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栽培关键技术及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

2020-07-30 07:22杨波涛
种子科技 2020年12期
关键词:管理措施小麦栽培技术

杨波涛

摘   要:随着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小麦的产值随之增大,农民的经济收益也得到了有效提升。通过分析小麦的作用,从种植地、种子选择、种植时间、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收获等方面探究了小麦高产栽培的技术要点,总结并提出提高小麦种植效益的3种策略。

关键词:小麦;栽培技术;管理措施

小麦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之一,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经过多年发展,目前的小麦作物已经具备年产值高、平均产值稳定、生存能力强、品种类型多、用途广泛等多种优势。通过深入分析小麦栽培的关键技术,为提升小麦种植收益提供参考。

1   小麦的作用

小麦是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富含脂肪、蛋白质、钙、钾等多种营养成分。未成熟的浮小麦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有益气、除热的功效,能够治疗失眠、精神抑郁、心神不宁等疾病。将麦片作为早餐能提高饱腹感、调节肠胃问题,达到减肥的效果。小麦还具有一定的观赏效用,可以作为切花加入花束中提高装饰性。

2   小麦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2.1   地块选择

小麦种植园应选择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阳光充足、地势平坦开阔,同时便于进行栽培和养护的地方,选择pH值为6.5~7.5、土质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地,活土层应达到30~45 cm,处于松而不散的状态。由于小麦种植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因此还应选择水量充足、便于灌溉的地方。

2.2   种子选择

必须选择信誉好、口碑佳、有生产许可证的正规商家购买种子,购买时还应签订购苗合同,并要求商家提供病毒检测报告,在实地考察后选取果实硕大、颗粒饱满、表面没有病虫侵害的种子。同时,还要选择适宜当地种植周期的、高产潜力大、耐密紧凑、大穗型的中晚熟品种,以提高种子抵抗病虫害的能力,提升小麦的总体产值。

2.3   整地和播种

种植前先进行整地工作,深翻30 cm,去除田间的土块并将田地填平,之后施入一定量充分搅拌的肥料,以促进土壤吸收、增加土壤活力。冬小麦的种植时间一般在9—10月份,春小麦的种植时间一般在春节后。小麦种植共有3种方式,即条播、撒播以及穴播[1]。使用较普遍的是条播播种,播种时要确保种子分布均匀并平衡土层的深浅度,以保证幼苗的整齐有序;在面积较大的农村田间适宜采用撒播的方式,将种子均匀地撒到田中即可;穴播是较为细致的种植方式,在田地中每隔30 cm挖1个小穴,将小麦种子放入穴中进行种植。

2.3.1   田间管理

①在小麦出苗阶段应施尿素10~12 kg/667 m2,以保证其养分充足;在小麦孕穗阶段则应施入尿素5~6 kg/667 m2,以增加果穗的营养。②进行化学除草时,可以将苯磺隆与水按照1∶30的配比进行喷洒,注意选择天气晴朗、温度较高、没有风雨的天气进行。③在越冬时期要进行压麦,以促进根茎粗壮,防止出现倒压现象。④在小麦抽穗成熟期需水量较大,应进行合理的灌溉,同时还要进行清沟排渍、做好排水,并追加叶面肥,以提高小麦的产量。

2.3.2   病虫防害

小麦常见的病害有小麦白粉病、小麦锈病和叶枯病3种。①小麦白粉病:在发病初期叶片上会生出许多白点,后期不断变黑。应及时喷洒嘧菌酯、醚菌酯,做好预防。②小麦锈病:是一种气传病害,会生成许多红斑,发病时应及时喷洒戊唑醇。③叶枯病:是一种高温低湿病害,种植时应注重合理浇灌,并做好排水工作。

小麦常见的虫害有小麦蚜虫、吸浆虫和麦蜘蛛3种。①小麦蚜虫:主要在小麦茎叶处吸取汁水,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可以通过播撒药物或利用天敌的方式进行治理。②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害虫,幼虫会潜伏在麦粒中吸取汁水,造成空壳现象,应把握好喷药时间,从根本上杜绝虫害。③麦蜘蛛:会造成小麦营养不良甚至干枯死亡,可以通过去除杂草和适时灌溉的方式进行防治。

2.3.3   适时收获

收获前要做好田间调查工作,记录各区块小麦的成熟度、秸秆倒伏程度、现存的种植密度和行距、小麦果穗的下垂距离、最低结穗高度等情况,提前制定收割计划。小麦宜适时晚收,以充分发挥小麦的后熟作用,提高其总体产值。在完成机器采收后,还应对被收割机推倒的小麦秸秆和遗漏的小麦进行人工采收,避免浪费。收割后要及时进行果穗脱壳和晾晒,避免发潮。晒干后放置于通风的地方进行保存,并注意防虫、防霉。

3   提高小麦种植效益的措施

3.1   提升小麦的单位产量

要想提高小麦的种植效益,必须提升小麦的单位产量。首先,应选择栽培产量高、质量好的小麦品种,提高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降低环境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其次,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栽培模式,充分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种植经验,不断改进小麦的种植技术,提高小麦单位面积的产值。最后,还要注重优化土壤的营养成分,提高土壤的肥力,为小麦的高产打好基础。

3.2   培育新品种

要想提高小麦种植效益,还应积极培育新的小麦品种,小麦种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小麦的总产量,虽然优质小麦种子的价格偏高,但仍拥有较高的市场优势。优良种子生产的小麦具有角质光亮、产量高、适应性广的特点,平均产量可达630 kg/667 m2左右[2]。如中麥875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育的小麦新品种,具有抗寒、抗干的优势。种植表现为颗粒饱满、商品性好、粉质优良且产量极高,可以应用于面包和糕点的加工制作,能够达到出口标准,是品质优良的小麦新品种之一。

3.3   推动规模化播种

实施规模化播种是提高小麦种植效益的有效方式,在遵循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农作物的种植规模,可以有效提高其产值。一方面,要不断整合种植小麦的产业链,完善产业结构,推动小麦的规模化播种水平,逐步占据市场优势;另一方面,还应加大对农业工作者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的再教育,促进小麦种植的专业化和合理化,从而提高小麦产值,提升我国农业产业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 1 ] 杨书志.优质高产小麦栽培技术的运用探究[J].农家参谋,2020(8):62.

[ 2 ] 霍学立.农业栽培技术对小麦品质影响的分析[J].农家参谋,2020(7):52.

猜你喜欢
管理措施小麦栽培技术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