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非遗的情怀

2020-07-31 04:14张春雷
岭南文史 2020年2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广东省

张春雷

2018年8月20日,我在广东省参事决策咨询会上作了《推进粤港澳非遗平台共建共享,提升大湾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专题发言。广东省参事决策咨询会始于2009年,每年举行一次,至2018年,已连续11年举行。每次都是由广东省党政主要领导主持,面对面听取参事馆员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所提的建议。这是省委、省政府广开言路、重贤纳智,落实民主科学决策,发挥参事、馆员智囊作用的重大举措,也是我省参事、文史工作的品牌和亮点。

我为什么选择这一课题呢?首先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自信的底气,也是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文化基石,更是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思想、理念融合的“最大公约数”。在大湾区建设中,很有必要把非遗作为树立文化先行的理念,使粤港澳非遗这一最具岭南特色的文化元素深度参与到湾区建设、国家对外文化交流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同时,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其次是粤港澳三地非遗内容非常丰富,且具有鲜明的岭南特色。截至2018年6月,广东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项,香港有1项;广东有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47项、香港有10项,澳门有8项。广东有省级代表性项目701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32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729人;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4个,省级非遗传承基地143个。广东非遗名列全国第五。香港的非遗代表作名录20项,列入香港清单的项目480项。列入澳门清单的项目15项。三地非遗的传统文化源流和外来文化源流具有同质性,很多非遗项目在内涵和形式上相似,反映了岭南非遗对港澳的影响,也表现了港澳非遗吸收的外来文化对粤的影响。再就是粤港澳三地非遗工作都存在诸多突出问题,急需引起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了解非遗情况,需要的不仅是“情况和问题”,更需要提出有见地的对策和建议。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共建人文湾区”的要求,为让“非遗”在大湾区成为建立感情纽带、感悟文化同源、促进交流合作、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共建共享平台,使这些至今仍沉睡在山区、隐身在民间,而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民族瑰宝,能跟上时代,焕发活力,我提出了六条建议:一是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政府级别的文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非遗”保护传承等文化项目的合作、建设、规划和运作,打造共建共享非遗平台。二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博览园”,使之成为中国非遗传承、保护、发展的示范基地、世界级文化旅游景区、大湾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是加大政府投入,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非遗事业,将有限资金重点用在抢救性项目和选择若干个有产业潜能的项目上,使一批非遗项目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四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确保非遗事业后继有人。引进非遗大师级传承人进院校授课,使未来的非遗传承人群体整体素质大幅提升。五是以融合发展思路,推动非遗在大湾区创造性发展。让非遗项目深度参与到旅游产业之中,把大湾区建成世界级观光、旅游、休闲胜地。六是加强非遗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尽快将省非遗保护中心单独列编,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大湾区非遗工作的开展。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馆)领导高度重视这一课题,组织11位馆员专家参与调研,大家从各自专业角度提出许多宝贵意见。这份建议得到广东省和广州市领导的高度重视。马兴瑞省长在会后很快就亲自主持召开会议,落实了广东非遗展示中心建设用地等问题,并把这个项目作为广东省文化标志性项目。广州市委书记张硕辅等领导也作了批示,广州市的非遗保护条例立法工作加快推进,提上了立法日程。

我是2014年1月被聘为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的。我深深地感到,文史馆承担着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和社会重任,自己应该以专业所长继续为社会奉献光和热。多年来,借助馆员建议 “直通车”的渠道,我陆续写了4份建议:《广东传统工艺美术的现状与产业发展思考》《关于着力打造广东工艺美术“区域特色品牌”的建议》《关于将“中国民间工艺博览园”项目纳入省“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关于举办“中国粤港澳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的建议》。这些建议都得到广东省和广州市多位领导的批示。我还先后四次牵头组织全省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参加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在北京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这个展览是中国工艺美术行业最高规格的公益性大展,在全国影响很大。在广东省文史馆的大力支持下,由我主编的《匠心南粤·广东当代工艺美术精品选》共三集、收录入编了125位非遗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479件的专著公开出版了。这三本画册,是自新中国成立后,首次由省政府部门为传统工艺美术出版的专著,体现了省政府对宣传、弘扬、振兴传统工艺美术的态度和导向。为做好这三本画册的编撰工作,我前后用了3年时间。但我觉得能够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为行业发展做点奉献,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时任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发收藏证书给张春雷先生

我的“非遗”情怀可追溯到1998年。那时,中国还没有“非遗”的提法和概念。那年我调到广东省工艺美术总公司任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当时,正值全省工艺美术企业改制,不少企业被兼并、解体,艺人下岗、失业,传统工艺严重式微等,状况堪忧。2001年我任总经理后,开始积极寻求解决办法。2003年9月,我以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的名义,向时任省委书记张德江、省长黄华华写信,建议省里对传统工艺立法保护,很快得到两位省领导的批示支持。经过努力,2004年12月,广东省颁布《广东省传统工艺保护规定》。2005年,我又向省里申请了1800万元的产业保护资金。从此,全省工艺人的职称评审、大师评审、大师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建立大师工作室、参加深圳文博会等方面都得到相关政策支持,有效落实,全省整个工艺美术行业受到极大鼓舞,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推动了全省传统工艺行业的快速发展。十多年来,广东的工艺美术产值一直占全国同行业约四分之一,成为工艺美术第一大省。

中国的非遗事业始于2005年3月26日《国家级非遗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的颁发,而各省的申报工作从2006年开始。2006年我被聘为省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并担任传统技艺组组长,2016年被聘为副主任委员。至2019年,我参与组织评审通过的省级非遗项目131个,国家级非遗项目15个;省级非遗传承人152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1个。非遗工作是一项伟大的文化工程,是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举措,能参与其中并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是人生的荣幸。同时,自己也学到不少知识,更加感受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也更加热爱非遗工作。

我也是一位手工艺人,从事端砚雕刻制作,多年创作了大量作品。端砚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砚之首,有1300多年历史,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我退休前,因担任行政和行业领导职务,为了避嫌,我的创作全部是利用节假日和工余时间进行,以至于全行业几乎鲜有人知道我也是手艺人。2005年,我在凤凰卫视文化大观园栏目接受著名主持人王鲁湘采访,主讲40多分钟的端砚节目。播出后,同行对我的“专业”水平给予认可,同时对我掌握丰富的端砚知识感到惊奇,其实我那时已具有一定功底的了。退休后我进入全身心的创作,尤其是2014年1月被聘为文史馆员后,由机会受到更多的文化熏陶,创作的作品更注重内涵的提升。我的一些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省文史馆等机构收藏、收购,共有40多件。经有关机构评审获金奖、银奖20多个。2009年被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12年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授予“首届中国石雕艺术大师”称号,当时广东获此称号仅我一人。2017年,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在全国授予20位杰出非遗项目传承人,每人奖励20万元,我是其中之一;2019年7月30日,中华艺文基金会在全国授予10位当代杰出非遗传承人,每人奖励10万元,我也是其中之一,证书内容是:“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端砚制作技艺传承中作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显著成绩”。这些荣誉,虽然离不开个人辛勤劳动的付出,但关键是自己碰上了这个新时代。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重视非遗事业,重视传统工艺振兴,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手工艺人的社会地位,自己才会有从业的荣誉感和创作激情。这是时代的使然。在有生之年,我要用真挚的情怀,努力创作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以不辜负伟大的新时代。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广东省
诗画里的中国 首届京粤港澳青少年儿童诗歌节暨第三届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儿童艺术交流周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所藏清代铁锚的保护与修复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星科学校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粤港澳大湾区:差异就是最大的价值存在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