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相继谋划实施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新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又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确立为国家战略,有利于形成东西南北四极驱动、长江上下游首尾呼应、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新格局。这是党中央经略西部广袤战略腹地的重大擘画,是成渝地区面向未来最重大的时代机遇。
全市上下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精神,坚定贯彻党中央关于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勇担政治责任和时代使命,以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为统揽,主动融入“双循环”、齐心唱好“双城记”,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
把握两个大局,形成战略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前,两个大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深刻重塑全球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发展格局,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深度冲击世界秩序和全球化进程,给世界格局演变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习近平总书记把握大势、统揽全局,亲自谋划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党中央着眼“两个大局”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应对错综复杂环境变化构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战略支撑,具有重大时代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
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是成都服务国家战略的政治责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作出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和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赋予了成渝地区前所未有的重大国家使命和政治责任。成渝是面向泛欧泛亚的开放高地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是国内循环的回旋空间和国际循环的门户枢纽,是西部人口经济的主要承载地和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成都要立足成渝地区“双核”之一的战略定位,自觉提高政治站位,主动肩负政治责任,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推动战略思维、规划理念、建设方式、治理体系、营城逻辑全方位变革,拓展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功能体系、动力机制、城市品质,全面增强人口和经济承载力,努力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
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是成渝共建国家新兴极核的时代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形成几个能够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成渝同为国家中心城市,是我國西部地区人口数量最多、人才聚集最密、产业基础最好、创新能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发展潜力最大的优势区域,具备共建国家新兴极核的坚实基础。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就是要发挥“双核”互补优势,共同推动空间布局整体优化、功能体系整体完善、发展能级整体提升,打造我国经济发展“第四极”。要与重庆全面加强战略规划、功能布局、产业发展、创新协同、人才引育等领域合作,共同提高创新策源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要素配置能力和全球供配能力,加快形成双核驱动、区域共兴新优势,建设引领西部、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动力源。
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是新时代城市全面转型发展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明确提出,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进一步赋予了成都率先探索新时代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的历史使命。成都必须坚定新发展理念旗帜方向,加快构建创新赋能、空间赋能、开放赋能、制度赋能的新动力体系,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极核、区域合作发展新典范、美丽中国建设新示范、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高品质宜居生活新标杆,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新发展理念的坚定践行地和公园城市的先行示范地,为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成都样板”。
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是在世界城市体系中标定发展高度的方向指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两中心两地”,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基地,清晰标定了成都未来在世界城市体系中代表国家融入全球循环、集聚全球资源、参与全球竞争的发展高度。成都要坚定城市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以国际视野、世界眼光对标世界先进城市,努力在制度创新、功能提质、平台赋能、人才集聚、场景营造等关键领域打造城市核心竞争力,积极抢占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科技创新体系、供应链体系、投资贸易体系的枢纽节点战略位置,朝着现代化新天府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加快迈进。
