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有所嗜

2020-08-01 08:31:44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2020年7期
关键词:苏洵诗书宰相

王荆公性简率,不事修饰奉养,衣服垢污,饮食粗恶,一无有择,自少时则然……及为执政,或言其喜食獐脯者,其夫人闻而疑之,曰:“公平日未尝有择于饮食,何忽独嗜此?”因令问左右执事者曰:“何以知公之嗜獐脯耶?”曰:“每食不顾他物,而獐脯独尽,是以知之。”复问:“食时置獐脯何所?”曰:“在近匕箸处。”夫人曰:“明日姑易他物近匕箸。”既而果食他物尽,而獐脯固在。而后,人知其特以其近故食之,而初非有所嗜也。

宋·朱弁《曲洧旧闻》

□耕斋点评

王安石生性喜欢简单随意,饮食穿戴都不讲究,衣服上有污垢、饮食粗劣,他都从不挑剔,从小就是这样的脾性。待到王安石出任宰相后,有人传言说宰相喜欢吃獐的胸脯肉。王安石的老婆听到后不相信:“先生平时从不挑食,怎么会独独偏爱吃獐脯肉呢?”为此将侍从人员找来问道:“你们是怎么知道先生喜欢吃獐脯肉的?”下人答说:“每次宰相吃饭时,眼睛看都不看桌上其他的菜肴,而只是把獐脯肉吃光了,所以我们知道宰相的嗜好。”夫人又问道:“吃饭时,那獐脯肉是放在哪个位置的?”下人回答:“在靠近大人汤匙和筷子的地方。”夫人说:“明天不妨把别的菜肴换放在他的食具旁。”这样做了后,果然,王安石把换上的食物吃光了,而挪开了的獐脯肉放在那里一筷没动。自此以后,人们才知道,王安石仅仅是因为那碗菜放得近才吃它,并不是对其有独特的嗜好。

也曾有人怀疑王安石这样行事是一种虚伪和做作,并搬出了苏东坡父亲苏洵的名著《辨奸论》作为理论依据。苏洵曾指出,面孔脏了记得洗脸,衣服污垢了知道清洗,这是人的至情本性。如果一个人“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讲白了就是:偏要穿得跟奴仆和俘虏一样破旧,吃猪狗一样的食物,身上蓬头垢面,嘴里却总在讲诗书礼义等大道理,那就是一种背离了人性的行为,这种“不近人情者”,往往就是大伪大奸之人。

为了查验王安石到底是否伪诈,还在王初出道任馆职,在朝廷中从事文字工作时,有一位名叫玉汝的朋友就试着考察了王安石一次。那天,玉汝陪王一起到一所寺庙洗澡。此前,玉汝已事先准备了一套新衣服,吩咐仆人等到王安石沐浴出来时,把王的旧衣烂衫藏好,而将那套新衣递给王穿,看他是不是刻意要装朴素。出乎人们臆想的是,王安石光身出来后,看也没看,就把那套新衣服穿上了,根本没注意人家已把他的衣裳给换过了。

这个故事与“独吃獐脯肉”的轶闻,有异曲同工之妙。证实了王安石并非刻意简朴以欺世盗名的奸伪者,而是一位率真实诚的人。在王安石心中和眼里,根本没有食物好坏、衣服新旧的概念,食只要果腹,衣只需蔽体就行了。他心中有大志,脑中有宏图,一门心思只想着富国强兵的变法大事。尽管因种种原因,王安石的强国梦最终没有实现,但他心口如一、艰苦砥砺、奋发图强的精神,仍然值得后人敬佩。

猜你喜欢
苏洵诗书宰相
苏洵发愤读书
快乐语文(2021年18期)2021-12-22 09:00:28
苏洵焚稿
陈冲 腹有诗书气自华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28
论苏洵的史学成就
腹有诗书气自华
风采童装(2018年1期)2018-04-12 02:05:11
苏老泉大器晚成
宰相断案
十二生肖诗书小品
对联(2013年8期)2013-06-25 10:44:40
读旭宇《诗书杂感》
鸭绿江(2013年11期)2013-03-11 19:42:05
中华宰相村
对联(2011年20期)2011-09-19 06: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