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胡林 杨阳
摘要:本文以成都平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并选取2017年截面数据,对城市群内8座城市的绿色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成都平原城市群绿色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但较2012年有所提升;区域发展不均衡,内部差异较大;同时成都作为城市群核心城市,在绿色发展上的带动性不足。文章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树立一体化理念、优化环境治理体系、发挥考核导向作用、发挥核心城市示范引领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绿色发展指标;环境保护;绿色产业;成都平原城市群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承受力脆弱、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十分严峻,已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全面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不只是思路,更是出路,不只需要具体行动,还需要加快完善制度机制。研究城市群绿色发展现状,不仅有助于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而且有助于加快构建适合本地区发展实际的体制机制。本文拟以成都平原城市群为例,分析绿色发展现状,以期为西部地区次级城市群绿色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绿色发展综合评价的模型构建
(一)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当前,虽然国家和许多地方政府、学者都对绿色发展构建指标体系,但往往是着眼全局,没有针对不同地域城市群特点来综合评判。本文参照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印发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发改环资〔2016〕2635号)和刘凯、袁文华等学者建立的指标体系,结合我国次级城市群发展实际,尽量避免成都平原城市群各地市因经济体量、城市面积、人口总量等差异较大所导致的总量指标不具有直接可比性,在指标选择时尽量选择单位指标(单位经济总量或人均指标)以及比例指标、综合性指标,按照指标平衡性、数据可得性、指标系统性原则,拟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构建成都平原城市群绿色化发展竞争力指标体系。一是生态保护方面,主要反映城市在落实生态保护政策,增绿增林方面的成效,包含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森林覆盖率指标;二是环境质量方面,主要反映城市在治理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公众反应强烈的环境诉求方面的成效,包含空气质量优良率、水质截面监测达标率、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指标;三是节能降耗方面,主要反映城市在优化产业结构,减少能源资源消耗方面的成效,包含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GDP水耗指标;四是绿色产业方面,主要反映城市在研究和试验经费投入,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产业绿色发展方面的成效,包含R&D经费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五是绿色生活方面,主要方面城市在市民生活环境改善方面的成效,包含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万人公共厕所数量指标。
(二)指标权重确定与数据标准化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指标权重。原始数据由于量纲不同,无法直接进行计算,必须要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得所有数据无量纲化。数据标准化的方法很多,常用的主要是Z-score法和Min-Max法,由于Z-score法标准化后的数据围绕0上下波动,在绿色发展综合评价中会产生负值,不具有空间差异分析的直观性,因此本文采用Min-Max标准化方法。
本文以2017年成都平原城市群8个地市的数据为面板,数据均来自《四川统计年鉴2018》、各地市2018年统计年鉴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各地市环境质量公报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公报。
二、绿色发展的结果测算与主要结论
(一)總体分析
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后,与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指标权重相乘,得到各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的得分值以及成都平原城市群各个城市的综合得分值。成都平原城市群8个城市的绿色发展指数及排名见表1。
由上表可知,一是成都平原城市群绿色发展整体水平不高,8座城市的平均得分仅为0.555分,很多指标的得分数据远低于沿海相对发达城市。二是内部差异较大,综合得分最高的是绵阳市,为0.786分,最低是乐山,仅为0.377分,只有绵阳综合得分的48%,不足一半。三是城市群北部、东部区域绿色发展水平高于南部。四是省会成都在引领成都平原城市群绿色发展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不足,成都仅排在第五位。
(二)绿色发展水平变化趋势
