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渝生
近日,科技部召开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老科技工作者座谈会,邀赵忠贤、屠海令、沈岩、李永舫、吴宏鑫、齐让、方新和我等8位老科技工作者代表出席会议,并就2021—2035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编制提出意见和建议。
回想2000年,我从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调到中国科技馆搞科普工作,当时中国科技馆二期新展厅建成开放,盛况空前,人满为患。中央领导、两院院士、学校师生、社区居民,都来参观科技馆,学习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科普工作在全社会形成强烈氛围。
2002年国家《科普法》颁行,从此,我国的科普工作有了法律保障,科普工作进入了法制化轨道。为科普立法,是我国科普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的科普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产生重要影响。
到2003年,我国又有了国家科普日。我还记得在中国科技馆举办第一个科普日时,我接待中央领导和各界人士时所受到的鼓舞。
2004年,中央开始制定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当时确定了20个战略研究组,其中第19个是“创新文化与科学普及”,并让我代表中国科协出任该研究组组长,中科院、社科院、教育部各有一名高级专家出任副组长。最后每个组都提出一个重大专项建议,涉及前沿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领域,我们组提出的是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重大专项建议,并认为是当时科技规划的一大亮点,因为15年中长期规划的目标是2020年进入世界创新性国家的行列,实现全面小康,而这里面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水平有量的要求。
最后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于2006年初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宣布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颁行的同时,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20)也颁布实施。其后,科普工作不是小儿科,科普工作有大学问,逐渐成为科技界的共识。国家科技进步奖专门设立了科普组,奖励对优秀科普作品的创作作出直接贡献的公民。近年来,国家科技奖的授奖数量总体在精简,但科普类作品获奖的占比却在提高。国家奖励科普作品,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公众参与科学传播的积极性。
我是1978年考上中科院读研究生的,那时作学位论文答辩,或者研究人员提升职位,如果把科普著作或论文列入自己的论著目录,反而被看不起。现在,中科院很多研究所还规定博士论文必须附一篇该论文的科普文章,向全社会解释其科学价值,让公众知晓你在做什么研究,这也体现了科学研究的价值。
我在中科院研究所和中国科技馆工作了几十年,日益深切感受到国家科技规划对科普工作的促进作用。例如,当时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志远院士曾两次到中国科技馆向公众作航天科普报告,公开表示在嫦娥工程总经费中要安排一定的科普经费。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测序的杨焕明院士主动到中国科技馆来合作建立基因工程展区。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到中国科技馆来合作建立信息技术展区。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也到中国科技馆参观访问并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做科普演讲。现在,中科院院部和在京及地方研究所,中国科协、地方科协和各个学会,高等院校和企业等都成立了相关的科普组织,开展科普展览、科普讲座和科技创新竞赛等活动。
通过科学普及工作的努力,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从2005年的1.60%,到2010年的3.27%,到2015年的6.20%,再到2018年的8.47%。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公众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比例至少要有10%,中国今年可望达到10%。同时经过分析,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城乡差距、人群差距都已缩小,向着良性发展。
今年是完成这15年《科技规划》和《素质纲要》的收官之年,新一轮的规划和纲要(2021-2035)的战略研究和起草工作也已经开启。目前,新一轮《素质纲要》编制工作进展顺利,在总结评估过去15年素质纲要实施的基础上,提出了总体框架方案。
新一轮纲要框架具有紧扣时代性、彰显人民性、注重前瞻性、体现继承性、强化创新性和突出针对性等特点,旨在促进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高质量发展,打造社会化参与、市场化运作、智慧化支撑、制度化保障、国际化交流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生态,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创新发展、服务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公民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长远目标,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