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导写:人在旅途

2020-07-30 13:57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0年25期
关键词:人在旅途秦岭风景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让心灵去旅行!失去的,我们不妨让其失去,因为它可让我们少些惆怅;得到的,我们不妨少些满足,因为它可让我们多些清醒。有人说,人生就是一次充满未知的旅行,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人在途中,心随景动,从起点,到尽头,也许快乐,也许孤独,但只要勇敢前行,自会有指引。我们只需有多远,走多远,把足迹连成生命线。

有的旅行是为了拓宽眼界,浏览风景名胜。有的旅行是为了体验生活,感悟人生;有的旅行是为了寻找逝去的年华,重温青春的惆怅;而有的旅行是释放负面情绪,换个心情,轻装上阵。

请以“人在旅途”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这个话题里的“旅途”,可以是游览自然风光,欣赏文物古迹,也可以是文学旅行、心灵旅行、生命旅行、梦想之旅,等等。写作本话题,考生可以运用发散思维构思法来打开思路,可以发散思维,迁移话题,写“脚下的路”“生命之旅”“跨越之旅”等。据此,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构思:

角度一:寻访中华古迹。寻访山水古迹,心中就多了一分豪迈。寻访一座座古代留下来的建筑物,让我们仿佛听到了一个个古老中华大地的动人传说,让我们心中顿生无限热爱。历史文化如一幅幅画卷,不仅带给我们历史的梦想,还带给我们赞叹、自豪、激励……

角度二:游览世界景观。放眼世界,不同的人文风情让我们多了一份浪漫,多了一份情怀。不同的美景是各地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的缩影。游览风景,我们会感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不同风情。

角度三:走近自然。大自然不仅养育着我们,也给我们带来心灵的休憩。走近自然,我们会有诸多启示;走近自然,我们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休憩之所。

角度四:理想之旅。理想之旅,让我们的心中多一份灿烂与豪迈;理想之旅,让我们纯洁的心灵充满幸福与浪漫。

角度五:情感之旅。人在旅途,我们会被沿途的美景陶醉;人在旅途,我们会思绪万千。人生有失落、彷徨、苦闷……哪怕是万般的不如意,只要踏上旅途,就会有诸多的感慨,也会有另一番情怀,有新的感悟、新的理解。

角度六:生命旅程。在成长中,有太多关爱我们的人,太多吸引我们的景,太多触动我们的情……这些陪我们一起走过生命的旅程,是我们生命旅行中的风景,也是生命旅程中的精彩点缀。

角度七:心灵旅行。我们经历的一个个情感故事,是我们心灵旅行中的一个个驿站。感动的,失落的,悲哀的,高兴的,有趣的,有意思的,震撼人心的……心灵的旅行,演绎着一段段人生的精彩。

你好,秦岭!

◎田山川

秦岭,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我从小就在秦岭山里玩,每到周末父母总带我去领略自然风光。我每次进入秦岭之前,必然对她大喊一声:“你好,秦岭!”

秦楚古道是我记忆最深刻的地方,它是古代秦国通往楚国的一条驿道。秦楚古道上,北坡林场葱郁可爱,南坡草甸美丽动人。小时候的我登上顶峰,只做一件事——打滚。母亲总是不让我滚,怕撞到头,而父亲则开明得多,把羽绒服脱下来——高处不胜寒,但父亲总说他不冷——把羽绒服裹在我头上,让我能“滚”多远“滚”多远……穿一件不会粘草上身的风衣,找一条没有石头的“道路”,羽绒服裹头,一溜烟儿滚下去,有时滚两圈就卡住了,有时候半天刹不住,我慌了神,这时总有一个土包、一个平台把我接住,不让我冲入沾满雪水的毛竹林中。这时父母也从山顶上下来,扶着滚晕了的“伤员”上山去。

