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初心 持续深耕

2020-07-31 09:42孙志云
中国食品 2020年11期
关键词:开店块钱工地

孙志云

喝粥正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早餐首选。日前,支付宝、蚂蚁研究院、饿了么、Mars联合发布的国民早餐当红新趋势显示,“偏爱烟火小店,精打细算,爱喝粥”成为年轻人的早餐日常,其中,以粥为早餐外卖的曼玲粥店上榜95后最爱外卖品牌。知名主持人小S也曾对其赞不绝口,并在微博“表白”曼玲粥:“实在是太好吃了,久久不能忘怀……”

美食总是能够轻易俘获人们的味蕾。曼玲粥沿用了传统手工熬制的方法,确保了粥的品质和口感,也因此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从开出第一家店到如今辐射全国的千余家店,曼玲粥已然成为业内名副其实的知名品牌。

作为曼玲粥品牌的创始人,邓公断已近不惑之年,大家都叫他“老邓”。谈起他的创业经历,可谓是几经波折,而曼玲粥品牌能够在业内立足并逐步发展壮大,除了有他的艰苦奋斗,也离不开他的一份坚持和专注。

白手起家

1999年,邓公断只身来到上海打拼。初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加上文化程度又不高,只有16岁的他做过许多工作。“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崇明的一家印刷厂上班,一个月工资是260块钱。”邓公断回忆到,当时厂里包吃住,但只包中餐和晚餐,每个月拿到工资后,还要拿出200块钱寄回老家,除去吃早饭的钱已所剩无几。

就这样干了两个月,邓公断辞去了印刷厂的工作。此时,他得知许多老乡在上海做水电维修和疏通下水道的工作,对于出生农村的他来说,“这些活的技术含量低,只要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就行。”于是,他选择跟着老乡一起干。

换了新的工作后,邓公断成了一名自由职业者,考虑到要解决吃住的问题,他就没再往家里寄钱。“当时身上还剩仅有的200多块钱,租房子花了80块钱。”邓公断说,余下的钱不仅要省吃俭用,而且刚开始做这一行没有活干,只能用最传统的办法——贴小广告。最苦的时候,一块钱管一天,花一块钱买三个馒头,每顿饭只吃一个,连矿泉水都不舍得买,就喝自来水。

就这样过了大概半个月,才开始慢慢有活干,一次也有30-50块钱的收入。这一干就是三年,因为自己能吃苦,而且服务又好,此时的他在这个行业里已是小有成就,在老乡中间更是首屈一指,回头客越来越多,钱也越赚越多。而真正使他成为这个行业里老乡中间的佼佼者,是从他后来承包酒店的水电工业务开始,“最多的时候,我承包了八十多个。”做到2002年的时候,他每个月的收入已经达到了五六万元。由于业务量越来越大,他还招聘了几名员工,从打工者摇身一变成了一名小老板。

立足工地

当了“老板”的邓公断,有活干,就让工人上,又有了这么高的收入,用他自己的话说“有点飘”,而且沉迷上了打牌,不仅输光了自己的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债。“一周的时间,输了一两百万,这在当时差不多是上海两套房子的钱。”

“赌场”失意,庆幸的是老本行还没丢。但对他而言,仅凭老本行很难扭转困境,除了生活,还要偿还债务,他便开始寻找别的生财门路。想来想去,自己的强项还是在水电工这个领域,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工地上的水电工业务。“那时候只有一个想法,多脏多累都不怕,只要有钱赚。”邓公断说,那时行业内多数是夫妻工,有时候活干不完,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我勤快,又不怕吃亏,而且是亲自冲在前面,哪怕这个活是你的,你歇着我来干都行。”正因为秉着这种心态,他的活每天都被排得满满的。别人干这些活可能是跟在后面“打酱油”,“我是让给我活干的人去‘打酱油。”渐渐的,他得到了圈子里的认可。

