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朔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大城市内的居住人口随之急剧增长,伴随这一现象,城市内住宅小区的数量也随之增长。近些年来,住宅小区的建设,在居住环境优美和舒适度上,已经基本满足当前城市人口的要求。当物质条件已经基本满足时,小区居民会在精神层面上提出更高的要求,故而小区居民会对小区的安全性以及私密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建立,在原有的视频安防的基础下,在为小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智能的防护前提下,也能够更加注重相关隐私的保护。
关键词: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住宅小区;设计
当前社会,城市人口大量增加,伴随而来的是住宅小区需求量的增加,故而近些年来,小区建设速度也在急剧增加。为了提高小区的舒适性,也充分利用当前的科学技术,智能化小区的建设也渐渐被人们熟知。在智能化小区内,建立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科学合理的设计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小区的安全性,也成了小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重要性概述
为了保障小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的安装十分重要。该系统能够全面监督查看整个小区的公共环境,以防止破坏小区环境和盗窃等行为的发生。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对小区内部及周边环境进行整体布控,实时记录小区公共环境的视频画面,科学搭配其他安防系统,有利于增加小区的安全性。
但近些年来,随着住宅小区面积的增大,小区内部外来流动人口的增加,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已经不足以满足全面监控小区公共环境的需求。小区面积的增大,会导致视频监控摄像机数量的增加,监控的画面也随之增加。流动人口的增加,例如现阶段小区居民对外卖业务与快递业务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会要求监控人员对监控画面的关注度增加。为了能够监控到所有的画面,必须增加监控的人员数量,或是增加画面轮训的数量。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很可能会遗漏一些重要的画面,从而对小区安全性产生一定的隐患。
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能够有力的解决上述问题。智能监控系统是以人脸识别技术为核心,通过前端视频和后端比对分析设备,对人脸进行抓拍、分析和应用的系统。采用B/S架构配置、C/S架构控制结合的方式,实现视频中人脸的自动识别、抓拍及管理,并提供檢索和名单布控功能,以此降低对监控人员的要求,达到真正的智能监控的目的。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
视频采集设备的监控范围应有效覆盖被保护部位、区域或目标,监视效果应满足场景和目标特征识别的不同需求。视频采集设备的灵敏度和动态范围应满足现场图像采集的要求。系统的传输装置应从传输信息通道的信噪比、带宽、衰弱亏损、时延、误码率等方面,确保视频图像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在前端采集设备到显示设备、存储设备等各设备之间的安全有效及时传递。视频传输应支持对同一视频资源的信号分配或数据分发的能力。系统应具备按照授权实时切换调度指定视频信号到指定终端的能力。
系统应具备按照授权对选定的前端视频采集设备进行PTZ 实时控制和(或)工作参数调整的能力。系统应能实时显示系统内的所有视频图像,系统图像质量应满足安全管理要求。声音的展示应满足辨识需要。显示的图像和展示的声音应保证后端的显示和现场实际情况一致,即确保具有原始完整性。重要监控目标的视频图像信息保存期限应不少于90天,例如消防安保控制室、人员密集的公共活动区等防范恐怖袭击重点目标。其他目标的视频图像信息保存期限应不少于30天。系统应具有设备管理、操作与运行日志管理、用户权限管理和系统自我诊断等功能。
系统组成
常规视频监控系统由前端1080P数字摄像机、核心交换机、电源、POE交换机、存储阵列/硬盘录像机、键盘、液晶显示监控墙等组成。摄像机点位较多时,使用存储阵列;摄像机点位较少时,可使用网络硬盘录像机。在小区安防控制室内,存放存储阵列、综合管理平台、液晶显示屏等中央控制设备,同时放置UPS电源,用于保证视频监控系统不受市电断电故障的影响,UPS 电源的供电时间不应少于 90 分钟。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前端数字摄像机应为智能分析摄像机,可细化为人脸抓拍摄像、人脸比对摄像。小区安防控制室内应放置后端人脸识别分析服务器,对智能分析摄像机收集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为方便显示记录小区信息,可添加图上监控功能。
系统功能
监视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需要具有原始完整性。
人脸抓拍摄像机应支持对行进中的人脸进行抓拍、跟踪、检测、筛选、评分,并将最优的人脸抓图像进行输出。人脸比对摄像机应对人脸抓拍进行支持:对运动人脸进行检测、跟踪、抓拍、评分、筛选,输出最优的人脸抓图;支持人脸识别功能:可将抓拍的人脸与名单库的人脸进行实时比对,并对识别成功的人脸进行报警。核心客户端应支持对人脸的实时识别;当有人脸事件上报时,实时展示抓拍图及识别详情,支持查看抓拍原图、抓拍图像中对应人员的轨迹、录像回放,支持人员轨迹跨区域查询和展示;支持按照事件类型:全部事件类型、重点人员事件、陌生人事件(例如对外卖及快递人员进行识别)、高频人员事件(例如对多次徘徊在固定地点的非小区住户进行识别),过滤实时识别记录,支持按照人脸分组过滤实时识别记录;
