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成林
1939年,赵朴初在上海“慈善联合会”工作时,与志趣相投的一些同事建立了一个抗日救亡组织“益友社”。主要成员有赵朴初、陈巳生、许广平、金芝轩、陈选善、陆高谊、张纪元等。赵朴初担任理事长。这一组织的成员经常聚集在一起以娱乐活动的形式唱救亡歌曲、朗诵该社成员自己写的有关抗日内容的诗歌,以此互相激励不忘国耻。他们还秘密传阅进步书刊,刻印散发抗日传单。这些人有的成为民进的创始人,不少成为早期民进会员。
为了掩护“益友社”的活动,赵朴初请了几位年事已高的社会贤达做名义理事,其中就有上海滩有名的佛教居士关炯之、闻兰亭等。赵朴初对他们非常尊重,开口闭口关炯老、闻兰老 ,于是“益友社”成员们给刚过30岁的他起了个外号,叫“赵朴老”。
晚年的赵朴初德高望重,人们都称其为赵老、赵朴老或朴老,可哪知道他年轻时的外号就叫“赵朴老”呢?
1939年,赵朴初参加宪政运动,为争取民主,同国民党当局进行面对面的斗争,并参加了主要由知名民主人士组成,也有少数国民党人参与的“星二聚餐会”。这一组织的核心人物包括赵朴初、雷洁琼、严景耀、许广平等。他们经常聚会,纵论国事,为抗日救亡奔走呼号。
赵朴初又参加由“星二聚餐会”核心人物组成的“星六聚餐会”。他经常与马叙伦、王绍鏊等人在上海北京西路广和居楼上、八仙桥青年会礼堂聚会,座谈时局,并利用《文汇报》《周报》《民主》等舆论阵地联名发表文章,申明共同的政治主张。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经过14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全国人民沉浸在胜利的欢乐之中。然而,蒋介石在美国政府的帮助下,准备发动内战。
当时大家觉得应该成立一个组织,以组织的名义对外讲话会更有力量。于是,经充分协商决定成立一个“以发扬民主精神,推进中国民主政治之实践为宗旨”的政治组织,定名为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并于1945年12月30日在上海爱麦虞限路中国科学社(今陕西南路235號的黄浦区明复图书馆,2011年以前称卢湾区图书馆)正式宣告成立。其创始人主要有马叙伦、王绍鏊、周建人、许广平、林汉达、徐伯昕、赵朴初、雷洁琼、郑振铎、柯灵等。这些人一部分是马叙伦所联系的从事文化、出版、教育等工作的爱国民主人士,另一部分是王绍鏊所联系的上海工商界和文化界爱国民主人士。他们在敌伪统治下,同中国共产党人一起,坚持抗日救亡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又积极投入反对内战、争取和平,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而民进的成立是他们斗争任务转变的一个标志。
民进成立后,赵朴初立即投入反内战、反独裁、反卖国的爱国民主运动中去:
1946年1月2日,他参加了民进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参与起草《中国民主促进会对于时局的宣言》。宣言中提出了著名的八点政治主张。1946年1月13日,上海各界10000多群众在玉佛寺公祭一二·一昆明惨案中遇难的于再烈士,民进以组织名义参加,常务理事马叙伦、王绍鏊、陈巳生及郑振铎、许广平、林汉达等到会。赵朴初为此次公祭的筹备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2月3日,他出席民进第三次会员大会,被选入经济委员会。为训练培养民主运动干部,由王绍鏊、林汉达等发起,开办民本中学。赵朴初是该校董事之一。他为筹办这所学校付出不少心血。民进理事会经常在该校开会。3月17日,赵朴初参加民进第四次会员大会,这次会议通过了一项重要决议:参与发起组织上海市人民团体联合会。会议还通过了参加自由保障会、修正会章等提案。5月5日,在中共上海地下党的领导和帮助下,民进与上海五十二个团体,在南京路劝工大楼礼堂隆重集会,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正式成立。此后,赵朴初策划并参与了六二三反内战大会和欢送人民代表团赴南京请愿,震惊中外的“下关惨案”暴露出国民党反动派的狰狞面目。1947年2月9日,赵朴初参加了民进第五次会员大会,会后形势更趋恶化,《文汇》《新民》《联合》三家报馆被封。
