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乡贤凝心
——徐州市离退休干部“党建+乡贤”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

2020-07-31 07:28文>>>图>>>
银潮 2020年7期
关键词:宋某乡贤村民

文>>> 图>>>

徐州自古乡贤辈出。据徐州府志记载,徐州各地均建有乡贤祠,共祀乡贤十七位。近代徐州涌现了著名书法家近代乡贤大儒张伯英,中医事业奠基人郭子化,教育家郭影秋,“清史研究第一人”萧一山,画家李可染,地质学家喻继高、张立辰、程大利,音乐家马可等。今天,则出现了以退休后扎根农村开展普法教育、荣获“徐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国“五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等荣誉的丰县梁寨镇老党员王文彬为代表的一批“新乡贤”。他们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在乡民邻里间威望高、口碑好,在文明风气引导、优秀文化传承、社会综合治理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乡村大普法,安民心保治安

1986 年,老党员王文彬从黑龙江退休后,回到阔别40 多年的老家丰县梁寨镇光庄村定居,同时向光庄村党支部报到。支部会上,王文彬介绍自己的人生经验与工作方法,“付出,不要讲回报”这句话渐渐成为整个党支部的工作信条。

1996 年,王文彬被推举为光庄村关心下一代分会主任。他把自己家的四合院奉献了出来,作为办公室、图书室、阅览室、棋牌室,他和老伴晚上就睡在活动室。

2003 年,镇综合治理办公室、镇关工委以王文彬所在村关工分会为试点,创建了法制学校及青少年教育基地。王文彬精心编写了《打击侵害校园犯罪,加强自我防范能力》,并不定期地到学校给中小学生上法制课。

王文彬的“农家书屋”吸引了很多孩子

2004 年秋,光庄村村民宋某找到村党支部书记张言臣诉苦。原来,宋某和儿子之间有一协议,儿子租种宋某的地,每年交给宋某500 元。但多年来,儿子却一分钱都没交过。宋某说:“不给钱,我得告他!”张言臣劝他:“这个官司怎么告都赢,但最好不要告。父子之间最好协商解决。”然而,不久后,这对父子矛盾激化,宋某一气之下起诉了儿子。张言臣知悉此事,马上叫上王文彬等,连夜赶到宋家劝解。王文彬对宋某儿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其意识到这样的行为不仅是不孝顺,而且违反了关于赡养父母的法律规定。儿子醒悟后表示悔改,以后按约定给父亲费用。宋某撤诉。

2014 年,梁寨镇党委着手在各村设立“乡贤工作室”。光庄村成立“乡贤工作室”后,十多位退休教师、老干部自发加入了王文彬的普法队伍。

2018 年中秋节前夕,光庄村西陈楼8 组有两户村民发生邻里地界之争,张言臣在支部会上谈及此事,预备节后调解。王文彬不想影响别的党员过节,悄悄地只身骑车前往西陈楼,意外发生车祸,抢救无效去世。那两户村民深感愧疚,主动化解了矛盾。

王文彬为自己热爱的乡土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

社会大调解,帮民困助和谐

2015 年6 月,贾汪区耿集街道办事处中心广场边上的一处办公楼上,耿集乡贤工作协会举行成立大会,成为全国首家注册的乡贤协会。

2014 年10 月,以耿集街道老干部党支部为基础,同时选拔了辖区13 个行政村92个自然村165 位口碑良好、热心乡村公共事务的乡贤人员,成立耿集乡贤工作室及乡贤党支部,制定徽章、工作证、工作服,专职从事乡村矛盾纠纷调解工作。

耿集乡贤工作室“用老百姓的‘法儿’平老百姓的‘事儿’”

乡贤工作协会会长耿德堂是乡贤工作室的核心成员,今年69 岁,曾做过10 多年的村委干部,熟悉乡村事务,热心服务村民,说话办事公道在理。乡贤工作室成立后,经他主持调解的经典案例不胜枚举。2016 年2 月,邳州八义集镇耿某在耿集建筑工地打工意外坠楼重伤致残,被房产老板送到医院治疗一个月,就给送回老家,得不到赔偿,也无协议。因看病,耿某已经花光家里的钱,生活十分困难。耿某妻子拉着耿某多次到工地要求赔偿无果,两人便到了办事处寻求帮助。耿集办事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李洪信和耿德堂得知后,将夫妻俩请到乡贤工作室,了解情况后,立即到工地找房产老板协商,但未得到理会。耿德堂急中生智,在外面拉着老板大声说:“你们大家看看,老板就是这么对待你们的,受伤了也不给赔偿,伤者现在连饭都吃不上了,你们给他干活,万一受伤怎么办?”越来越多的工友聚集过来,群情激奋。老板怕引起众怒,当即表示愿意赔偿。随后,乡贤们请来司法所同志起草并交两方签订了赔偿协议。就这样,一个上午把夫妇俩几个月来的难题解决了。

耿集乡贤工作室调解较多的是家庭矛盾、邻里矛盾、宅基地纠纷以及经济纠纷,这些矛盾纠纷因历史、家庭原因以及陈规陋俗等,调解起来困难重重。于是,一次不成,两次;两次不成,三次……耿集村一李姓青年因为女方家长索要过重彩礼而迟迟不能和心爱的女孩走进婚姻殿堂,李洪信、耿德堂锲而不舍地调解,使此事得到圆满解决。李洪信说起这事时特别高兴:“通过我们的调解,不仅促成了一桩幸福的婚姻,也倡导了移风易俗的新风尚。群众的难题得到解决,我们吃饭、睡觉都觉得香甜。”

