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习作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新课改的实施,对小学语文习作指导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就是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根据目前的习作指导情况来看,并不乐观,存在如教师在习作指导教学中偏离了教学实际,点评的方式缺乏一定的指导性,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等一系列问题。对此,教师需要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写作的质量和效率,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质的提升,也为小学生今后的语文习作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六年级;语文习作;策略
按照当前的情况来看,在我国小学六年级的习作指导教学中,教师并未重视学生的内心想法,一味采取“填鸭式”“满堂灌”等教学方式,学生觉得习作学习具有一定的压力与难度,从而产生抵触情绪[1]。从习作教学本身来看,习作教学可以很好地反映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他们的语文思维能力。所以,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习作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让学生不再害怕习作,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文章,而不是“嫁接式”作文。
一、语文习作指导的现状
1.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小学语文习作指导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写作能力。但根据目前的习作指导情况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旧是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在课堂中只是一味地讲解知识和让学生模仿训练。在讲解完写作的方式与技巧后,教师便给学生指定写作的模式,导致学生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无法进行拓展,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学生写作的效率与质量也难以获得提高。
2.习作指导未结合生活实际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习作指导时都是根据教材内容的规定进行讲解的。同时,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任务、指导方式都是一模一样的,加上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在教学时很少会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进行习作练习,从而导致学生偏离了生活实际,写出来的作文内容空洞,缺乏感情,毫无吸引力。
3.习作点评缺乏指导性
习作点评在习作指导中的作用还是比较大的,但大多数语文教师对习作的点评并不重视。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教师点评的都是那些优秀的作文。在习作点评课上,教师一般是对优秀作文中优秀的地方进行简单的解说,或者将学生的作文进行分类,再从中选择几篇比较典型的作文进行点评。这样会造成学生在教师点评结束后,依然不知道该如何修改自己的文章,对教师的点评也是一知半解。
4.习作的点评不恰当
大多数教师给学生的作文评语是“全文用词比较通顺”“文章具有真情实感”等,这些评语对学生提高习作水平并不能起到任何的实际作用。另外,教师在给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时,并没有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去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而是通常都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去要求学生。也正是因为这些不恰当的评语或点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违背了新课改对小学六年级学生习作的教学要求。
5.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要想写出优秀的作文,就必须有丰富的词汇储备。但根据现在的习作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的字词、成语、句子等都严重缺乏,从而导致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难以准确表达心中所想或无从下手。
二、新课改下小学六年级语文习作指导的具体策略
1.结合自然,感受真实
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进行习作指导时会让学生去积累、抄写一些优美的词句,并让学生将之融入习作中。虽然这也算是一种习作的指导方法,但长此以往学生会习惯性地借助他人的词句,這样会导致学生写出来的文章缺乏自己的想法和真情实感,质量也会大打折扣,内容也会非常空洞。根据这一情况,教师可带领学生去大自然中感受真实存在的景物,将看到的景物以及自己的感受以写作的方式记录下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写出来的文章可能不会特别吸引人,但却充满了学生的真实感受,具有一定的真实性。所以,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前可以带领学生去校外看看风景,并在学生观看风景的过程中与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若是没有时间组织学生观景,教师便可提前给学生布置接触自然的习作任务,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观察到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例如,教师在教学描写景物的文章时,便可采取上述方式,带学生走向大自然,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观察大自然的美景。如定点观察法,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固定的地方,变换多个角度、方向对景物进行观察,然后再让学生将自己所看到的景物进行详细的记录,这种定点观察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将景物描写得更加详细,同时具有独特的魅力。再如移步换景法,教师让学生进入大自然中,以走动的方式来观察远近不同距离的景物,从多个视角观察同一个景物,进而将其描写下来。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进行描写,如用眼睛去看大自然的景色,用耳朵去听大自然的声音,用鼻子去闻大自然的味道,利用这样的方式写出来的文章更具有真情实感。其实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去观察和写作,只要是自己经历、看到和感受到的,都可以写出好文章。
2.结合生活,积累素材
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不同的事情、不一样的故事,生活每天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更新。这样看来,生活不就是一个隐藏的习作素材库吗?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普遍偏小,写作水平并不高。所以在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习作指导。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习作指导教学,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的作文才能更好地将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出来。当然,要想让学生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很好地表达出来,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认真体会生活中的一些人与事[2]。另外,教师还需要传授学生一些写作方面的技巧,让学生能够写出与生活实际相符合的文章。
例如,在进行《让生活更美好》这篇作文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让学生寻找生活中有用的素材,如校园中的某一处景物,家庭中发生的事情,社会的点点滴滴,四季的变化等,这些都可以运用到写作中去。教师在引导学生搜集素材时,要告诉学生不能只用眼睛去观察,还需要用心去体会,这样才能在作文中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另外,教师要告诉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最好选择自己比较有感受且熟悉的生活场景进行写作,将自己所看到的、经历的事情写下来,从而写出一篇好作文。
3.结合教材,深入拓展
杜甫曾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要想有效地指导学生写出好作文,便需要拓展学生的阅读训练。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要想给学生较好的写作指导,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开展拓展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能力。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非常多的优秀课文,这些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那么,如何结合教材指导学生写作呢?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跟学生一起探索教材中的写作方式,进行仿写、续写、缩写等。同时,挑选一些与课文内容相近的课外阅读资料进行对比阅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自然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
4.结合其他学科,丰富写作形式
将各学科相融合,具体来说便是将美术、体育、音乐、科学、劳技等学科与习作教学结合起来,从而丰富习作练习的内容,让学生将不同学科中的学习经历用笔记录下来。如学生在美术课上学会了画山水画,教师便可让学生将自己画画的过程、困难和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学生在劳技课上知道了怎么样去缝书包、钉扣子,教师便可让学生将自己跟着教师学习的过程以及缝好之后的心情写下来;学生在音乐课上学会了一首歌曲,教师便可让学生将歌曲的曲调,自己唱出来的感觉等描写出来;还有体育课上,学生为之付出的汗水、时间等,教师便可让学生以写作的形式记录下来[3]。
5.完善鼓励机制
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指出学生的问题,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给予相应的鼓励和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意识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但在实际的小学语文作文评价中,基本上都是教师一人进行评价,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取教师的点评。这种方式对于学生而言,是不公平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最后再由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这样能够让学生有参与感,从而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另外,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评价过程中不能只是批评,还需要有适当的鼓励,说话需要有艺术,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也才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鼓励的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喜欢表达的写作习惯。
结 语
从小学六年级学生写作的情况来看,内容空洞、缺乏写作技巧、词汇量匮乏等都是他们无法提高写作质量的主要原因。所以,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需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创新指导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让他们不再抵触写作,甚至喜欢上写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写作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段盛玉.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指导方法策略探究[J].华夏教师,2019(18):31.
[2]刘凤英,于 欣. 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6):105-108.
[3]李 燕.“化”教无形,步步精心——评吴勇老师执教的习作指导课“我的动物朋友”[J].语文教学通讯,2017(36):41-42.
作者简介:玉桂夫(1972— ),男,壮族,广西河池人,一級教师,本科,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