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玉 廖贵新 陈元超 李素芹 余昌清 陈磊
摘要 研究油菜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水稻上采用秸秆+腐熟剂+配方肥可改善水稻的株高、穗长等农艺性状,产量也有一定的提高,较不施腐熟剂的处理增产1 015.5 kg/hm2,增幅14.73%;较单一施用配方肥的处理增产1 085.2 kg/hm2,增幅15.90%。
关键词 水稻;秸秆还田;产量;经济性状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4-0018-01
有机肥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肥源,在培肥地力、减少化学肥料投入、搞好耕地地力建设、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2]。秸秆腐熟剂能使秸秆等有机废弃物快速腐熟,使秸秆中所含的有机质及磷、钾等元素成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并产生大量有益微生物,刺激作物生产,提高土壤有机质,增强植物抗逆性,减少化肥施用量,改善作物品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禁止焚烧、推广秸秆还田已成为宜都市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秸秆还田后如何加速腐烂、对下季作物产量有何影响是技术推广部门待研究的课题。为了摸索秸秆还田技术、评价秸秆腐熟剂的应用效果,为大面积推广提供实用技术依据,笔者于2018年结合宜都市耕作习惯,在枝城镇泉水河村开展了秸秆还田腐熟技术试验示范。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安排在宜都市枝城镇泉水河村2组某农户责任田进行,试验田面积1 120 m2,前茬油菜,土壤类型为黄棕壤,中等肥力水平,试验田地势平坦,排灌方便。
1.2 试验材料
供试秸秆为当季收获的油菜秸秆;供试作物为中稻,品种为沪优9803;供试秸秆腐熟剂为谷霖牌秸秆腐熟剂产品。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无秸秆+配方肥(A)、秸秆+腐熟剂+配方肥(B)、秸秆+配方肥(C)。不设重复,顺序排列,小区面积373 m2。统一用油菜秸秆和荚壳各3 000 kg/hm2(共计6 000 kg/hm2),折合小区用量224 kg;腐熟剂用量为60 kg/hm2,折合小区用量2.24 kg。
1.4 田管措施
5月8日水稻软盘育秧,5月18日油菜机械收割,5月22日试验田翻耕整地,划分处理小区。小区间泥埂隔开,埂高30 cm,埂上覆薄膜,各小区单独灌水施肥,防止串水串肥。按各处理小区施入配方肥、粉碎后的油菜秸秆及荚谷壳、秸秆腐熟剂,让其自然腐熟。5月29日人工抛秧,6月5日追返青肥,6月15日追施分蘖肥、施用抛秧除草剂,6月27日追施穗肥。整个生育期每个小区肥料施用量分别为纯N 210 kg/hm2、P2O5 60 kg/hm2、K2O 60 kg/hm2,折合每小区用量尿素13.4 kg(底肥9.7 kg、追肥3.7 kg)、過磷酸钙19 kg、氯化钾3.7 kg。病虫害防治按照习惯防治办法在大田期间共用4次药,重点防治二代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根据病、虫发生情况,掌握防治指标,确定防治适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防治三(四)代稻飞虱、稻瘟病等,虫害重点防治螟虫和稻飞虱[3-4]。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长势
从表1可以看出,田间叶片颜色变化,根据肉眼观察,抛秧20 d内,处理B叶片颜色较深绿,处理A和处理C叶片颜色较淡,后期叶片颜色无明显差异。说明施用秸秆腐熟剂能促进水稻生长。
2.2 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
从表2可以看出,田间产量水平以处理B最高,单产7 910.9 kg/hm2,比处理A增收1 085.2 kg/hm2,增幅15.90%;比处理C增收1 015.5 kg/hm2,增幅14.73%。在田间经济性状方面,使用秸秆还田和秸秆腐熟剂也成正相关的表现。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配套使用腐熟剂,能有效促进秸秆快速腐解,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达到培肥土壤、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是一项经济有效、操作简单、易于推广的综合农业应用措施,适宜广泛应用[5-6]。
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应用于茬口较长的作物,给秸秆腐熟留下一定时间;二是适用于机械收割和机械秸秆粉碎一体的大型收割机,边收割边粉碎边翻耕。
4 参考文献
[1] 王明生.秸秆腐熟剂对水稻秸秆还田应用效果的影响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4,55(10):6-8.
[2] 刘秋萍.秸秆腐熟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8(19):12-13.
[3] 王蓉,倪丹.4种秸秆腐熟剂对水稻产量影响的比较试验[J].天津农业科学,2015,21(10):106-109.
[4] 林玉萍,聂录,闫大明.秸秆腐熟剂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化农业,2017(2):28-30.
[5] 王陈芹,杨帆.秸秆腐熟还田化肥减量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农技服务,2015,32(12):120-122.
[6] 王晓燕,翟瑞常.秸秆腐熟剂对水稻秸秆分解率及产量的影响[J].现代化农业,2014(5):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