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出贫困孩子的新天地

2020-07-30 13:55
华声文萃 2020年7期
关键词:歌舞团芭蕾芭蕾舞

对于生活在海南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来说,芭蕾舞是只在电视里看过听过的存在,像是天边遥不可及的梦想。许多人没有想到,芭蕾舞会成为他们之中一些人改变命运的可靠途径。

来自山里乡下的舞蹈苗子

两条平行线开始交集,缘于一所学校的诞生。海南省歌舞团附属芭蕾舞蹈学校成立于2009年,致力于培养本土芭蕾舞演员,组建一支属于海南的芭蕾舞团队。创立之初,学校就将目光投向海南贫困家庭的孩子,特别是黎族、苗族的孩子。

“他们的身材优势明显,很多天生就具备芭蕾舞演员‘三长一小——腿长、胳膊长、脖子长、头小的标准。”该校副校长刘幸介绍,学校派出的招生团队深入各个市县、乡镇、村庄,寻找一个又一个“好苗子”。

一批批精挑细选的孩子被选进了海南歷史上第一座专修芭蕾艺术的学校。“这些孩子中不乏家庭贫困的,学校给他们免学费或只收少量学费。”许多人做出选择的原因很现实:学校学费低,可以给家里减少负担,毕业后可以留在海南省歌舞团工作,就业有保障。

舞蹈让贫困孩子

有了更精彩的可能

海南省歌舞团附属芭蕾舞蹈学校位于海口市蓝天路,学校不大。在老旧的舞蹈教室里,学校各个年级的师生在挥汗如雨地上课。与许多五六岁就开始学习舞蹈的孩子不同,海南省歌舞团附属芭蕾舞蹈学校的新生大多已经十二三岁,这种年龄开始练习软功,要比幼龄学员付出更艰苦的努力。

11岁的赵小慧正在老师吴明珊的帮助下练习压腿,尽管疼得眼泪直流,她还是咬紧舞蹈服的领口,坚持完成训练。“像着了火一样。”下课后,赵小慧如此描述双腿的疼痛,“但再苦也要坚持,要像姐姐一样!”11年前,作为该校的第一届学生,赵小慧的姐姐赵小蕾也曾经在这间教室吃过一样的苦,而如今,这位黎族姑娘已经是北京舞蹈学院的本科大一学生,成为父母眼中的骄傲,也成为妹妹心目中的榜样。

为了一个优美的姿势,不仅要直面疼痛,还要日复一日地重复枯燥的训练。身上的伤痕是家常便饭,用煎熬和汗水才能换来一次次成长和蜕变。支撑着孩子们的是改变命运的梦想。

用勤奋浇灌梦想之花

11年来,一批批天赋和勤奋兼具的孩子用汗水浇开了一朵朵梦想之花,而海南省歌舞团附属芭蕾舞蹈学校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海南芭蕾舞摇篮”。

而学校培养出的数百名毕业生也舞出了精彩人生。刘幸介绍,学校为海南省专业文艺院团、各市县专业院团以及各大专业培训机构培养基础型舞蹈表演人才,一些学生在毕业后选择继续升学,考入了北京舞蹈学院等全国知名艺术院校,该校学生的升学率、就业率百分之百。他们的人生,延伸向美丽的未来。

梦想、坚持、付出,这是芭蕾舞教会给孩子们的事。来自三亚一个贫困家庭的少年高东觉总是利用休息时间练舞,他说最感动的事情就是在舞台上跳舞给父母看,谈及未来的梦想,他说:“当主演,跳独舞。”在每一个挥汗如雨的日子里,他都看到梦想在闪闪发光。

(72~74页稿件综合《中国青年报》《新华每日电讯》等)

猜你喜欢
歌舞团芭蕾芭蕾舞
海滩芭蕾
春天的芭蕾
家中的芭蕾舞学院: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发展史研究
跳芭蕾舞
不论何处,芭蕾跳起来
俄要重建红旗歌舞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