加强成渝合作,强化极核效应
成渝一直是引领川渝乃至西部地区发展的“双子星”。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两中心两地”的目标定位和七大重点任务,这是成都谋划工作的总目标、总方向。成都要服务全局,发挥区域协作、互为市场的优势,携手共进、连峰成势打造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要胸怀大局,遵循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齐心协力做好共同的事、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共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开放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2019年成渝经济总量分别为1.7万亿和2.36万亿元,两地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达0.96,其中计算机产品产量占全球1/3、汽车整车产量占全国18%,具备了参与全球竞争、带动区域发展的实力。面向未来,成渝合作要放眼亚欧大市场,加强产业圈协作和产业链合作,以产能规模、庞大市场和创新能力为支撑形成比较竞争优势,全面增强重要经济中心核心功能。要以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航空装备、能源装备、轨道交通为重点,深入推进两地产业链协同开放,以头部企业为引领推动产业链垂直整合和产业集群发展,全力建设世界级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要从产业前端创新破局,推动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绿色食品等高成长性产业集群发展壮大。要协同绘制产业生态全景图、组建产业联盟,以成德眉资“三区三带”为牵引推动毗邻地区共建产业协作带,在更大范围构筑起以成都为枢纽、具有区域带动力的产业生态圈。要抓住强链补链机遇,全力支持有整合能力的头部企业把专业性、地区性总部和创新基地、生产基地布局成都;全力支持头部企业整合区域生产能力、加强技术合作攻关、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全力支持成都优势企业“走出去”扩大产品和投资覆盖范围,深耕细分领域打造“隐形冠军”。
共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策源地和先进要素洼地,加快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渝拥有129所高校、61家科研院所,是全国第五大科教资源集聚区。成都要着眼提升在国家创新网络中的位势能级,加快建设成渝协同创新体系,构建研发成果共享平台和转化环境,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势能。要加快共建西部科学城,全面推进“一核四区”创新主平台建设,积极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争取一批大科学装置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落地,集中力量建设天府实验室,推出更多“源于成都、引领前沿”的硬核科技,努力在前沿医学、区块链、能源互联网、航空航天等领域实现“并跑领跑”。要紧扣城市战略目标和产业体系建设,组建创新联盟,推动科研组织从供端研发向需端牵引变革。要以高品质科创空间为依托,搭建基础研究、技术转化、行业创新和开源共享平台,提升研发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技术水平。要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倒逼企业技术改造和应用新技术。要深入实施“技能成都”建设和“城市猎头”行动计划,大力推动国际职教城建设,搭建链接全球人力资源市场的技能培训和供需对接平台。
共建面向世界链接亚欧的战略通道和门户枢纽,加快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一带一路”建设深刻改变了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格局,“双循环”把成渝地区作为亚欧大陆经济带重要节点和航空陆海战略通道主枢纽的地位提升到新高度,为以开放型经济推动经济结构跃升和发展方式转变注入了战略势能。要共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全球供应链体系,加强政府合作、行业协作、市场运作,构建服务中西部向西向南开放的门户枢纽。要依托成渝“三场三港”,完善泛欧泛亚节点网络和四向拓展服务体系,构建连接东盟、衔接日韩、覆盖中亚、联通欧洲进而链接全球的亚蓉欧陆海空联运战略大通道。要以中西部为腹地、泛欧泛亚为目标市场,打通供应链运作流程,增强供应链资源配置、产业组织和管理创新能力,打造“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供应链枢纽城市。要促进与上下游、左右岸、产供销协作对接,推动自贸区协同开放、综保区提质增效、开放口岸拓能升级。要加快建设出口加工基地,大力发展适欧适亚、适空适铁产业,借力中日(成都)城市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示范项目推动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提高参与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整体经济效率。
共建高质量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人口和经济加速向西部中心城市集聚。面向未来,成都的人口政策将由追求规模增长转向结构优化,户籍政策、住房政策、人才政策、公共服务政策都要聚焦面向全球吸引青年大学生、高技能人才和新职业群体。要制定更加精准的人力资源协同计划,加快形成人才红利新优势。要秉持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城市理想,注重生产圈、生活圈、生态圈合理布局,建设近悦远来、巴适安逸的生活城市和幸福家园。要以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理念,统筹产业功能区和新型社区建设,启动编制社区邻里中心布局方案,加快建设适应不同群体需求的15分钟公共服务圈和生活微场景。要建设功能复合的社区服务体系,发展全民参与、全龄友好、复合共享的社群空间,倡导绿色低碳、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推动美学体验和城市文化融入衣食住行游购娱,让丰富美好的城市生活体验成就独特的烟火气和休闲味,让“像成都人那样生活”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价值选择,“公园城市让市民生活更美好”成为最广泛的社会共识。
持续改革创新,培育新兴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新一轮区域发展战略,要推动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形成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成都要深化动力源培育的战略研究、体制创新和能力建设,加快形成面向未来的城市竞争新优势和转型发展新动能。
