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麦玲 王龙章 王玉东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在农业发展领域,要想引领村民致富,也得重视榜样的引领作用。
段红武是洛阳市宜阳县上观乡三岔沟村人,现年50岁。他身材不高,久居深山村。在他的身上,具有农民勤劳与坚韧、商人豁达与精明的气质。这样的气质,注定了他是一个不甘于平凡的农民。在他的引领带动下,近年来上观乡农民创业异军突起,农业增收效果显著。日子好了,钱袋子鼓起,老段的脸上时时绽放笑容。但从前,他可不是这样的,他时常眉头紧锁,你看到的,似乎是一个不会笑的段红武。
生活坎坷 艰辛往事
段红武的人生,可谓坎坷,也可谓幸福。他先后的两段婚姻,促使他在背负生活压力的同时,内心更多地充满了责任与向上的动力。
1993年,段红武娶妻成家,可幸福的小日子没过几年,妻子突发疾病,使他的生活陷入困顿。为了给妻子治病,他到矿上背矿石赚钱,一袋矿石一二百斤重,磨破了肩头,累弯了腰,但一天他也只能赚几十元钱。他的辛苦所得,对于巨额的医疗费,仅是杯水车薪。但或借或赚,他都积極给妻子看病,后来,妻子因医治无效撒手人寰,留下一个几岁的女儿。
但生活仍得继续。为了让幼小的女儿能有个依靠,也为了有一个完整的家,段红武娶了一个双腿残疾女子为妻。但好在妻子拄拐尚能自立,做饭洗衣,照顾幼女,虽行动不便,新家仍被她照顾得井井有条,这使段红武的脸上逐渐活泛了颜色。后来,妻子为他生了一个男孩,段红武的脸上彻底露出了笑容,生活,正朝着他预设的轨道前进。
初展身手 动力十足
2006年时,种地机械化在山区尚无普及,农民种地积极性普遍不高,大批农民涌入城市务工。大量农民向外流动,使山里土地日渐荒芜。此时,久居家乡的段红武心中不平静了,他想是否能将农机销售引入山区,让山区的老乡也感受到机械化种地的便利性?经过一番调研之后,他做起了农机销售。最初,段红武在村庄挨家挨户推销农机,附近村庄没有一个人不认识他的,农户的家中、地头时常能见到这个农机销售者的身影。
农机卖出后,售后是很大的一部分工作。哪儿的农机出了问题,无论多远,段红武总是快速赶到。渐渐地,他锻炼成了一名远近闻名的农机维修能手。凭着售后服务好、维修技术高,在农机销售领域,段红武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每年十多万元的收入,让这个农村汉子脸上喜开了花,对于扎根农村、勤劳致富,他有了自己更多的想法。
能力越大 责任越重
从2006至2017的十一年时间内,段红武是农机销售能人、农机维修能手。在农机领域,他赚取了金钱,也获得了赞誉。在2015年时,段红武当选为上观乡三岔沟村村委委员。做了村干部后,他的思想也在发生积极转变。此时他想,自己富了不算,如何共同富裕?如何让让乡亲们也得以勤劳致富?上任村委委员后,他甚至主导起草了三岔沟村三年脱贫规划。
2017年,段红武承包了38亩水蜜桃,先行先试,他想在水蜜桃种植领域拨云见日。由于技术不成熟,缺乏资金,在两年的时间内,段红武种植水蜜桃没有赚钱。但这个性子倔强的农村汉子,在失败面前没有屈服,他索性卸任村委委员职务,一心扑在水蜜桃种植领域,他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拓展水蜜桃种植,推广家乡的农产品销售。
虽然在前期种植水蜜桃没有见到效益,但段红武逆水行舟,他又托管了三十多亩水蜜桃,他要以规模化发展,引领上观乡水蜜桃产业发展的“蝴蝶效应”。
重“啃”书本 初现成效
在扩大水蜜桃承包经营的同时,段红武认识到了科学种植的重要性。怎样让桃子又大又好吃?很少学习的段红武“啃”起了书本。他买了各种各样有关种植、育果等知识的书籍学习桃子的种植技术。后来,他又聘请省里专家进行种植技术指导,在田间地头,在他承包的桃树下,农业专家对他现场教授,目前,段红武的种植技术在上观乡首屈一指,他种出的水蜜桃个大、肉丰、鲜甜,营养与口感俱佳。
2016年,在段红武的带领下,成立了“上观乡豫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出了产业结出了果,怎样将农民辛勤种出的产品卖出去,丰收农民的钱袋子?段红武在心里又泛起了琢磨。让农产品“变现”,带动农民实行有效经济增收,是段红武成立农民合作社的初衷。目前,合作社除了发展水蜜桃产业外,还推广花生、核桃等农产品种植、销售。
为了把农产品推广出去,段红武又玩起了智能手机。他在朋友圈拍照上传他种出的水蜜桃、上观乡的优质花生、核桃等特色农产品试着在网络领域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目前,他的水蜜桃销售遍布洛阳市、县;远销深圳、北京、郑州、新乡等地,并形成了一批稳定客源。
段红武还成立了花生加工厂,将当地的富硒花生进行炒制加工后销售。未来,老段将深耕花生产业,他要将上观乡的富硒花生卖到更远的地方,使上观乡的特色农产品,走向千家万户。对于当地农民滞销的核桃、花生等农产品,老段采取合作社收购,粗加工后进行销售。
如今,上观乡豫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十佳企业”“示范合作社”“产业扶贫先进组织”等,一块块烫金的荣誉,凝聚了段红武多年的心血。
段红武个人的进步更快,目前他已是宜阳县人大代表,上观乡致富能手。但勤奋的老段,丝毫未减当年勇,他仍然早出晚归,用心经营着他的70多亩桃树。他早上五点起床下地,晚上八九点钟下工回家,披星戴月,坚韧劳作,辛勤的汗水,映出了一个农民高大的形象、可贵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