样本,并测算不同样本下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的均值。表3结果显示:第一,相较于外资和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最高。在我国,国有企业由于能够获得更多的政府补贴和资金支持,资本要素扭曲程度最低,因此,企业内的资源配置效率也最高。第二,在区位上,东部地区的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最低。因为相比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争夺资源激烈,政策上也存在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因此,东部地区资源错配程度较高。第三,2003年前资本密集型企业内的配置效率低于劳动密集型企业,2003年后则高于劳动密集型企业。2003年出现这种转变的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由于中国资本密集型企业多属于国有企业,我国2002年开始实施国有银行改革,2003年开始实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企业获得低廉的资本要素开始受到制约,因此,资本要素扭曲程度增加。第四,高融资约束企业面对的资本要素扭曲程度较高,因此,高融资约束企业内的资源配置效率显著低于低融资约束企业。上述特征与施炳展和冼国明[32]的测算结果是一致的。

表3 2000—2007年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

(三) 融资约束与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

为了初步认识融资约束与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我们绘制了出口和企业内资源错配程度的散点图(图1)。可以看到,融资约束和企业内资源错配程度(RA_Miss)间呈现出一种正向相关关系,表明融资约束可能会降低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

(四) 融资约束、出口规模、出口集中度和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

在进行实证检验之前,为了对融资约束、出口规模、出口产品集中度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我们分别绘制了不同融资约束下出口规模对企业内资源错配程度的平均边际效应图(图2)和不同融资约束下企业出口产品集中度对企业内资源错配程度的平均边际效应图(图3)。

图2和图3中,在融资约束较低的水平上,出口规模(出口产品集中度)对企业内资源错配的影响显著为负,表明出口规模(出口产品集中度)的提高有利于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随着融资约束的增强,出口规模(出口产品集中度)对企业内资源错配的影响转变为显著为正,并且边际影响逐渐增加,表明融资约束可能会通过降低出口规模(出口产品集中度)来降低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即出口规模和出口产品集中度可能是融资约束影响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

四、 实证检验与分析

(一) 基准结果

表4为融资约束对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影响的回归结果。第(1)列仅控制时间固定效应、行业固定效应和省份固定效应,第(2)~(6)列逐渐加入控制变量。结果显示,融资约束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融资约束加剧了企业内资源错配程度,降低了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

表4 融资约束对出口的企业内资源配置效应影响

此外,企业规模的系数为正,表明企业规模越大,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越低,原因可能是大规模企业层级结构复杂,企业内部协调成本较大,阻碍了企业内部产品的灵活调整。企业所有制变量的系数为负,即国有企业的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高于非国有企业,这是因为国有企业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资本,人才又能大量流入,使得国有企业资本扭曲和劳动扭曲程度较低。企业年龄的系数为负,表明企业生存时间越长,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越高,积累的资本和经验也就越多,对人才的吸引越大,因此资源错配程度越低。补贴的系数为负,表明获得补贴的企业资源配置效率较高,这部分企业由于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受到的融资约束较低,所以内部资源错配程度较低。企业税率的系数为负,表明企业税率越高,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越高,企业所获得的利润越高。企业利润是企业现金流的重要来源,现金流越多,所受到的融资约束越低,所以内部资源错配程度越低。

(二) 内生性检验

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较高的企业,其生产效率可能越高,企业所得利润越高。一方面,内部资本的增加有利于减缓融资约束程度;另一方面,高利润在信贷市场释放好的信号,有助于获得贷款,降低企业受到的融资约束程度。因此,模型中可能存在反向因果类的内生性问题,为了削弱这一内生性问题,本文借鉴李思慧和徐保昌[33]、祝树金等[34]的方法,使用企业所在地区和行业中除该企业外其他企业融资约束的均值作为融资约束的工具变量,原因在于:第一,企业所在地区和行业的平均融资约束与该企业的融资约束正相关。某一地区的平均融资约束程度越低,表明该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则位于该地区的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也会越低。行业平均融资约束会在某种程度上与企业的融资约束正相关,比如,某些行业为政府大力扶持的新型行业或高新技术行业,受政策导向的影响,整个行业的融资约束都会偏低;某些夕阳行业则普遍面临高融资约束。第二,地区和行业的平均融资约束是较为宏观的指标,不受某个企业产品成本加成率的影响。本文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的方法进行回归,结果呈现在表5中。其中,第(1)列仅控制时间固定效应、行业固定效应和省份固定效应,第(2)列加入所有控制变量。结果显示,融资约束的系数仍然显著为正,表明融资约束降低了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与基准回归结果一致。

