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韧性城市”提升城市“免疫力”

2020-08-02 11:48李予阳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韧性灾害应急

李予阳

‘韧性和‘韧性城市是目前国际社会在防灾减灾领域使用频率很高的两个概念。我认为需要强调‘韧性城市的建设理念,提升城市面对风险的快速应对能力、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冯远提出要建设“韧性城市”,提升城市“免疫力”。

随着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功能不断延伸,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城市往往表现出很大脆弱性。如何提高城市系统面对不确定性因素的抵御力、恢复力和适应力,提升城市规划的预见性与引导性?这逐渐成为国际城市规划领域研究的焦点问题。

“韧性”的理念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思路与规划视角——“韧性城市”应运而生。怎样加快“韧性城市”的建设,提高城市应对风险的能力?这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韧性城市”什么样

“韧性”一词在物理学中,指的是材料在塑性变形和断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1973年,加拿大生态学家首次将韧性概念引入到生态系统研究中,定义为“生态系统受到扰动后恢复到稳定状态的能力”。

本世纪初,韧性的理念被用于城市复杂系统——“韧性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2016年,第三届联合国住房与可持续城市發展大会将倡导“城市的生态与韧性”作为新城市议程的核心内容之一。“韧性城市”成为国际普遍认可的城市建设理念,“韧性城市”规划的理念和策略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气候变化应对与灾害风险管理等领域。

所谓“韧性城市”,是指城市或城市系统能够化解和抵御外界的冲击,保持主要特征与功能不受明显影响的能力。即当灾害发生时,韧性城市能承受冲击,保持城市功能正常运行,并通过适应来更好应对灾害风险。

“韧性城市”主要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当灾害发生时,城市能通过一定方式抵御、吸收和化解外界影响 ;二是城市能从灾害中快速恢复,保持城市功能正常运行。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韧性城市”的理念已深入到城市规划制定与实施的各个层面。

呼唤科学治理

“韧性城市”代表着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建设“韧性城市”需要根据城市特点、防灾需求与灾害风险种类、大小,建立一套适合城市特点的韧性评价体系。一座城市可能会建立上百项甚至更多指标,来评价韧性水平。

对于建设者来说,建设“韧性城市”是由被动应急响应转变为主动规划调控,是“未雨绸缪”而不是“亡羊补牢”。在设计思维上,是由刚性抵御对抗转变为柔性消解转化。比如在防灾方面,从建筑抗震、抗洪的传统设计思维向适应性、可恢复性设计思维转变。

“韧性城市”的规划、建设涉及自然、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需要构建多级联动的综合管理平台与多元参与的社会共治模式——以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增强城市建设的韧性,让城市持续健康发展。

“建设‘韧性城市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应当从工程技术、社会管理、文化观念等多方面系统构建。”冯远建议,加强“韧性城市”研究,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与城市发展需要的“韧性城市”基本理论、指标体系、规划方法与相关建设管理及技术标准;将“韧性城市”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提升政府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通过应急救灾演练等途径,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提升城市“免疫力”

不少发达国家都提出了建设“韧性城市”的计划,并付诸实践。在国内,“韧性城市”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已有一些城市陆续提出开展“韧性城市”建设。

日前,成都首次将“韧性城市”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具体来看,今年,成都将完成48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同时切实增强综合应急能力,积极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未来还会制定城市安全风险电子地图……

冯远认为,建设“韧性城市”要补短板、强弱项,提升城市“免疫力”。我国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如何更好地为民服务?冯远表示,第一,在国土资源城市总体规划中,应包括防疫应急场地、防疫应急物资以及防疫应急人员等规划;第二,有针对性地将一些设施纳入应急场所范畴;第三,建立应急设计建造技术体系,完善应急设计建造标准,优化应急建造工艺技术,强化应急设计施工一体化管理;第四,对“日常”+“应急”相结合的公共设施统一管理,加强动态监控与管理,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做到资源及时投放与精准调用。

面对不可预知的风险与考验,如何让城市更有“韧性”,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实践。(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猜你喜欢
韧性灾害应急
数字孪生技术打造韧性城市
主题:建设韧性城市 助推城市发展
应急管理部即将举行全国首届社会应急力量技能竞赛
应急管理部老年大学学员作品欣赏
“轻车”
准备好应急包
灾害肆虐
2015年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4亿元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应急预案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