坚定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以新经济为主动能的新优势。2017年以来,成都聚焦发展“六大形态”、构建“七大应用场景”,致力建设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新经济总量指数、活力指数、竞争力领跑新一线城市,为对冲经济下行压力、赢得向上生长新空间提供了动能支撑。面向未来,要坚定不移支持新经济企业做大做强,完善“城市机会清单+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创新应用实验室”机制,加快建設新经济空间载体,创新设立新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加快打造“独角兽+瞪羚企业+种子企业”的新经济企业发展梯队。要坚定不移支持新经济企业赋能传统产业,借势国家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智慧物联网、公共服务网、社会治理网和产业生态圈融通发展,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智慧化转型,促进服务业数字化品质化提升,带动传统产业向产业链高端、价值链核心演进。要坚定不移支持新经济企业拓展国际市场,鼓励有实力的新经济企业建立境外研发和营销机构,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定、取得境外知识产权,提升汇聚全球创新资源要素、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竞争的能力。
坚定推动空间结构调整经济地理重塑,加快形成人口经济综合承载力新优势。要以“双评价”为先导,坚持主动拓展增量空间与节约集约优化存量空间并举,推动生态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容量相匹配,实现人口规模结构动态优化和城市空间绩效系统提升。要坚持以主体功能区战略为牵引提高生产生活生态融合水平,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机制,加快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深化五大功能区战略发展研究,全覆盖统筹、差异化引导资源要素分布。要坚持以产业生态圈、产业功能区建设重塑产业经济地理,全面推进以高品质科创空间为载体的核心区建设,大力发展总部型、创新型、技术型、民生型都市工业。要打破产业空间形态和城市功能边界,推动传统经济开发区和产业集中发展区转型升级为职住平衡、产城融合的新型城市空间。要完善新型配套服务设施,全面提升区域发展综合效益。要坚持以“人城产”逻辑重构小尺度产业社区空间功能,打造满足各类人群行为方式和价值选择的社区场景。
坚定推动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加快形成全球运作资源运用市场新优势。成都作为一座胸怀世界城市梦想的新兴城市,必须以思维理念的超越、制度体系的包容、国际环境的营造,增强要素运筹、资源整合、流量控制、供配组织能力。要自觉养成战略思维、全球视野的谋局方式和工作习惯,主动走出西部龙头城市和全川首位城市的“舒适区”,精准研判趋势性变化,以生态圈理念优化要素配置,以市场化改革降低要素成本,以国际化导向提升要素层次,推动更多国际高端资源在蓉集聚运用和转化。要主动对接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升级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3.0版本,深度放开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和外商投资准入,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全面落实包容审慎柔性监管制度,倒逼政务服务流程再造优化,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企业诉求“一键回应”,打造“蓉易办”成都营商环境品牌。要提升国际资本要素集聚能力,搭建“买全球卖全球”能力体系,加速集聚更多高质量要素、招引更多高层级项目、培育更多高能级企业,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资源配置中心。
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形成后发赶超的体制机制新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要依靠体制机制改革、政策制度创新,提升资源集聚水平和配置效率。要继续深化五项制度改革,建立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政策框架,将制度比较优势转化为后发赶超竞争优势。持续深化以绩效为导向的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深入推进绩效评估、目标管理、运行监控、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完善财政金融组合运作机制,提高政策引导效益。持续深化以效率为导向的国资经营评价制度改革,调整优化国有资本产业布局,健全国资国企赋能机制,全面推进二、三级公司市场化运营,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提升市属国企城市战略支撑能力、社会民生保障能力、参与市场竞争能力。持续深化以产出为导向的土地资源配置制度改革,坚持“亩产论英雄”,全面推行投资强度与供地面积挂钩、税收贡献与土地价格挂钩,探索实施混合产业用地供给、点状供地模式和弹性容积率制度,支持建设用地向重点区域倾斜。持续深化以利民便民为导向的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标准管理和动态调整制度改革,实施公共服务需求管理,谋划实施新一轮高品质公共服务建设改革攻坚计划,加快推进首批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扩大公共服务产品市场化供给,统筹构建覆盖全区域全人群、标准化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深化以成长为导向的企业扶持激励制度改革,完善基于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产业服务政策,实施差异化资源要素、政策扶持和政府服务,健全企业梯级孵化培育体系,加快实施“交子之星”上市企业倍增行动计划,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增强产业竞争力。
勇于先行示范,建设公园城市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作为公园城市的首提地和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的首倡地,成都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突出生态型、高质量、人本化、有韧性的公园城市可持续发展特质,努力在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上创新突破、引领示范。