表5 内生性检验

(三)异质性检验

1. 国有、外资和民营企业

不同所有制企业所受到的融资约束不同,因而本文将企业划分为国有、外资和民营三类,进一步探究融资约束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是否存在异质性。表6为回归结果,其中,第(1)~(2)列为国有企业,第(3)~(4)列为外资企业,第(5)~(6)列为民营企业,奇数列仅控制时间、行业和省份的固定效应,偶数列包含所有控制变量。

表6 国有、外资和民营企业的异质性检验

结果显示,在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中,融资约束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企业所受到的融资约束提高了企业内资源错配程度,降低了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在国有企业中,融资约束对企业内资源错配程度的影响不显著,表明融资约束对国有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没有影响。

2. 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企业

我国国土幅员辽阔,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企业分布最为密集,且出口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较少。融资约束在不同地区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呢?为此,我们将样本按照中国区域划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企业,分别探究融资约束对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表7为回归结果。其中,第(1)~(2)列为东部地区企业,第(3)~(4)列为中部地区企业,第(5)~(6)列为西部地区企业,奇数列仅控制时间、行业和省份的固定效应,偶数列包含所有控制变量。

表7 东部、中部和西部企业的异质性检验

结果显示,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企业中,融资约束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融资约束显著加剧了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企业内资源错配程度;在中部地区企业中,融资约束的系数不显著,表明融资约束对中部地区企业的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没有显著影响。可能的原因包括:一是出口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企业之间资源争夺激烈,因而融资约束的抑制作用更强;二是西部地区金融市场发展严重滞后,导致西部地区企业很难从信贷市场获得贷款,而中部地区的出口企业较少,金融市场发展相较于西部地区更为完善,因此,中部地区所受到的融资约束较低,融资约束对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较小。

3. 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企业

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出口形式存在显著差异,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从事加工装配,收取加工费,此类企业对资本要素的需求较少,所受到的融资约束会低于一般贸易企业。因此,本文将进一步检验融资约束的影响在不同贸易形式的出口企业中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加工贸易出口额与总出口额之比大于90%的企业定义为加工贸易企业,除加工贸易之外的企业均视为一般贸易企业,回归结果呈现在表8中。其中,第(1)~(2)列为加工贸易企业,第(3)~(4)列为一般贸易企业,第(1)、(3)列仅控制时间、行业和省份固定效应,第(2)、(4)列包含所有控制变量。

表8 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异质性检验

结果显示,无论是加工贸易企业,还是一般贸易企业,融资约束对企业内资源错配程度的影响均显著为正,即融资约束降低了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为了进一步探究融资约束对哪类企业的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更大,我们在模型中加入融资约束(fc)和加工贸易(Processing)的交互项,结果呈现在表8的第(5)列,结果显示,交互项的系数显著为负,表明融资约束对加工贸易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小于一般贸易企业,即融资约束更大地加剧了一般贸易企业的内部资源错配程度。可能的原因是,加工贸易企业所受的融资约束较低。此外,我们重新定义了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企业,将加工贸易出口额与总出口额之比大于75%的企业定义为加工贸易企业,除加工贸易之外的企业视为一般贸易企业,再次进行回归检验,所得到的结果一致,因篇幅限制未作展示。

4. 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

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中,企业对资本要素的需求程度不同,对融资约束的敏感程度可能不同。因此,本文将制造业行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注]划分标准是按照行业资本劳动比由高到低排序,按照中位数划分,印刷业的资本劳动比为中位数。资本劳动比低于印刷业资本劳动比(包括印刷业)的行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行业,高于印刷业资本劳动比的行业划分为资本密集型行业。,进一步考察融资约束对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回归结果呈现在表9中。其中,第(1)~(2)列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第(3)~(4)为资本密集型行业,第(1)、(3)列仅控制时间、行业和省份固定效应,第(2)、(4)列包含所有控制变量。