同年7月4日,国民党政府全然不顾人民愿望,悍然颁布《戡平共匪叛乱总动员令》,从上到下层层成立戡乱委员会。1947年底,民进主要领导人在中共地下党的帮助下秘密安全地转移到香港,而赵朴初留在上海继续战斗。
民进坚决拥护和响应中国共产党在1948年4月30日发布的“五一口号”。其主要领导人先后从上海、香港转入解放区,参加了新政协的各项筹备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1949年6月19日,经总部批准,民进上海分会正式成立,谢仁冰为主任理事,赵朴初为副主任理事。赵朴初在民进上海分会筹建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民进上海分会筹备会及时发表告全市人民书,庆祝解放,号召全市同胞协助解放军和新政府工作。6月1日,民进留沪会员在上海红棉酒家召开解放后第一次会员联欢大会。8月,赵朴初担任第一届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京召开,他当选为全国政协代表。10月3日,当选为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委员。
1950年11月,民进上海分会成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工作委员会”,赵朴初任主任委员。他广泛发动会员写慰问信、募集慰问资金,支援抗美援朝。同月遵照华东军政委员会和上海市军管会决定,出面与美国经济合作总署交涉,将该署所有援华物资接收下来,做救济之用,开始主持临救会工作。
1952年1月,民进上海分会主任理事谢仁冰因病逝世,赵朴初代理主任理事,后担任民进上海市委会第三届理事会主任理事。作为民进上海市地方组织的领导人,他带领会员努力学习共同纲领,积极投身解放初的各项运动,为解放初上海的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赵朴初在上海长期从事慈善事业,为发挥他的才能,周恩来总理亲自调他进京工作。总理告诉他有两项工作可供其选择,一是做民政工作;二是做佛教工作。赵朴初觉得自己对佛教比较熟悉,做起来会得心应手,就选择了佛教工作。
1954年11月,有关部门把北京西单大拐棒胡同一座不大的院落分给赵朴初,夫人陈邦织也从上海调到北京。从此,赵朴初在北京有了自己的住所,有了温馨的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进成为新中国的参政党之一。赵朴初的工作重点虽在宗教事务方面,但民进的重大活动及重要决策他一直参与其中。
1953年,民进中央决定委托赵朴初帮助建立南京分会。他马上与南京市委统战部联系。经过几个月的研究协商,中共南京市委统战部致函赵朴初。信中说:“前嘱协助中国民主促进会物色人选准备在南京筹建组织,经几月来的研究与协商,已初步与胡颜立、司晓南、桂庆和、顾雍和、金光灿等商量同意……兹将他们所填入会申请共五份,送请审核。”8月18日,赵朴初将五人申请呈报民进中央,民进于9月5日签发批文,批准他们入会。赵朴初于9月24日致函中共南京市委统战部,胡颜立等五人成为南京市最早一批民进会员。10月26日,赵朴初同民进上海分会组织处副处长陈邦炎到南京,召集胡颜立等五人在福昌饭店开会,宣布成立民进上海分会南京筹备小组,商定召集人为胡颜立。在赵朴初的指导下民进在南京先后又发展了雷震清等人。特别是发展了金陵女子大学校长、著名教育家吴贻芳女士,在南京市乃至整个江苏省影响都很大。1955年4月,民进南京市分会筹备委员会成立,吴贻芳为筹委会主任委员,胡颜立为副主任委员。为南京和江苏省民进组织的建立,赵朴初倾注了不少心血。至今,南京民进组织的档案中,尚存有赵朴初手写函电50件。
1994年,赵朴初在《贺民主促进会南京委员会成立四十周年》中写道:
北辰星拱,钟山云作。
民主旗开,声教远播。
四十曰强,四十不惑。
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赵朴初先生的政治生涯始终与民进密不可分。他和民进其他领导人长期以来积极建言献策,发挥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