努力在践行“两山”理论推动生态价值转化上先行先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以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公园城市区别于传统城市发展理念的鲜明标识,是生态文明时代营城模式变革的必然要求。要深入总结前期公园城市生态价值转化实践经验,创造性推動自然资本增殖。要构建城市级绿色发展动力机制,将生态资源作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尺,探索和推广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搭建西部环境资源交易平台,健全生态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推进生态要素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生态产品供给与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生态资产账户异地增减平衡。要创新生态资源产业级转化路径,深入推进“绿道蓝网”建设,营造高品质消费空间,依托良好生态场景孵化智力密集型产业,培育生态美学文创、户外商业消费等新业态新产品,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要深化产品级生态投入平衡机制创新,统筹城市经营性生态资源运营,积极开展绿色金融创新,完善以城市品质价值提升平衡建设投入、以消费场景营造平衡管护费用的开发模式,实现城市生态投入可持续、资源循环增值可持续。
努力在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先行先试。要素资源比较优势决定了城市在经济体系中的生态位。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决策部署,坚持市场化、高端化、国际化原则,构建驱动公园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要素适配体系。要坚持把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深刻把握数字经济底层逻辑,创新数字资产配置方式,探索数字资产交易规则,建设数字资产交易中心,推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区块链和网络安全设施融合发展,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大数据产业链、价值链和生态体系,有效释放数字经济生产力。要坚持把现代金融作为高质量发展的资本活水,加快构建国际化金融要素服务体系,深化法定数字货币试点,创建区块链产业创新中心,打造股权投资基金产业集聚区,加快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金融控股集团,有效增强西部金融中心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能力。要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新型人才发展体制,在市场化人才评价、国际职业标准互认、外籍人才执业、人才柔性流动等方面创新探索,面向全球招募顶尖科技创新团队,支持头部企业、产业联盟、行业商协会推荐人才直接入选重大人才计划,实施本土人才自主培育计划,加快以先进要素高质量供给实现城市动力可持续。
努力在以人为本提升现代治理能力上先行先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公园城市的人民属性和人本逻辑。要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充分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探索公园城市现代治理路径。要创新特大城市全周期管理体系,高标准建设多功能复合的城市安全运行和指挥体系,实现城市规划建设运营治理各环节全覆盖,前端感知、问题处置、事后评估闭环管理全覆盖,健全市民诉求“全响应”工作体系、矛盾纠纷“全链条”化解体系,构建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的特大城市治理新格局。要健全党委领导双线融合的社会治理机制,以街镇、社区区域化党建理念优化基层组织设置,创建一批基层民主协商示范点,健全功能性社会组织和社会企业培育发展机制,完善人财物向下倾斜、权责利挂钩对等的新型条块关系,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引领的公共服务圈、群众自治圈、社会共治圈。要创新互联融通智慧治理体系,以政府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规模化部署千万级城市治理神经元感知节点,健全应急安全智能应用系统,推动天网工程、雪亮工程、慧眼工程向社区延伸,通过智慧化手段打通数据资源,融合人工智能提高运维管理效率,助推智慧城市发展从碎片化走向系统化、社会治理方式从数字化走向智慧化。要创新以文化人的天府文化场景体系,深化“三城三都”建设,加快建设天府锦城、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等文化地标,打造历史文化街区、构筑时尚美学空间,淳风化人浸润生活方式、塑造集体人格、涵养社会美德。
努力在创新空间治理增强城市韧性上先行先试。公园城市最大的韧性来自于城市发展与自然和谐共生。要以提高空间治理能力为重点,增强城市空间环境韧性、功能韧性、工程韧性,构建适应非常态常态化的管理运营体系,提升城市长期自适应发展能力和短期自修复风险应对能力。空间治理有界有度,方能增强环境韧性。要保护自然资源禀赋,维护山水田园基底,严守“三区三线”边界,构建以控制线管控、指标管控、单元管控为核心的空间传导管控体系,防止城镇盲目扩张、无序蔓延,促进城镇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空间治理有所为有所不为,方能增强功能韧性。要探索建立全域统筹的留白用地管控机制,实施未来战略空间和功能空间留白,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高水平治理预留空间。积极探索地下地上整体开发模式,完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制定设计利用导则,高品质差异化推进TOD综合开发示范项目,推动地下空间利用从支撑城市运行单一功能向多元复合功能转变,创造多元空间价值。空间治理刚柔并济,方能增强工程韧性。要推动韧性标准融入城市规划,提高重要建筑和城市生命线系统等关键设施设防标准,引入先进设计理念强化基础设施抗冲击性、可修复性和平战两用转换能力。要深刻认识到城市是人、物结合的复杂系统,健全应对重大突发风险的组织动员体系和应急处理机制,强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信息、物资、人才要素支撑,以较低的社会成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化解和抵御外界的冲击,全力确保城市安全、社会安定、市民安宁。
(本文摘自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2020年7月15日在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