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通信传输线路优化设计和施工技术探讨

2020-07-28 14:16刘晓婷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电力通信施工技术设计

刘晓婷

摘要:在工程施工中,将光纤作为媒介可以增强通信信号的保密能力、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当前的通信工程开始使用明线架空敷设建设,并且在干线光缆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该途径可以节约施工成本、减少施工周期,同时能减少由于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因此,利用好关键技术可以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关键词:电力通信;传输线路;设计;施工技术

1通信传输线路的基本概述

1.1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原则

在通信工程领域,通信传输线路设计直接决定着通信网络的完整性与科学性,影响着整个通信网络能否正常使用。因此,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极为重要,需要遵循如下原则。(1)实用性。线路设计要严格根据通信工程的建设规模、具体任务与要求等,做好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与规划,保障有关配套设施、技术、各个参数等的选择与设定等能够符合工程的要求。(2)经济性。在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上,要尽量遵循成本最优的原则,使得在通信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能够实现良好的成本控制与管理。在线路设计中,需要做好工作量、工程预算、投资等的预估。

1.2 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内容

在通信线路的设计过程中,有关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科学进行设计图纸的绘制等。通信传输线路设计的内容较多,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其设计要求,保障各项设计内容都能在施工示意图、线路传输示意图中得以体现。通信传输线路设计内容主要包含:(1)线路规划、线路搭建路径与敷设方式的选择与确定;(2)通信线路传输中相关配套设置、材料等的选择,还需要结合工程的具体要求,做好相应的防护设计;(3)质量监督与成本控制措施等。

1.3通信传输线路设计的要求

通信传输线路设计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选择更加成熟的技术,同时要考虑到安全性问题,这样就会让设计出的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同时兼顾到经济性特点。同时,在设计上还要求方案满足施工要求、符合运营要求,要对现场的资源合理利用,同时要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设计方案的确定需要根据施工进度而定,不仅要满足于短期施工要求,还要满足长期目标。

在通信传输线路架设施工中,会存在电力线路的架设与通信传输线路重复架设在一个杆路的情况。这时需要在设计和施工中保证两种线路距离达到相关要求,避免由于大风问题导致线路碰撞,进而发生安全事故。此外,在设计、架设网杆线路时,必须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全面考虑,并且遵循城市规划要求。设计通信传输线路是工程施工的前提,需要保证技术具有可行性,在设计期间还需要考虑到如何减少对材料的消耗,降低运输费用以及不必要的支出。对于线路的设计,要和城建、交通、电力等部门进行沟通,最终确定杆路位置,保证分布合理,并且避开危险地段。

2影响通信传输线路设计与施工的关键因素

2.1 外部环境因素

2.1.1天气情况

在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外部环境因素等对于通信工程的影响较大。为保障通信传输线路设计与施工的整体质量,有关工程人员需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外部因素。例如,在通信传输线路施工过程中,雨天与大风天气可能会影响施工的进度。此外,在一些通信传输线路的使用中,一些极端的天气甚至会对通信传输产生不利的影响。

2.1.2地理因素

近年来,随着我国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通信传输线路逐步得到了全覆盖。城市、乡村等的发展中,通信传输线路都是重要的基础设施。但是,在通信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一些传输线路架设面临相对复杂的地理环境,导致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与施工难度相对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有关设计与施工人员需要充分掌握工程区域内的地理环境因素,保障通信传输线路设计的科学性。

2.2 管理因素

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与施工质量等还受到管理因素的影響,主要是由于其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主要是由人力来进行质量等的控制的。这种人力控制的方式使得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导致其无法完全实现智能化与无人化的管理。在一些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于有关的管理任务划分不清晰等,导致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与施工管理不到位,存在管理的漏洞等,严重降低了通信传输线路设计与施工的整体质量。

3电力通信传输线路的优化设计和施工技术

3.1杆路设计

想要提升传输线路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完善性,保证设计要求符合行业标准,需要对杆路设计进行优化。当前,我国较为发达的城市在传输线路建设方面已经相对完善,但发展较为落后的城市,在传输线路建设方面依然难以满足当地居民的使用需求。因此,在开展具体设计建设中,首先企业要派遣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对施工地段开展实地考察,对当地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进行充分和全面的了解,对设计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杆路位置设计在离公路近的地方,便于后期的维护和施工作业。其次,在设计杆路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线路负载能力和气候条件进行验证,各个杆路距离为50m,结合其他因素进行适当调整。最后,结合地势情况设计线路倾斜角度,对拉线桩位置、杆高和杆号进行准确记录和测量,标注地形和建筑物,采取科学的测量方法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2架杆设计施工

传输线路在具体施工中,通常会使用一定梢径和高度的电杆,并且根据土质特点明确埋藏电杆的深度,如果地段情况特殊,如横跨铁路或者公路等,需要提升电杆高度和埋藏深度。电杆标号要按照既定的流程进行操作,标号采用白底黑字、阿拉伯数字,面向公路,对洞的深度进行测量,保证其深度满足立杆要求。对路由中心线和电杆中心线的偏差进行科学控制,在电杆立完后进行分层回土,进而起到加固作用,避免发生危险和安全事故。

3.3架空杆路拉线设计

终端杆、跨越杆和角杆是光缆线路的主要受力源,并会根据不同影响因素,其张力程度也存在差异。因此,在具体设计施工中,为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需要进行拉线设置。首先,在选取拉线中,要保证拉线和杆梢距离在1300mm内;其次,如果拉线和杆梢距离在1300mm外,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对其进行处理,并且按照相关要求开展衬环作业。

3.4光缆的吊装与敷设

在电力传输中,光缆是重要的硬件设备,并且在传输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在设计施工中,需要对光缆的吊装与敷设进行科学处理。通常,在敷设光缆中主要采用挂钩方法,即将光缆悬挂在钢绞线上,通过滑轮牵引进行吊装敷设,保证光缆保护层不受到损伤。光缆和地面的距离要保证在7.5m左右,可以通过背向固定法进行施工,提升吊线抗拉力,如果电缆存在相互交错情况,线路之间要保持2m左右的距离,在施工中注意发生飞线情况。

3.5接地保护设计

接地保护是传输线路建设的关键环节,其可以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提升线路运行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在具体设计施工中,需要设置防雷接地线和避雷线,并且保证避雷线高于杆顶,在四方设置拉线保证防雷线的稳定性。

结束语:即使我国的通信传输线路设计水平得到提升,也要和国外的技术团队交流和学习,这样才能逐渐完善通信传输技术,最终提高我国通信传输技术水平。目前,我国的设施设备和国外的相比较,还存在差距。因此,国家需要统一通信线路接地设施,同时需要加强接地施工技术,要求施工人员具有专业的素质和知识储备。在技术水平提升和现场管理加强的保障下,相信我国的通信传输线路设计与施工会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管宏.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及施工研究[J].通讯世界,2019,26(10):115-116.

[2]彭磊.通信传输线路设计与施工的重点技术[J].通讯世界,2019,26(10):130-131.

[3]赵永刚.对当前通信传输线路设计与施工分析[J].通讯世界,2019,26(08):203-204.

[4]郑君,王成.通信传输线路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6):30-31.

[5]杨杰.对当前通信传输线路设计与施工分析[J].通讯世界,2019,26(07):118-119.

猜你喜欢
电力通信施工技术设计
新时期下5G移动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探析
BUBA台灯设计
电力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展望
有种设计叫而专
电力通信设备的电源管理和运行维护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