秦岭有七十二峪,我最深爱的,是汤峪。汤峪,以温泉而出名,不过我从未去过温泉,只去过汤峪的那条小河。我去汤峪,为的是避暑,还有固定的活动——捕蟹、钓鱼。捕蟹让我知道无论干什么事都要动一动大脑,一次我上手就抓,结果手被钳住了,不得不用石头砸断那螃蟹的钳子,手指才得以“保全”。此后我知道,抓螃蟹要先用食指按住它的背,再用大拇指抵住它的腹部,才能又快又准还不受伤。捕鱼是第二大业,钓鱼在汤峪不是难事,鱼钩上挂一鱼饵(父亲爱用蚯蚓),往水中一抛,三五分钟鱼就上钩了。此时才是关键,我性子急,等鱼上钩的时间已经让我不耐烦了。有一次大鱼上钩,本应顺着鱼游的方向把它牵出,而我直接把鱼竿向上一拽,把鱼强行拖出水面,结果我的鱼竿就断了……钓鱼放松了心情,我们收获满满。

你好,秦岭!我魂牵梦绕的地方,你带给我快乐、自由和成就感交织的童年回忆,我永远爱你!

每次靠近你,即便只是路过,我也会说一句:“你好,秦岭!”

点评

作文描述了考生在秦岭山中秦楚古道、汤峪等游戏、玩耍的快乐时光,抒发了对秦岭山中一草一木的深情,对家乡山水的热爱。

作文脉络清晰,注重细节描写,把触摸大自然得到的快乐轻快地表达出来,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作文首尾呼应,中心突出,可称得上是一篇佳作。

远 方

◎朱铭琪

在拉萨山巅的旅馆里醒来,清晨的阳光洒满山脊,灿若流金,空气中氤氲升腾的是混着雪山清冷的梵音。

徒步前往大昭寺的途中,满是前去朝拜的人群。从咿呀学语的娃娃到垂垂暮年的老人,他们手握转经筒,嘴里念念有词。清澈透亮、充满活力的少年眼眸和昏黄浑浊、疲态尽显的老人眼神里,都是对神明近乎虔诚的尊敬。有一位老人,他从昆明一路朝拜而来,苍老黝黑的脸上是风吹雨淋留下的痕迹。我看着他一步一跪拜地远去,看着他打满补丁的衣服和石台一次次摩擦,看着他佝偻的背一次又一次弯下……我想他也许是一路乞讨来到这里,在生命的暮色时分毅然离开家乡,想去看看心中憧憬了一辈子的圣地。那是一个普通人身上最伟大的力量!缝住补丁的针脚像是缝在心上,那一刻我突然明白过来:信念能支撑人走很远的一段路。我愿意相信他的神明一定在前方等他,对这个远道而来的信徒说:“谢谢你呀,辛苦了,我一直看着你的,不要怕。”西藏就是这样一个让人真心坚定信仰的地方,酥油的馨香温暖每个远道而来的人。这里让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给我笑对人生的勇气,以及追梦的力量。

每个远方,都带给我不一样的体悟和力量。在大明宫的遗址上体会大唐盛世风貌,八方来贺,四海来朝;在故宫旧城里感受大明天朝上国气魄,下洋通商国威显赫;或是在江南的小河边,感受岁月静好的悠然恬适;在蒙古的草原上享受縱马驰骋的快意潇洒。

而我也常想起那个老人,他面前是大昭寺,身后是繁华人世。俗世喧嚣,终究会有人能找到心灵的寄托,那是信仰给他的力量,也是远方给我的力量。

远方,让我学会深思,让我变得睿智,让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点评

在考生眼中,拉萨大昭寺礼佛的藏民忘我磕着等身长头,为参拜不惜长途跋涉,他们虔诚得让人震撼。远方别样的风景带给考生深刻的人生体悟:做人一定要有信仰,那是笑对人生的勇气,那是追梦的力量。这样从内心涌出的文字,浑然天成,拥有别样的格调;从灵魂深处翩飞出的感悟,凝练有力,深刻睿智。

这篇作文笔随心走,自然灵动,记叙、议论妙合无间,是一篇哲思散文佳作。

猜你喜欢
人在旅途秦岭风景
暑期秦岭游
洞穿秦岭
人在旅途乐无穷
好忙好忙的秦岭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
随手一画就是风景
在秦岭
旅途里的生活美学
人在旅途:三件必做事、三个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