表9 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异质性检验

结果显示,无论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还是资本密集型行业,企业融资约束对企业内资源错配程度的影响均显著为正,即融资约束显著降低了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为了进一步探究融资约束对哪类行业中企业的影响作用更大,我们在模型中加入融资约束(fc)和劳动密集型行业(Labor_intensity)的交互项,结果呈现在表9的第(5)列,结果显示,交互项的系数显著为负,表明融资约束对资本密集型行业中的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显著高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中的企业。这可能是由于资本密集型行业中的企业对资本要素的需求高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中的企业,对融资约束的敏感程度更大。

(四) 稳健性检验

为了证明本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我们进行了以下稳健性检验。

1. 更换企业内资源错配衡量指标

本文基准回归中构建企业内资源错配指标所需要的要素产出弹性(βl和βk),采用ACF方法测算得到,现我们使用通过LP方法、OP方法和OLS方法测算得到的要素产出弹性重新构建企业内资源错配程度指标,用于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中融资约束的系数仍然显著为正,该结论与基准回归结果一致。

2. 更换融资约束指标

本文中的融资约束主要采用资产负债比来衡量,现参照刘晴等[29]的研究生成的三个融资约束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银行贷款融资约束(fc_b)、内部融资约束(fc_in)、流动性需求(fc_li)。回归结果显示,银行贷款融资约束和流动性需求的系数显著为正,内部融资约束的系数显著为负,均表明融资约束加剧企业内资源错配程度,降低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与基准回归结果一致。

五、 机制检验

本部分检验融资约束是否是通过影响多产品出口企业的出口规模和出口产品集中度,从而影响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根据前文设定的中介效应模型分别对出口规模和出口产品集中度渠道进行检验,表10为本文机制检验的回归结果,其中,第(1)~(2)列检验出口规模渠道,第(3)~(4)列检验出口产品集中度渠道。

表10 机制检验

结果显示,融资约束对出口规模(出口产品集中度)的系数显著为负,即融资约束显著降低企业的出口规模(出口产品集中度);出口规模(出口产品集中度)对企业内资源错配程度的系数显著为负,即出口规模(出口产品集中度)下降会降低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由此可见,融资约束会通过出口规模渠道和出口集中度渠道降低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

六、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研究基于多产品异质企业贸易理论探究融资约束对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融资约束是导致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的重要因素,融资约束显著加剧了多产品出口企业的资源错配程度。第二,融资约束对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地区企业、不同贸易形式企业、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的企业中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融资约束对国有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没有显著影响,对外资和民营企业影响显著;在不同地区企业中,融资约束对中部地区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影响不显著,对东部和西部地区企业影响显著;在不同贸易形式企业中,融资约束对一般贸易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大于加工贸易企业;在不同要素密集型行业的企业中,融资约束对资本密集型行业中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大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中企业。第三,融资约束通过降低企业出口规模和出口产品集中度,从而降低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

本文的研究结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政策启示:第一,融资约束是加剧中国企业内部资源错配程度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应深化金融改革,建立完善和公平的金融市场,改善资本市场融资环境,逐步破解企业长期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第二,出口规模渠道和出口产品集中度渠道是影响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因此,政府应当鼓励出口,在WTO规则范围内给予出口企业优惠政策,扩大企业出口规模,同时,鼓励企业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对企业核心产品的创新升级给予相应的信贷支持,增大企业核心产品出口,提高企业出口产品集中度。第三,融资约束对民营企业的抑制作用大于国有企业,这是由政府采取扶持国有企业的扭曲性政策导致的。因此,政府应当减少对国有企业不必要的扶持政策,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真正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将国有企业纳入竞争市场,使之平等地与民营企业在产品市场、金融市场进行竞争,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第四,融资约束对不同地区企业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可能是由我国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出口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金融市场发展严重滞后导致的。因此,政府应当有针对性地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出口企业的扶持,为中、西部地区出口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尤其是完善西部地区的金融体系,改善西部地区融资约束严重的现状。第五,一般贸易企业受融资约束的影响大于加工贸易企业,资本密集型行业中企业受融资约束的影响大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因此,政府应当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做到精准施策,更好地发挥我国贸易自由化在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中的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资源配置约束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历史财务信息的资源配置功能——以苏宁云商为例
人力资源配置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马和骑师
如何发挥企业家精神推动经济增长
给情绪找个出口
适当放手能让孩子更好地自我约束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