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特约评论员 张旭东
张旭东 同济大学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博士
中日韩三国如果能够通过进一步提升产业合作,抓住相关机遇,将不仅能有效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冲击,还将为未来经济持续稳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0年5月9日,中国湖北武汉至日本集装箱江海直航航线在武汉新港阳逻码头正式复航
当时间来到2020年的第二季度末,中日韩三国都面临着同样的难题:一方面,虽然新冠肺炎疫情最严峻的时刻似乎已经过去,但不时出现的境外输入病例和小规模的本土社区感染使人们的生产生活难以完全恢复至正常状态;另一方面,疫情对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合作造成了严重冲击,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出现明显的下滑,尤其是支撑就业的中小微企业苦苦支撑,跨境生产链和供应链因疫情反弹压力而难以完全达到复工复产的最佳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中日韩三国亟需进一步加强合作,相互借鉴并继续创新更为科学、高效的病毒检测机制,疏通供应链合作急需破除的障碍,使三方相互之间的商务人员往来和经济贸易合作率先恢复到正常水平,引领东亚经济整体复苏。
根据世界银行近期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将为-5.2%,这一预测相比今年1月下调了7.7个百分点。换言之,世界经济正在面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为严重的衰退威胁。相比之下,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暴发后,2009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率也只是-1.7%。而且,如果新冠肺炎疫情在今年下半年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或者人类无法及时研制出有效的疫苗在全球普及使用,则全球经济还存在进一步下滑的可能。有预测认为,不排除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跌至-8%的可能。2020年的全球贸易增长率也因世界经济的衰退,可能跌至-13.4%,这比半年前的预测值下调了15.3个百分点。
具体到东亚的中日韩三大经济体,中国今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速是几十年来的新低,为-6.8%。虽然二季度以来中国的复工复产加速,但由于全球经济普遍受到疫情严重冲击而处于挣扎状态,中国的增长面临着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近期北京再次小规模暴发的疫情,凸显中国要恢复至疫情暴发前的增长态势,还面临重重挑战。世界银行预测,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速大约为1%,而外需低迷为主要原因。
日本原定于今年夏季举行东京奥运会,这一世界瞩目的重大体育赛事被日本寄予厚望,本应成为刺激经济增长的动力,但如今奥运会不得不推迟,反而将给日本造成很大的损失。世界银行预测,日本今年的经济增速可能为-6.1%,甚至低于2009年的-5.4%。另外,据日本财务省公布的数据,今年4月日本经常项目的盈余同比减少了84.2%,为1985年有可比较数据以来4月的最低值。其中,日本的对外贸易更是出现了9665亿日元的逆差。此外,日本的景气动向指数、家庭消费支出等经济指标也出现大幅下滑,甚至跌至198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对外贸易的韩国,同样面临着非常困难的局面。据韩国央行发布的数据,经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韩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环比下降1.3%,为2008年第四季度(-3.3%)以来的最低水平。另外,今年4月韩国的经常项目收支出现31.2亿美元的逆差,不仅时隔1年后再次出现逆差,且规模创下2011年1月以来的新高。由于新冠疫情冲击全球贸易,韩国对外出口今年4月和5月连续两个月降幅超过20%。从出口对象看,今年5月韩国对中国出口同比减少2.8%,已接近恢复至疫情前的正常水平,但对美国、欧盟和东盟的出口分别同比减少-29.5%、-25%和-30.2%。这也说明,中韩之间的贸易对韩国整体对外贸易乃至韩国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韩国对华出口占其总出口额的比重最高,达25.1%。
在尽可能减少跨境病例输入的情况下加速三方协作推动经济复苏,成为摆在中日韩三国面前的紧迫课题,而东亚在防范疫情反弹压力下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也可为全球经济复苏所借鉴。
东亚的中日韩三国,是比较早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经济体,彼此之间经济合作与人员往来又十分密切,因此如何能平衡好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在尽可能减少跨境病例输入的情况下加速三方协作推动经济复苏,就成为摆在三国面前的紧迫课题;而东亚在防范疫情反弹压力下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也可为全球经济复苏所借鉴。
在疫情暴发的初期,中日韩三国都宣布了限制境外人员进入本国的严格规定。以中国为例,自3月29日起,中国开始执行“一家航空公司一个国家一条航线一周一班”的政策。这使得往返中韩、中日的国际航班急剧减少,很多机票即使价格翻倍也一票难求,再加上各地方政府实施严格的入境管控以及中国临时采取的签证措施,很多韩国或日本在华经营企业的商务人士和技术人员都难以返回中国,更不用提在中国长期生活和学习的韩日两国公民与留学生。与之类似,中国公民前往韩国和日本营商、工作和学习也面临同样的困难。
