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
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月亮田矿 贵州盘州 553532
为了在时空尺度上协调采煤工作面上的各道工序,最大化的整合采煤工作面上人力、物力和机械设备的使用,以达到采煤工作面技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采煤工作面是十分必要的。
一个采煤工作面的破煤、装运、支护和放顶等工序的全过程便是采煤工作面的循环,这个过程往往会一直循环进行下去[1]。炮采和普采工作面循环的完成通常以工作面放顶工序的结束为标志,而进刀或移架工序的完成则是综采工作面完成一个循环的重要标志。其中小循环与正循环是循环作业重要内容。
通常而言,完成一个循环的采煤工作面,其向前推进的距离等于每次破煤的深度和循环破煤次数的乘积。炮采工作面的破煤进度,是根据工作面顶板的稳定状况和所选顶梁的长度确定的,一般取值为0.8-1.0m。综采、普采工作面采煤机截深,应根据工作面顶板岩石性质、煤层特征、采煤机械设备性能以及支架结构、参数和工作面生产工序等特点合理确定,当前,我国一般取值为0.6-0.8m,最大取值可达1.0m。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功率高效重型成套综合机械化设备的推广应用,设备可靠性不断提高,为更好地发挥设备能力,加大采煤机截深已经成为综合机械化发展趋势。美国采煤机截深达到1.4m,经济效益十分明显[2-3]。
正循环作业指的是依据作业规程,按照规定的工序顺序以及劳动定员,在规定的时间期限内保质保量完成需要的全部工作,并且循环采用这个技术流程进行采煤作业面的作业。符合相关基本技术规定,正循环作业最大特点是依照循环图表作业。所以正循环作业图表的制定需要准确把握采煤工作面的地质条件与生产技术设备实际情况。
确定工作面的循环方式和作业形式时,应合理安排采煤工作面的生产工序。充分利用采煤工作面的时间和空间因素是工序安排中最为基本的要求,合理安排时间和空间能够防止各个工序之间的相互干扰,工时利用率得到提升,使得工作面生产更为均衡,提高了工作面的生产最大能力。采用统筹法的途径,根据采煤工作面上各个工序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工序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工作面各工序的流程,并绘制工序流程图(图1)[3-4],根据循环工艺流线图各工序相互关系和所需占用时间,结合企业管理网络管理知识,确定工艺流线图中的关键线路,计算出完成循环作业所需时间。对关键线路进行优化减少循环作业时间,可增加工作面的日循环次数。工序安排的过程需要注意三方面问题:一是确保工作面主要工序能够顺利开展;二是主要工序和辅助工序关系的完美协调;三是尽可能的平行作业,显著提升工作效率。
这种劳动组织形式一般和专业工种相配合。显著的特征是根据普采工作面实际生产,组织相关的专业工序工作组,按照规定的顺序在采煤机割煤后进行作业。这种劳动组织方式的特点是工种之间的分工明确,工种简单,可以帮助新工人快速熟悉生产技术[5]。
图1 煤矿普采工作面循环工艺流线图
这种劳动组织形式一般和综合工种相配合。在工作面排除掉与工作面长度基本无联系的专职工种外,将工作面的采支工划分为若干个工作小组,每个小组配备2-3人,并依据工作面的长度分段,划分后的工作小组完成段内的破煤工序外的采煤过程。按照采煤工作的难易程度与工作量情况,分段长度以15-20m为宜。它的主要优点是各段劳动强度比较均衡;能实现定地点、定人员、定工作量,易保证工作面的工程质量。
采用分段接力追机的这种作业形式,在劳动组织方面需要考虑排除一些专业的工种,采煤小组划分以2-3人为一组,每个工作面安排6-7个小组,一个小组负责10-15m空间内的采支任务[6]。每完成一段采支工作后,追机开展下一段的采煤作业。以多个小组交替前进的工作组织形式开展采煤工作面的作业。这样的劳动组织可以防止工作期间内各小组出现的忙闲不均,使得工时得到充分利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快速集中力量处置。
科学、合理的组织采煤工作面生产过程不仅可以使得采煤工作面获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效果,还能够保证人员的工作效率。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包括了若干个作业流程,而在计划采煤工作面的循环方式与作业安排时,需要尽可能合理化工作面的生产工序。按照循环方式决定一天24小时采煤工作面所有的工作量与工作定额,确定每个工种的定员,依据作业形式分配生产班与准备班的工作时间,然后按工种确定每个生产班的工作量、劳动定员及占据的时间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