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自由行:普利茅斯(上)

2020-07-29 12:40段艳丽
世界文化 2020年7期
关键词:站台火车英国

段艳丽

独自火车之旅

我在英国访学的城市埃城不大,却有大小四个火车站。两个火车站之间的距离有的步行十分钟都不到,最远的步行二十来分钟就能到。有的火车就跟我们的公共汽车一样,一个小站一停,常常觉得火车刚驶出去不久,尚未坐稳,就慢慢停靠在一个小站。我们在附近游玩也基本选择坐火车,四通八达的铁路真是让人们出行方便了不少。比起当初在美国没有汽车就寸步难行的状况,这真的很令人欣慰。

作为工业革命的直接产物,火车从19世纪出现以后,由于费用低、速度快,受天气影响小,在英国很快得到了大众的认可,成为人们陆地远距离出行的首选。1835年,英国铁路公司在利物浦到曼彻斯特的火车上每天的客运量高达1500人次。到1844年,英国批准修建的铁路线长达三千五百多英里。铁路沿途建立了大大小小的火车站,以伦敦为基点向全国辐射。它极大地延长了人们的出行距离,拓宽了人们的行动范围,使人们物理空间的移动非常便捷。乘火车出行,进行商业往来、探亲访友也成为英国当地人的日常行为方式之一。车票购买也便捷,可以去车站直接买,也可以在网上购买。在手机上下载一个trainline或trainpal的app注册,就可以直接购买,相当于国内的铁路官网12306。如果买家庭卡或朋友卡,每次还能打折。英国的火车票会照顾25岁以下的年轻人,会照顾65岁以上的老人,会照顾带5岁以下孩童的父母,可是不属于这个行列的就一点优惠也没有。前几次出行,都是朋友一起代买票,可自己怎么也得独立尝试一下啊。于是选择去近处的普利茅斯练练手。一方面是因为它近,50多分钟的距离,即使遇到问题也好解决;另一方面确实为它所吸引,它是英国人出海的港口,拥有丰富的航海史,英国皇家海军的造船厂也曾经在这里,它更是“五月花”号的启航地。此外,它还有很多古城堡和建筑。这么有历史和文化的地方,又咫尺之遥,岂有不去的道理?打开电脑,(我的华为手机下载不了trainline或trainpal的app,觉得商家真是小家子气,这样限制实在没必要)直接在trainline的网页上买票。还好,周末总是有时间,可以选上面的Cheapest(最便宜)车票,只要避开高峰期就行。我买的这个票往返加上订票费10镑多一点儿。如果跟带孩子的家庭出游,这样的车票大概只6镑多。不过为锻炼自己,多交点儿学费也值。不久邮箱里就收到了电子车票,无纸化既节约又便捷,真好。

到车站,抬头仔细看看电子显示牌上火车停靠的站台。之前博士后美女一再叮嘱到车站一定要确认站台,因为会临时调整。不像国内,一般站台不会换,是哪个站台总是哪个站台。美女说当她讲起这些中外不同的时候,“老外瞪大眼睛,觉得难以置信:你怎么会提前知道火车在哪个站台停靠?”她回忆说在车站送父母回国的时候,本来在查好了的站台等车,结果开车前还有四分钟的时候,列车员喊大家去另一个站台上车。“幸亏我去送他们了,他们本来还挺自信,觉得自己没问题,不要我送。我要不去就真要误车误飞机了。”我说:“真险!多亏你在那儿,能听懂英语。那些听不懂的人岂不要误车了?”看好站台,再次请工作人员帮忙确定。上车,落座,票员刷了手机上e-mail 发的二维码。我买票的时候没有选座,因为知道英国的火车上只要不是高峰期,一般人也不会多。果然车厢空空荡荡,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来。火车徐徐开动,缓缓向郊外驶去,蜿蜒穿行于树林、田野和山丘。我立刻为窗外的景色所吸引。真美啊,静静的湖泊如镜子一般澄明,起伏的山丘青草翠绿,浓密低矮的灌木从中,偶尔会露出红色的小果子,如顽皮的孩童在躲着捉迷藏。树林稠密,层层叠叠的叶子已是红黄交错,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壮美。秋日总是有一种稳重的成熟美,是经历过了各种情感纠葛之后的大彻大悟,是看过一切人间悲欢之后的疏阔,是怒放之后对生命百态的恬淡。丰富、饱满、深刻,不张扬,自自然然。觉得即便是不到普利茅斯,只是坐火车欣赏窗外的景色这10镑花得也值。记得有一位学者说英国这个民族不喜欢过于暴力的行为,变革也多是修修补补,不会彻底推翻重建。他们留恋旧的方式,例如保留古老的君主政体,尽管王室不时会闹出点丑闻,最近安德鲁王子和哈里夫妇好像就不让女王省心;例如他们对于建筑的保护,到哪里都能看到几百年前的房子。这样的传承,让他们很骄傲。最近英国工党和保守党竞争白热化,电视上各党派人士也是针锋相对,但老百姓的生活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一点儿也不受影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样雨水充沛,绿色如茵的地方是不是会让人们也养成一种温和的性格?靠大自然的慷慨赏赐,衣食无忧,是不是就会生发出更高层次的审美要求,会专注于文学、艺术、音乐等精神方面?所以小小的英伦三岛出了那么多闻名遐迩的作家?