以中国武汉为例,这里集中了大量的日本汽车制造商,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了众多日本汽车企业的生产销售。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武汉事务所的调查,今年5月下旬,在武汉的日本企业虽已经有超过七成复工,但日方派驻人员尚未返岗的企业超过五成。日方管理人员的缺位也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难以提高,企业面临的许多问题都难以决策。
在疫情防控形势有所好转以后,中韩之间率先尝试建立双方商务人员往来的便捷机制,以促进复工复产。按照中韩之间5月1日起实施的“快捷通道”机制,韩方人员持中国地方政府签发的邀请函、有效赴华签证和健康证明等材料,可以入境中国,并在抵达中国之后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如果检测结果呈阴性只需隔离3天就能直接投入工作。随后,经过中韩双方的协商,自5月末开始,中方适用“快捷通道”的地区从原有的上海、天津、重庆、辽宁、山东、江苏、广东、陕西、四川、安徽10个省市,进一步增加包括浙江、福建、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9省。
对于中韩之间航班紧缺这一问题,双方相关部门也积极展开协调。随着中国民航局宣布对所有来华航班实施奖励和熔断机制,中韩航线的航班有望持续增加。目前,韩国多家航空公司已准备增加往返沈阳、长春、威海等中国城市的航班,适用中韩“快捷通道”的人员范围和对象也将向两国商务人士和技术人员进一步扩大。实际上,中国国内许多有韩国和日本企业投资的城市,都非常欢迎并不断探索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跨境复工复产协作机制,如江苏的一些地市积极支持韩方企业通过包机将员工派往中国,一些地市的主要领导还亲自到机场迎接。
参照中韩之间的成功经验,中日之间的商务往来也呈现出不断复苏的态势。例如,随着日本解除新冠疫情的紧急事态,中方向在湖北省投资的一些日本汽车企业员工发放签证,使数百名日方人员乘坐包机抵达中国。此外,上海、广东等地也逐步向越来越多的日方人士发放签证,促进在华日企复工复产。
中日韩的经济复苏和三边合作还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其中之一便是中国即将在未来5年总投资达到48.6万亿元人民币的“新基建”项目,这将给韩国和日本的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由于疫情肆虐,国际贸易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局面。今年二季度,世界贸易组织的货物贸易晴雨表指数为87.6,创下历史新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预测,二季度全球商品贸易额将比一季度下降26.9%。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加强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协作,在保持一定强度的疫情防控力度的同时,推动三国经贸和人员往来恢复到正常发展水平,提升东亚经济圈内部的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可谓正当其时。
继今年4月中旬召开的“10+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后,6月上旬东盟与中日韩三国共同举行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经贸部长特别视频会议。这次会议由东盟轮值主席国越南主持,东盟十国及中日韩经贸部门负责人、东盟秘书长与会。此次会议上,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向与会各方提出多项建议,其中就包括加强区域贸易投资合作,稳定和提升地区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加强经贸政策协调,指导做好“加强10+3供应链互联互通联合研究”,维持经贸人员往来和物流畅通,为缓解疫情对经济影响、尽快恢复区域经济增长创造有利条件。
此次会议结束后,发表了《东盟与中日韩(10+3)经贸部长关于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影响的联合声明》,表明东亚经济体加强协作以促进经济早日恢复正常增长的信心,并提出各国将在兼顾疫情防控的情况下,努力降低必要的人员往来所受的限制。值得一提的是,各国中小企业的物资供应与人员往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通过政府包机的形式解决部分中小企业的物流难题成为很多国家的政策选择。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入境限制给中小企业带来的政策挑战,还能显著降低运费成本。
中日韩的经济复苏和三边合作还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其中之一便是中国即将在未来5年总投资达到48.6万亿元人民币的“新基建”项目,这将给韩国和日本的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相较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基建”的投资方式、主体和市场开放性等都有所不同,将涵盖5G基站建设、人工智能等七大领域和相关产业链的2.2万个项目。中日韩三国如果能够通过进一步提升产业合作,抓住相关机遇,将不仅能有效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冲击,还将为未来经济持续稳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