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术家于蓝:永不停歇的“江姐”

2020-08-02 10:49许然
廉政瞭望 2020年7期
关键词:江姐儿童

许然

“妈妈走了,现在你的感官不再起作用,你的心独立,赤裸,清明且处于当下,你以前从未经历过,现在经历的一切,这即是佛。”6月27日,著名表演艺术家于蓝去世,享年99岁,其子、导演田壮壮在朋友圈沉痛写道。

作为演员,于蓝塑造的“江姐”形象让人难以忘怀;作为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儿影厂”)首任厂长,于蓝为中国的儿童电影事业开辟了一片天;作为一名时代女性,于蓝身上所集合的战士、演员、知识分子等多面品质早已跨越时光,被不断传承。

“青出于蓝”

“每天我都悄悄用棉被堵上窗子,听中央政府的广播,看到日本装甲车在城里横行无忌,感觉车轮就像碾过自己的胸口一样。”1931年“九一八”事变那年,于蓝刚好10岁。父母带着她从辽宁辗转到北平。

“那时唯一的愿望就是参加抗日。”17岁时,于蓝得知抗日游击队的消息,便离家出走寻找队伍,没想到,刚出城门就被逮住了,被日本宪兵队投入狱中用皮鞭抽打。在家人的打点下,才脱了身。

一条条印满血迹的伤痕并没有改变于蓝的初心。不久后,有着强烈革命念头的她再次离家赶赴延安。临走前,友人将其原名“于佩文”改为“于蓝”,喻意为“青出于蓝”,“永远向前”成了刻在她骨子里的本能。

在延安,喜好文艺的于蓝在学习之余参加各种演出,还成为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实验话剧团的演员,常常下乡为老百姓表演契诃夫的《求婚》、曹禺的《日出》等话剧,有了舞台表演经历。

《烈火中永生》(1965)剧照,于蓝饰江姐,赵丹饰许云峰。

新中国成立后,她被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为追求更精湛的表演,几年后,于蓝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成立的表演干部训练班,师从苏联专家库里涅夫,学习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使演员与角色合二为一。

“使观众在离开剧场后仍然记住这些人物,好像是他们生活中的人物。”通过两年的坚持不懈,于蓝掌握了如何更加艺术性地影响观众,并在所主演的《革命家庭》影片中一举拿下了第二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在影片中,于蓝饰演的女主人公周莲,由普通家庭妇女逐渐成长为坚定革命者。从16岁一直演到老年,于蓝递进式、层次化、富有情感地演出了周莲从亲人离世、身陷囹圄,最后走上革命道路的过程,连周总理看完都连连夸赞“于蓝演了一个好妈妈”。

但在于蓝看来,自己的表演却不够成功。从黑发到白发,从少女到老人,影片对于妆容的要求较高。囿于当时化妆技术的限制,角色形象打造上难以达到要求,这也成了于蓝的一大遗憾,“往脸上贴了好多纸,那些纸又跟动作不协调,老太太那段不是很成功”。

于蓝在北影厂一待就是30多年,她先后主演了《翠岗红旗》《龙须沟》《林家铺子》《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等影片,1962年被文化部推选为“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之一。

被爱戴的“江姐”

提起于藍,人们必会想到江姐。甚至很多人认为,于蓝就是江姐。事实上,“江姐”这个形象是于蓝牵头搬上大银幕的。于蓝将江姐的革命事迹充分挖掘表现出来,增加了人们对江姐的了解,也成就了自己。对此,于蓝时常反思:“我仅仅因为扮演了江姐,就到处享受着人民对她的爱戴,而江姐呢?”

于蓝与江姐的“相遇”,要从1961年冬说起。当时于蓝生病住院,偶然从报纸上读到小说《红岩》。“故事太吸引我了,我忍不住读给同室的病友听,他们也都爱听。”一出院,于蓝就托人拿到了小说完整稿,一口气看完。

恰好此时,朋友找到于蓝,不谋而合地提出将《红岩》拍成电影。一拍即合下,漫长的准备工作开始了。

挖掘史料、还原故事现场、访谈小说作者……为筹备这部电影,于蓝花了一年多时间,到重庆、成都、贵州等地调查、采访,光是整理出来的文字资料就有20万字。“我视这份材料为珍宝,一直藏在家中,因为这些都是用文字记录的鲜血和生命。”

