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梦园
【摘要】导入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是揭示课题及引发学生兴趣的重要一环。古诗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对导入环节的设计,造成古诗教学吃力不讨好,事倍功半。针对这一情况,笔者经过研究,确定了四种适合小学古诗教学的导入方式,用以解决古诗教学的难题,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真正让学生喜欢学习古诗,爱上古诗。
【關键词】古诗文化;教学;导入;小学生;兴趣
近两年,董卿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在社会上获得一致好评,它在成为热点新闻的同时,也将古诗文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其实,古诗本就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耀眼明珠,历久弥新。
古诗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有着严格的字数限制与平仄规律,因此在选词用字上需要非常谨慎,这就造成许多古诗中的字都极富神韵,用词生动。而关于古诗词的遣字用词,也流传着很多佳话。最为人们所熟悉的大抵就是王安石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反复琢磨,以及贾岛对“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推敲”的故事。
古人在作诗的时候,尚且反复琢磨,那年龄在7至12岁的孩童,怎样去理解诗人和诗句呢?这无疑给小学语文教师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如何进行古诗的课堂教学?
古诗教学这一难题,主要体现在教师上课的时候不知道教什么,怎么教。针对这一情况,我根据自身教学经历,结合一些优秀课例,简单谈一下自己的一些认识。
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最初一环,往往能够决定整堂课的气氛走向。我观看了各个省市的优秀课例后发现,好的导入无疑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古诗内容和中心思想,并对一些知识进行必要的补充,起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效果。
为了激发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有的教师喜欢采用背景或作者导入,但如果这样的导入使用不恰当,可能会给学生留下古诗枯燥无味的印象,因此在学习古诗时,一定要结合学情和具体文本,进行导入环节的设计。
在我看来,古诗教学的导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故事导入
学生对于故事都很感兴趣,当教师讲述一个故事的时候,学生们往往兴趣十足,所以,一个契合教学内容的故事无疑能起到很好的导入效果。
通过对一至六年级学生的调查发现,他们认为古诗枯燥的首要原因是没有故事情节。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课堂教学时可以使用故事导入的方式。故事语言要贴近生活,营造出生动有趣的场景,当然,最重要的是要紧密贴合古诗内容。
例如在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赠汪伦》的教学中,就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古时候有个地方叫作泾县,这里有个村民非常仰慕李白,想要和他做朋友,于是他就写了一封信给李白,信的内容如下:“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作为一个喜爱山水的人,收到信之后非常高兴,欣然前往。可是去了之后却发现,这里并没有万家酒店,也没有十里桃花。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村民欺骗了李白吗?其实,所谓的“万家酒店”是姓万的人开的一处酒坊,而“十里桃花”则是一处水潭的名字。后来,李白和这位幽默的村民成了好朋友,他就是汪伦。汪伦用家乡的美酒来招待李白,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李白将要离开的时候,忽然听到岸上踏着节拍唱歌的声音,原来是好朋友汪伦在给他送行。感动之下,李白就和着汪伦的歌声,吟诵了一首诗,诗的名字便叫作《赠汪伦》。
通过这样的故事导入,李白和汪伦的形象就会变得立体而生动,学生也了解到了古诗的背景。之后在学习《赠汪伦》的时候,学生已经了解李白和汪伦之间的友谊,自然能够更好地体会到古诗中的情感,也会因为好奇而更加想去学习这首古诗。