“奔向自由的第一步”:“五月花”号博物馆

下车后开着导航直接去“五月花”号博物馆。一路上走过了古老而挺拔的会馆(Guild Hall),墙上的雕刻实在是美;走过尖顶的一神论教堂(Unitarian Church),虽然小,朴实庄严。走走停停,导航显示20多分钟的距离,我用了将近一个小时。到岸边,看到海,看到白色的帆船。没去之前就听说,这个博物馆特别小。果然。就在路边,如果不仔细看,很容易忽略。进了馆,买票,出示证件,2.5镑。展馆一共三层,先坐电梯到三楼。三楼可以站在外面的阳台上观赏对面的海景,大大小小、高矮不一的白色帆船停泊在海面上,桅杆林立,旗子随风飘扬,海鸥在海面上飞来飞去。二楼是图片展,从“五月花”号事件的起因开始看。以前学历史知道是因为清教徒受迫害所以要离开英国。为什么是普利茅斯?怎样一个航程?这里用图片解说得详详细细,我也补充了以前所欠缺的知识。展牌上写着:奔向自由的第一步(First Steps to Freedom),主要是一群来自英国中北部的教徒认为需要改革、纯洁教会,其中一些激进的人退出教会,被称为“分裂分子”(Separatists),成立了独立的教会(Congregation),他们的观点与英格兰教会相左,挑战了当时国家的最高教会,于是遭到迫害。教徒们本来想去荷兰,因为荷兰当时宗教相对自由,可是第一次计划走漏了风声,这些教徒被监禁了一个月;第二次好一些,1607年,一些教徒到达阿姆斯特丹,但发现在此也难以为继。一方面语言不通,生活困难;还有就是习俗不同,例如,荷兰人把周日当作吃喝和娱乐的日子,而这些英国来的清教徒们则认为周日应该去教堂祈祷。与此同时,跨过大西洋,英国建立了一个叫詹姆士镇(Jamestown)的殖民地并且开始兴盛,教徒们认为他们可以去新世界追求自己的信仰。于是他们购买了一只叫Speedwell (“婆婆纳”——一种野生植物,作者注)的小船,开始了航程,大约在1620年7月22号,他们离开荷兰到达南安普顿,计划等着第二只船“五月花”号到了之后一起奔向新世界。他们的资金支持源自一位伦敦的钢铁商人,后者提出,作为回报,教徒们要给他一部分殖民地的利润,在定居后的头七年要从渔业交易中给他提成。1620年8月5号两条船相继离开南安普顿,“婆婆纳”是一条货船,故障频发,而“五月花”号是商船,以前运酒和木材等,更结实。在“婆婆纳”进水后,只能找最近的码头停靠,也就是普利茅斯。在这里,船被修理几次仍無效后,迫不得已只好放弃,然后所有的人都集中在“五月花”号上,一共102人,拥挤程度可想而知。也有一些人来到普利茅斯,喜欢上了这里,就不走了,在这里定居下来。船上面没有新鲜蔬菜,没有洗澡间、厕所,气味难闻,所以人们尽可能待在甲板上。而天气又常常很恶劣,狂风暴雨中很多人晕船呕吐。但是船上管理有序,只是死了三个人,同时也有新生儿出生。(展厅的墙上列着所有上岸人员名单,波音器里也反复播送这些人员的名字。)到11月9日,船上的人们看到了马萨诸塞海岸延伸到大西洋的康德角(Cape Cod),在海上航行了64天之后他们终于看到了陆地。从出发到靠岸,一共航行了2800海里。这里离他们既定的目的地还有90英里,本来还要往北,但是疲惫不堪的他们决定就在这里上岸。他们深知,如果没有法律或规章制度的约束,就会有争端,有战争,所以在11月11日,在登岸之前,他们决定订立一个契约,规范以后的行为。于是,船上41位男性乘客或家庭代表签订了著名的《“五月花”号公约》(Mayflower Compact):

……为了上帝的荣耀,为了吾王与基督信仰和荣誉的增进,吾等越海扬帆,已在弗吉尼亚北部开拓最初之殖民地,因此在上帝面前共同庄严立誓签约,自愿结为一公民团体。为使上述目的得以顺利进行、维持并发展,亦为将来能随时制定和实施有益于本殖民地总体利益的一应公正和平等法律、法规、条令、宪章与公职,吾等全体保证遵守与服从。

这在王权与神权统治的时代,暗示了许多民主的信念。为了纪念当年清教徒的出发地,人们将马萨诸塞州波士顿40英里以南的地方也取名为普利茅斯,是继弗吉尼亚州詹姆斯镇后第二个成功进入美国的英国殖民地。关于“五月花”号船到底是什么样子,如今已无从知晓,后人只能凭借留下来的片言只语和当时船的形状来模拟,所以摆在博物馆的模型只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不是真的模型。

下楼来,在礼品店花3镑挑中一个很具代表性的冰箱贴,还看到一个钥匙圈的小熊,当时在美国尼亚加拉大瀑布时儿子买过,后来用得时间久了,一条腿折断了。本想再给他买一个,后来想,去了的就让它去吧,有过程,留一段念想,然后不留恋,启航下一段也很好。

猜你喜欢
站台火车英国
寻找93/4站台
英国的环保
为黑恶势力站台撑腰的县委常委
人生的站台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八号站台的那只狗
英国圣诞节
火车
登上火车看书去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