按照上述方法,搜集成都平原城市群8座城市2012年在各个指标上数据,由于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四川省系2017年首次开始计算排名,因此2017年之前的数据缺失,故这项指标数据仍以2017年数据填入,以达到评价的完整性。将2012年各项指标数据标准化后,与各项指标权重相乘,得到成都平原城市群各个城市2012年绿色发展综合得分、各个分项指标得分及其排名情况。成都平原城市群8个城市的绿色发展指数及排名见表2。
从综合得分上看,五年来,8座城市的平均得分从0.538分提高到0.555分,提升了3%。以城市来看,有4座城市综合得分上升,分别是绵阳、乐山、资阳、遂宁,成都、德阳、眉山、雅安综合得分下降,表明随着对各地绿色发展的重视,成都平原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水平总体上得到提升,但是不可否认,绿色发展质量、效益、速度提升都还不够,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成都都市圈这一核心引擎作用发挥不够,除资阳外,成都、德阳、眉山绿色发展综合得分有所降低,相应在平原城市群中的排名也在下降。尤其是德阳和成都,分别下降5个名次和3个名次,从2012年排名前列变为靠后位置。
三、政策建议
(一)树立一体化理念,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成都平原城市群位于“一带一路”的节点区域,也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岷江、沱江等河流流经成都平原城市群汇入长江。成都平原城市群应加强与川南城市群、川东北城市群、重庆都市圈等其他城市群之间的互动,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总体方针,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打好蓝天保卫、碧水保卫、黑臭水体治理攻坚、长江保护修复攻坚、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治攻坚、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散乱污”企业整治攻坚等战役,促进森林绿化水平持续提升,水质截面全面达标、污水处理效能逐步提高。
(二)优化环境治理体系,推动城市间联防联动
对大气、河流等具有跨地区因素影响的环境因素,要突出联防联控联动。成都平原城市群位于盆地中间,空气扩散条件差,导致平原各市在环境空气质量指标上整体水平不高。因此,推动成都平原城市群绿色发展不能靠哪一个城市“单打独斗”,而是要抱团共治、联防联控,深入推进环境管理规划、执法、监测等机构的联动,大气、水、土壤污染的联治治理,以及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联处、环境经济发展的联合共赢。城市群内各个区(市)县之间建立沟通机制,重点解决相邻的大气污染防治、流域综合治理等突出环境问题,以点促带、以带促面、以面带群,推动成都平原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整体不断提升。
(三)发挥考核导向作用,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是绿色发展的应有之义。成都平原城市群是四川省人口密度大、经济实力强、工业化进程快、城镇化水平高的区域,但从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成都平原城市群大部分城市在R&D经费占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标上的数据与国内发达城市相比偏低,单位GDP能耗、水耗方面的指标数据偏高,这一高一低反映出城市群的整体产业结构还处于中低端水平,因此,要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持续淘汰落后产能,优先发展绿色服务业,改造高污染、高排放产业,推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更加和谐有序。
(四)推动示范引领,提升城市群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以一个或多个城市作为核心城市带动周边城市一体化发展,形成中心城市、节点城市的晶体结构是城市群发展的一般特征。核心城市作为带动城市群发展的关键,理应在绿色发展方面起着示范作用。就成都平原城市群而言,成都作为唯一的核心城市,在绿色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绿色科技等方面具有优势,应将这些优势辐射到城市群内的其他城市,一方面以产业结构升级为导向,推动城市群内的产业优化布局,推动产业绿色化发展以及节能降耗水平;另一方面引领绿色发展风尚和绿色生活导向,率先开展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垃圾分类、厕所革命、废弃物回收利用等工作,带动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绿色协同发展。
【基金项目:成都市委党校2019年度科研项目最终成果(E-2019-7)】
【参考文献】
[1]刘凯,任建兰,穆学英,陈延斌.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绿色化水平测度与空间格局[J].经济问题探索,2017(11):77-83.
[2]袁文华,李建春,刘呈庆,吴美玉.城市绿色发展评价体系及空间效应研究——基于山东省17地市时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7,31(05):19-27.
[3]邓纯纯.基于APH的峨眉山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J].商,2015(30):261-262.
[4]季小江,杜三宝,王冠东.应用min-max标准化分析法测定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以陕西省榆林地区为例[J].经济与管理,2016,30(03):54-56.
[5]方創琳,王振波,马海涛.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规律的理论认知与地理学贡献[J].地理学报,2018,73(04):651-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