同样,在教学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时,也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导入。
在唐朝,有一位赫赫有名的才子,叫作张继。他先中了秀才,又中了举人,所有人都觉得他日张继一定会高中状元。可是因为张继的家境不好,他的婚事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尽管一对恋人非常坚定,但姑娘的父母要求张继必须要高中,两人才能完婚。张继带着压力参加了科考,结果却是名落孙山,而他也只能步伐沉重地离开长安,前往苏州。就在苏州寒山寺旁的枫桥下,张继写下了千古绝句《枫桥夜泊》。
这两个故事都在潜移默化中介绍了古诗写作的前因,这种讲故事的方式改变了单调的背景介绍和诗人介绍,学生能够在故事中了解古诗写作的原因,体会作者的情感,为理解古诗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动画导入
除了故事导入的效果非常显著,动画导入也同样精彩。学生对于动画,是毫无抵抗力的。
动画导入的目的,是为学生创设情境,来营造古诗的文化氛围。播放动画,能够展示古诗描绘的美丽画面,也可以介绍古诗的创作背景。
例如,在教学白居易《池上》时,我们发现网络上有一部动画集叫作《爱上古诗》,动画内容生动风趣,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在《池上》这一集动画里,先是介绍了白居易对池塘的喜爱,喜爱到什么程度呢,他为此专门购置了一个大宅子,就是为了拥有一方种满荷花的池塘。紧接着动画又介绍了白居易由于孩子夭折,变得非常喜欢小孩子。而通过这样的动画展示,给学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方便学生理解为什么白居易看到孩子来偷莲蓬的时候,没有生气也没有驱赶,而是写下了这么一首趣味盎然的小诗。
再例如,在教学元代诗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将词描绘的场景通过动画播放出来,展现出秋天凄凉的景象,正好映衬了词的前三句:远处几株苍老的树孤零零立在山间,干枯的藤蔓在树上飘摇,昏黄的阳光下,乌鸦在树上栖息,淙淙的流水过一处窄桥,绕过不远处几处破旧的茅草屋,荒凉的驿道上,秋风追赶着骑着老马的游子。这样的景象通过动画展示,取得的效果远远优于教师的语言描述,并且不同的学生,也能够从中得到不同的体验。
无论故事导入还是动画导入,都是我常常选用的方式,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两种方式可以作为补充。
三、音乐导入
随着多媒体的广泛应用,对于有的诗篇我们可以利用音乐导入。不同的诗篇选择不同的音乐,通过音乐的直接渲染,学生也很容易感受到古诗的氛围。
例如在学习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时,选择古曲《阳关三叠》。《阳关三叠》是根据本诗改编的一首古琴曲,它的曲调纯朴而富有激情,情真意切,能够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作者对即将远行友人的无限关怀和留恋。
四、游戏导入
以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的古诗《江南》为例,它是学生小学阶段初次学习的古诗。作为乐府诗,《江南》描绘了中国古代盛夏时节,人们采摘莲蓬的场景:荷叶茂盛繁多,一个挨着一个,挤挤挨挨连成一片,小鱼儿在荷塘中开心地游来游去。
在学习这首诗歌时,就可以采用游戏导入的方式。课前教师需要在黑板上画出荷叶和荷花,并用绿色卡纸剪成莲蓬的样子,贴在黑板上,卡纸的背面书写生字词。游戏开始,学生扮成鱼儿游,随机摘下莲蓬,并读出莲蓬背面的字词,在游戏中识字,进而导入新课的学习。这种游戏的设置,不仅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了采摘莲蓬的乐趣,能够感受到江南夏天采摘莲蓬的美好,寓学习于游戏,适合低年级的教学。
古诗的教学中,导入作为第一环节,它的作用举足轻重。一个成功的导入可以改变一堂课的走向,甚至影响更加深远。无论是故事导入、动画导入,还是作为补充的音乐导入和游戏导入,其目的不但在于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还要在导入中有所收获,了解到古诗的相关背景。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我们要做好古诗文化的传承。正因如此,在古诗的教学中,一个好的导入至关重要,而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势在必行。这里借用古人评价王维诗篇的一句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古诗既然是一幅画卷,我们为何不通过导入,将它展开,让孩子充满好奇地去摸索,去求知呢。
【参考文献】
[1]陆杭庆. 古诗词比较阅读教学策略探寻[J]. 小学教学参考,2019(25):20.
[2]于海静. 小学语文低段古诗词教学与高段古诗词教学的比较[J]. 华夏教师,2019(23):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