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引导运动员发泄情绪

2020-08-02 10:58蒋国良
羽毛球 2020年2期
关键词:中国羽毛球队教练员负面

蒋国良(中国羽毛球队混双教练)

教练员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运动员心里产生了负面情绪,由此影响到训练甚至比赛。在这种状态下,运动员在场上的投入与产出的比值会降低,继续训练或带着情绪去比赛不见得能取得好的结果。这么多年的执教生涯经验告诉我,发现运动员的心理问题后,比发现技术问题更需要及时解决。

以前,如果遇到运动员训练状态不佳,我可能会首先指出他们的问题所在。有时甚至会因其态度不佳而加以指责,诸如“为什么心思不在场地上”这类话会在发生情况的当下被我说出来,目的是让运动员先放下心理包袱、先投入到当下的训练中,事后再了解其原因。

这是_种先发言、后沉默,但这种方法通常更适用于思想成熟、理解能力强的运动员,他们能暂时放下和马上投入。对于更多的运动员来说,他们很难在一时化解情绪。例如,年轻运动员容易激动,内向的人容易钻牛角尖,敏感的人容易将负面情绪扩散开。如非特殊时期,不妨优先引导运动员把心中的不快发泄出来。

或许是因为年纪渐长、经验增加,我现在在执教时更多地学会了先沉默,后发言。遇到运动员练不好、不想练的情况时,我首先会想的是其背后的原因。是球员最近心情不好?是自己的训练计划有不妥的地方?或者只是他们昨晚没睡好?从训练的角度出发,这些不应成为专业运动员训练不好的原因。但人一定会有情绪的,也一定有情绪不好的时候,发现原因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正如前面所说的,每个运动员都有不同的性格和特点,產生负面情绪的原因不同,解决的路径也不尽相同。黄雅琼是我从她小时候就亲手带上来的,对她我非常熟悉。她更倾向于自己去排解情绪,但是,能独立处理情绪固然好,同时也需要教练员给她一次契机去发泄。有时,发现她有情绪后,我们会跟她简单正常地沟通几句,就能激发她发泄情绪的点。

再比如郑思维,他对情绪的忘性比别人大,所以对其临场的把控更为重要。至于王懿律和黄东萍,他们都是很直接、带点“火爆”的性格,让他们当场通过合理的方式宣泄,再冷静一阵子,就能重新投入了。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说,他们都是最高水平的运动员,本来就有自己的特点,也有资格跟教练员去谈情绪,甚至是讨论训练计划。这样说既有道理,也有误区。我们提倡的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关系不正是合作关系吗?不管是年轻球员还是成熟运动员,我们都要努力让他们对我们敞开心声。能平等交流,这样才更有利于双方的共同进退。

猜你喜欢
中国羽毛球队教练员负面
《国羽归国开始第四次隔离,“全勤员”贾一凡盼管住嘴》
重庆市击剑教练员从业满意度调查分析
第24金!陈雨菲羽毛球女单夺冠
关于低调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河北省国家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教练员队伍状况研究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