图上监控主要包含图上资源的可视化与资源监控操作,在地图上可以显示各类资源点,展示这些资源的地理位置、并通过事件服务接收资源点的报警事件,实现资源报警的可视化,除此之外,还支持手持视频终端的实时定位显示与轨迹回放。通过可视化的地图来展现整个小区信息的控制与配置,事件的上报与展现,是一种可视化的综合业务入口。
摄像机信号在指定监视器上进行轮训显示。监控主机可通过对控制键盘的操作,对输入信号进行任意分组切换、点切及时序切换,从而实现不同的显示需求。监控主机也可对云台、变焦镜头进行各种姿态的遥控。
系统能对每路视频信号进行 24 小时实时录像,记录监视小区范围内各类活动情况。监控点视频图像均能在消防安保中心监视器上显示,并附带时间及日期,存储采用不小于 1080P 格式且其存录时间不低于 30天。 图像显示部分由专业级液晶监视器组成液晶拼接屏电视墙。电视墙可采用多种方式灵活显示终端图像,既可切换显示,也可全屏幕、 4画面、9画面、16 画面显示;在预先设置好的顺序下,可将监视图像显示在选定的监视器上。
监控室根据小区摄像机具体点位数量,采用不同数量的液晶拼接屏来进行画面的轮训显示。128路以下的摄像机数量,可采用2行×2列的46寸拼接屏;129~256路的摄像机数量,可采用3行×2列46寸拼接屏;257~448路摄像机,可采用3行×3列46寸拼接屏;以此类推,根据摄像机路数来确定拼接屏数量。
监控摄像机位置设置原则
住宅小区内的监控摄像机,基本设置于各个公共区域内。
小区出入口:
小区出入口处,应设置全景摄像机,保证整体的监控视野。人行出入口出,应在进出两个方向上,均设置带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机,保证可以对进出口处的人员进行监控分析。车型出入口处,应在进出两个方向上,均设置带车牌抓拍功能的智能分析摄像机,用于对车辆信息进行查询,对车辆事件进行记录。
单元楼:
为了保证小区居民的隐私性,单元楼内的监控,可设置于门厅内,用于监控出单元楼方向的人员。
地下停车场
小区地下停车场的视频监控,需要具有对人员、车辆图像进行高效摄录的能力及较快的视频相应速度,才能满足大规模人流、车流的监控需求。
地下停车库出入口处,应设置带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机,保证可以对车库出入口处的人员进行监控分析。地下停车场内,应尽量进行全覆盖监控,即不仅要监控主要通道,也需要对非车行道进行布控。对于安装有充电桩的车位,需要对充电桩所在方位进行监控,在充电桩出现危险情况是,可以及时进行报警。
室外区域
在小区室外部分,视频監控摄像机应设置于主要通道测,小区周界报警范围周边,以及人员密集场所,如小区健身区域,儿童娱乐区域等。在居民楼下侧,可设置方向朝上的特殊摄像机,用于监控近年来关注度持续增加的高空抛物问题。
屋顶
单元楼通往楼顶平台的出入口处,应设置常规智能视频监控摄像机,用于对出入人员的监控分析。在楼顶边界处,也可以设置带有行为分析功能的智能监控摄像机,可以监控分析屋顶人员的行为,如日常维护人员。对于非正常登上屋顶的人员,进行大数据分析,若有非正常行为,则进行报警。可用于防止近些年来由于生活工作压力过大导致的轻生行为。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与其他安防系统联动
在住宅小区安防系统里,不仅仅包含视频监控系统,也包含停车管理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入侵防盗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可视对讲系统、一卡通系统、电梯控制系统等。旧有的小区安防系统,不同系统可能是不同品牌,不同厂家的产品,存在无法兼容的风险。会导致不同系统的报警平台无法联动,不同系统的报警使用多个报警终端,从而造成监控场面的混乱。而庞大的系统建设,所带来的问题就是运维的人员成本增加;系统的使用使用的效率也会随之下降。另一方面,随着行业技术的高速发展,平台的智能化应用越来越被广大客户认可,成为行业的一种趋势。
为了应对这种混乱和符合当前趋势,综合安防管理平台便应运而生。综合安防管理平台,是一套“智能化”、“集成化”的平台,通过接入视频监控、停车场管理、一卡通、报警检测等系统的设备,获取边缘节点数据,实现安防信息化集成与联动。可以对各系统资源进行整合和集中管理,实现统一的部署、配置、管理和调度。
当前市面上,不同的厂家也有不同的综合安防管理平台。作为设计者,需要根据不同小区的情况,不同的需求,来帮助建设者进行相关产品的选择,以达到满足小区智能安防建设的需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智能化相关的技术与日常生活的结合越发紧密。各类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了各个领域。智能化安防系统,已经在新建的社区内广泛的应用,而智能化视频监控系统,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已安装旧有安防系统的社区,在当前的时代环境下,也会将其进行逐步的改造,以适应当前日趋复杂的社区环境以及日趋严格的小区安防要求。合理科学地设计整个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从而使小区安防效果得以保证,也将变得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1]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在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场的应用[J]. 蔡永祥.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2013(04)
[2]王晨曦 范春晓 吴岳辛. 基于Storm的大容量实时人脸检索系统[J].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9(03):95-100.
[3]赵斌. 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化“大集成”势不可挡[J]. 中国安防, 2014(Z2):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