2007年时,邓公断手上已经有100多名工人了。由于从事的是体力劳动,工人的饭量也大,“一顿要吃掉三大碗饭,当时一份盒饭的价格是5块钱,有两荤一素,汤还随便喝。”这对于卖盒饭的老板来说,做农民工的生意非但不赚钱,甚至还有可能亏本。久而久之,这些卖盒饭的老板只要一见农民工来吃饭就不怎么待见。这样也不是办法,要尽快解决工人的吃饭问题。于是,邓公断做了个决定,按照每人5块钱的标准,每天凌晨4点起床,自己骑着三轮车去买菜,另外还雇了一个阿姨帮着妻子一起做饭,做好了就往工地上送。

“一天两餐,差不多做了一个月,花同样的钱,工人不仅吃得饱了,而且还比原来吃得好了。”邓公断清楚地记得,隔壁工地的包工头看他们吃得这么“丰盛”,就希望让自己工地上的800多工人过来搭伙,邓公断一番考虑之后答应了他的请求。

吃饭的人多了,邓公断就租了一个30平米大小的门面做成了小饭店,中午就往工地上送盒饭,晚上工人们就在自己的小饭店里吃。做了两个月下来,一算账发现每个月还盈利了一万多块钱,实在算是“意外”的收入。

创立曼玲

2012年,再次小有成就的邓公断在上海已经是有房有车一族。就在这一年,邓公断去医院看望来上海看病的親戚,这一次的经历让他下定决心做粥,并创立了曼玲粥品牌。说起曼玲粥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两层含义,一是邓公断妻子的名字中有“曼玲”两个字,二是上海话有“好吃”之意。

邓公断回忆到,在医院旁边一家卖粥的店铺前,来买粥的人排着长队。“那时粥店开始兴起,一直听人说粥店的生意很好,但没想到会这么火爆。”相比开饭店,粥店不仅生意要好很多,而且开饭店最不可控的是,厨师说不干就不干了。

经过半年时间的考察,邓公断说干就干,第一家店也开在了医院旁边,店面大小只有20多平方米。“一到早上,医院里的病人家属就开始排队买粥,春运是什么样的场面,我当时店里的生意就是什么样。”邓公断用春运的场景形容当时店里的生意。那期间,邓公断每天三点起床,到店里三点半,熬粥需要一个半小时,五点钟一开门,就开始排队,“光卖粥一天就有三四千的流水。”

医院旁边的顾客多数是病人和家属,为了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邓公断利用中午和晚上不忙的时候,就找买粥的顾客聊天。大多数病人适合吃流食,喝粥是肯定没问题的,但是病人家属觉得过于单调,边喝粥边搭配一些其他产品,既能吃得饱,还能吃得丰富。

了解到顾客的需求之后,邓公断就在自己的店里尝试加馒头、春卷、饺子、南瓜饼等诸多小点心。时至今日,邓公断仍感到自豪的一件事是,粥店搭配着卖小点心这一创新,在上海他是第一人。

舍得与坚持

从第一家曼玲粥店诞生,到现在辐射全国的千余家店,回顾其发展历程,邓公断用了“舍得”二字。

邓公断赚钱的消息迅速在亲戚朋友中传开,亲戚朋友们也都纷纷前来投奔他。“想赚钱,那就开店吧。”邓公断对他们说。但是问题又来了,开店所需的投入让他们又开始犯了难。“开店所需的钱我来投,亲戚朋友们负责干,亏了算我的,赚了钱大家分,另外还给他们发工资。”邓公断说,更甚至有些店原本需要三个人的,只要开店的親戚朋友说夫妻两人也可以,他照样给店里发三个人的工资。

曼玲粥能够发展得如此之快,也取决于当年他的这种“舍得”精神。正因如此,到2016年,曼玲粥店已经拥有120家直营店。为了迅速扩大市场,2017年公司又采取区域加盟合作的方式开店,当年开店数就增加到了近300家,2018年又翻了一番。