耿集乡贤工作室成立以来,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876 例,成功调解1700 例,调解成功率达90%,其中为农民工成功追回工资216 万元。

耿集乡贤在了解民情

红白大理事,润民风除陋习

在农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婚丧嫁娶等铺张浪费、人情攀比之风愈演愈烈,给份子钱也是不小的一笔开支。移风易俗,不是一件容易事。丰县中阳里街道古丰社区党委书记穆敬友告诉记者:“破除陈规陋习,老党员、老干部发挥了很大作用。他们威望高,说话老百姓爱听。”

2017 年5 月,古丰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通过民主推荐和组织考察,推举出有德行、有声望的100 名老党员、老干部和乡贤能人,成立乡贤红白理事会,以乡贤理事“新常态”破解丧葬陋习“老大难”。

理事会起草制定的《乡贤理事会章程》和《丧葬管理村规民约》规定,每个村民小组组长是第一责任人,办理丧事实行“五个一律”,即一律不准大破孝、一律不准扎纸罩、一律不准用大棺材、一律不准用喇叭、一律不准前请后酬,并对设宴桌数、标准等做了规定,从源头上杜绝攀比浪费之风。

规章制度有了,如何实施?理事会按照居住地分成13 个乡贤理事小组,每组6 人左右,划片服务社区13 个村民小组。平时,小组成员常到居民家中坐坐,唠唠家常,“零距离”宣传孝亲敬老、厚养薄葬新风尚。村民家中办理丧葬时,划片乡贤主动靠前服务,帮助处理各类事务,为村民解除后顾之忧。根据乡贤们的建议,古丰社区党委采购了电子礼炮、音响和便民服务车,安排专人为社区居民办理红白事情提供无偿服务。

据统计,乡贤红白理事会为每户节约1.5 万至2.5 万元。穆敬友算了一笔账:13个村民小组中,每年去世老人约65 名,按每户节省2 万元计算,每年节约130 万元。更重要的是,经过乡贤红白理事会近三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厚养薄葬、孝敬老人在古丰社区已经蔚然成风,社风民风变得越来越美。

丰县中阳里街道古丰社区红白理事会的乡贤们

文化大宣传,聚民心促振兴

丁乐群,人如其名,一辈子以服务群众为乐。退休前,他担任邳州市陈楼镇成人教育中心校长,教书育人;退休后担任陈楼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老龄协会会长、乡贤文艺宣传队队长,致力于开展乡村文艺宣传活动,以文化人。

最初,丁乐群和支部、老龄协会一班人想把镇驻地大孙村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利用起来,让村民特别是老年人有个休闲娱乐的去处。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他们设立了党支部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图书室、棋牌室、书画室、阅览室等12 个活动室,还精心挖掘陈楼人文资源,打造乡贤文化展室,传承陈楼乡贤文化;后来又相继建成文化广场、文化长廊、百姓大舞台等场所,面积超过2000 平方米,每天吸引着两三百名村民来到这里活动。丁乐群和支部老党员每天排班坐镇,忙前忙后。

2018 年夏天,陈楼镇乡贤文艺宣传队应运而生,30 多名固定队员中,老党员占了多数,年龄最大的82 岁。丁乐群承担起队长职责,同时还是“总导演总指挥”,带领大家自编、自排、自演文艺节目。节目中还有传承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舞金狮、推花车、跑旱船、踩高跷、落子舞等民俗节目。宣传队成立以来,共演出40 多场,惠及群众2 万多人次。2019 年春节期间,宣传队连续演出15 场,跑遍了陈楼镇的每一个村庄。

2020 年春节前,宣传队又早早排练了13 个节目,但演出计划被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丁乐群和几位70 多岁的老人在孙辈们的帮助下,创作录制了12 分钟的顺口溜《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等小视频,上传到党支部、宣传队等多个微信群,助力抗疫。

谈起以后的打算,73 岁的丁乐群踌躇满志:“要活到老学到老。一是要提高节目的艺术性,让百姓更加爱看;二是要学会用智能手机,借现代化手段传播我们的节目。”……

徐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离退休干部工委书记朱云燕告诉记者:“离退休干部党员长期接受党的教育,具有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还有参与当地公益事业的时间优势和满腔热情,符合群众心目中对乡贤的定位。市委老干部局顺势而为,通过党建引领,组织以离退休干部为主体的新乡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传承乡村文明、完善乡村治理,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

陈楼镇乡贤文艺宣传队进行抗击疫情宣传工作

目前,徐州市已成立100 个有规模、有特色、有成效的“党建+乡贤”志愿服务分队,活跃在彭城大地上。

猜你喜欢
宋某乡贤村民
西瓜种植让村民过上“甜蜜”日子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蜀”润乡贤,“陶”享美好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女子发文“不希望大连疫情停止”被行拘
“支部+”乡贤护航乡村治理
乡贤文化丛书(套装,共10册)
你瞅啥!
自己的物品被国家征用损毁,能要求赔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