在访谈从“渣滓洞”和“白公馆”生还的共产党人刘德彬时,有一个片段让于蓝印象深刻:当时敌人逃跑前,用机关枪疯狂扫射渣滓洞,大家都争着扑到牢门上,用身体挡子弹,把生还的机会让给战友。当时刘德彬也堵在门口,不幸中弹倒下。等他醒来时,感觉手很温暖,举起来一看,全是战友们的血,还热着。

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真实史诗,深深地触动了于蓝,但剧本的创作却是一波三折。直到1963年的夏天,剧本出到第三稿,还是没法拍。“现在想想,正是因为大家被革命先烈的事迹所感动,每个先烈的故事都不愿丢,结果乱了头绪。”

“为什么不写江姐?江姐的经历多么感人,她有丈夫、有孩子,而丈夫牺牲了,她又被捕了,她的遭遇是感人的……老百姓会关心她的命运的。”在此时,著名文学家夏衍提出建议。不到一周时间,夏衍拿出了文学剧本,电影这才准备好开拍。

1963年深冬,灰蒙蒙的雾都,重庆朝天门码头人头攒动,电影《烈火中永生》在这里正式开机。

在影片《烈火中永生》中,尽管于蓝塑造了“江姐”形象,但她觉得仍有遗憾。在演江姐得知丈夫牺牲的那场戏时,她本该痛哭出来,但是由于当时的思潮“说不能带着眼泪去革命”,于蓝没能把江姐温情的一面展现出来,“眼泪一定是憋不住的,哭出来会更真实”。

除了江姐、周莲,于蓝塑造的经典角色,还包括《翠岗红旗》中的红军家属向五儿、《龙须沟》中的程娘子、《林家铺子》中的张寡妇等。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为了塑造好角色,于蓝总是深入到人民群众中,“群众是我的好友,也是我的老师,给了我创造的依据和创造的活力” 。

电影人的“慈母”

令人没想到的是,《烈火中永生》既是于蓝表演生涯的巅峰,也是她最后一部代表作。

1971年,于蓝在干校劳动时不慎从屋顶跌下,面部留下后遗症,无法再从事表演。不过,于蓝并没向困境低头。十年后,花甲之年的她受命组建儿影厂并担任首任厂长。

“得知这个消息是在六一前夕,刚好是我过60岁生日的时候。按照现在的规定,60岁应该退休了,但党和人民需要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没有半点犹豫。”当时,于蓝刚做完乳腺癌手术,一接到委任通知,就立马投入到紧张筹备中,一干就是20年。

白手起家,谈何容易。成立之初,儿影厂只能设在临时建造的简陋平房里,一些拍摄设备和办公用具都是于蓝向厂家打欠条赊账借来的。为了招兵买马,解决拍片的经费不足和器材短缺,于蓝四处奔走,一刻也不停歇。

渐渐地,儿影厂聚集了一批导演、演员等创作队伍,不仅保持影片制作精良,同时于蓝也在研究儿童电影的发行,推动这些电影进校园,和教育部门联手,做影视教育工作。

在于蓝任厂长期间,儿影厂共拍摄了19部彩色故事片,推动了儿童片成为中国电影重要的组成类型。其中,《四個小伙伴》获1982年第12届吉福尼国际青少年电影节最佳荣誉奖、共和国总统银质奖章;《少年彭德怀》获1986年第6届“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

但于蓝不满足于此。“艺术品要为孩子服务,是要影响他们一生的,所以要努力拍好,而且要把好的影片送到学校让孩子们看到。”1986年,于蓝卸任厂长转而担任艺术顾问,之后致力于推进儿童电影进校园。

“尽管她到了96岁、97岁,都在关心儿童和电影的发展,每一年学会的汇报她都要听取,她对我们的要求很严,一定要我们把工作做好。”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会长侯克明认为,于蓝不仅推动了中国儿童电影的发展,其精神也影响着一代代儿童电影人的成长和前进。

导演李少红也追忆了于蓝这位“慈祥的母亲”,他认为“于蓝是陪伴支持电影人成长的慈祥母亲”。

晚年的于蓝腿脚不太方便,她说她这一生“走了太多的路了”。可以说,无论是在革命的路上,还是事业的路上,于蓝不仅走得艰难、困苦,也走得刚毅、果敢。

猜你喜欢
江姐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红色基因与艺术传承
红色基因与艺术传承
江姐的信使 :一生无悔的选择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歌剧《江姐》的故事(三)
“江姐”大战“鼠小弟”
“江姐”大战“鼠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