说起对做“曼玲”的坚持,邓公断举了个例子。在2014年时料理包很火,另一家业内做粥的品牌在做粥时就加了一些料理包,到了2015年,黄焖鸡又特别火爆,该品牌又加了一些黄焖鸡。结果这个品牌的粥店变成了“四不像”,虽然叫粥店,但店里不仅有粥,有黄焖鸡,也有料理包。

这时,邓公断也跟自家粥店的店长探讨,是不是也卖一些别的产品。最后,他还是坚持初心不改——粥店就是卖粥,不允许曼玲粥品牌旗下的门店卖其他产品。因为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不仅显得不专业,而且也影响品牌形象。他还给店长们算了一笔账,如果粥店既卖粥也卖便当的话,在同等的利润情况下,做便当要比做粥花去的时间成本多。

市场瞬息万变,2016年时,冒菜特别火,一些粥店索性直接改成了冒菜店。“那个时候,我跟身边的一个朋友说,在粥店改冒菜店的旁边找个门面,去开一家粥店。”邓公断说,首先这个粥店在这个区域开过一段时间,已经培养了一部分消费群体,再开店的话,就省去了培养消费群体的成本。起初,他的这个朋友还持有怀疑的态度。后来才得知,这家粥店在改成冒菜店之前生意一直很好,后来因为卖粥的同时加了其他产品,生意才变得惨淡。

持续深耕

企业的成功离不开正确的决策,曼玲粥亦是如此。“一开始我自己做供应链,当时拿了50万元做了三个月下来,不但没赚钱,反而赔了。”邓公断不解的是,从采购到销售都是自己亲力亲为,结果却反而亏了。后来,他把供应链交给了业内专业的品牌企业来做,这才发现,一是自己对产品质量的把关不专业,二是在配送过程中对各项损耗的管控等也不专业,这也让他理解了“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一道理。

随着消费升级及市场需求的变化,曼玲粥从堂食转向以外卖为主的线上模式。近年来,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体验,曼玲粥又将消费体验转向了线下,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服务消费者。

餐饮外卖区别于传统餐饮,称之为餐饮的新零售方式。“不是每个品牌都适合做新零售。”对此,邓公断有着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如果品牌不专业,却硬要去做新零售,可能会适得其反。对于传统餐饮而言,消费者可能更注重产品的味道,而新零售则不尽然,不仅要注重味道,还要有“颜值”。“在餐饮新零售行业上,AB包这种半成品料理包可能会加速兴起。”邓公断预测,对于现在的80后和90后来说,这种半成品料理包既能满足他们的成就感,还兼具极强的体验感,譬如在今年新冠疫情期间,大家都待在家里自己做饭,这类料理包就派上了大用场。同时,他还预测,加热式全料理包的市场可能会越来越小,甚至会被淘汰。

“我们所有门店的食材由供应链统一配送,标准化的操作流程确保了每一碗粥的品质和口感。”邓公断一向很注重餐饮的食品安全,每个门店都装有视频监控,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加工过程直至出餐;其供应商也都是国内知名的大型企业,这也确保了食材的安全性;同时,公司还会不定期地安排工作人员到食材供应商的工厂去暗访。邓公断说,“今年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加强对线下门店的监管。”

“未来,曼玲将在粥的领域持续深耕市场。”邓公断说,全国目前大约有10万家粥店,去年餐饮市场达到了4万亿,而粥只有一千多个亿,很显然,粥的市场前景巨大。“曼玲会以粥为主,衍生多个品牌的粥店。”他的愿望是,在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针对消费需求的变化,注重产品的不断更新,最终实现“不管消费者在哪里,都能吃到放心的曼玲粥”。

猜你喜欢
开店块钱工地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波比的小工地
蜘蛛开店
来点草莓
热闹的工地
巴巴熊开店
撑不下去
工地上的女人们
神回复
滴答滴答下雨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