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笑男
摘 要:城市道路作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其建设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同时又是城市基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地段的地基条件的稳定是保证车辆安全行驶的重要条件,最为重要的是对软土地基的建设。然而,近些年以软土地基为主的结构隐患问题层出不穷,不仅给地基施工质量造成危害影响,同时也给整体施工质量造成危害影响,亟待解决。。针对以上情形,本文就如何妥善处理软土地基展开相应研究,为今后的城市道路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工程;软基;问题;解决对策
1 引言
软土地基的组成基本都是饱和的软粘土,该土层的抗剪强度不足、压缩性大等特征,另外还有相应的有机质,从而会导致土层的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出现,由此会造成城市道路路基失稳,进一步对行车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如果对软土地段的施工质量把控不足,则会诱发地段的不均匀沉降,从而对车辆行驶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因此,在进行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务必将妥善处理软土地基作为首要任务。
2 城市道路工程软土路基的特点
2.1 具有各向异性
相较于其他路基来说,软土路基结构的稳固性要更为薄弱一些,这是由其成分所决定,受到环境因素、气候因素的影响,而且不同区域的软土地基,在形成上存在着差异性,不可统一照搬某一种方案来进行加固处理。而是要先对软土地基进行分析,发现其特征,然后针对其问题实施有效的施工技术来提升其承载能力。基于土层结构,在同一种地理环境下,软土地基同一层面的土壤形成时间几乎一致,若是进行横向比较,那么便具有一定的共性,土层的特点也基本相同;若是从立体角度来看,那么软土地基的土层则会出现不同的形式,竖向比较,则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2.2 抗剪强度低
软土路基的土质比较松散,土壤中的颗粒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缝隙,抗剪能力不强,难以支撑城市道路上的车辆通行,而且一旦超出可承受荷载范围,便会导致软图路基出现不均匀下沉,致使路面发生变形。
2.3 塑形体积应变
指的是软土路基的施工,主要是改善其结构,加大土壤密度,增加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当软土地基受到外部力量的影响时,其内部结构就会发生一定的改变。
3 软土处理技术
3.1 置换法
因为软土自身特性缺陷,不能直接使用,可以选用性能优良的岩土层对施工段的软土进行置换,改变该处土层或使其成为复合土层,从本质上增强其承载力,提高抗剪能力,避免完工后的不均匀沉降现象的产生。现阶段的施工主要以换填、置换作为主要手段,或是将其中杂石、淤泥剔除,高度适用于浅埋地基。通常环境下的地基埋置深度不大于3m,山间谷地的埋深不大于8m时,可采用置换法加强软土强度。
3.2 表层排水法
在城市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应用表层排水法,能获得良好的施工效果。主要应用在含有较多水分的软土路基中,并且一般情况下软土土质较好。具体操作如下:于填筑路基之前,先做好排水工作,在软土路基中挖槽,把过多的水分引入沟槽中,然后顺着沟槽排处土体之外,以便于减少软土路基中的水含量,使其土质更加紧密。排完多余的水量之后,要对沟槽进行回填,可选择砂砾作为回填土质,因为其具有较高的透水性。挖槽之前,应当先做好现场勘察工作,根据勘察的结果来进行挖槽,以免对其地质环境造成破坏,使沟槽的排水性更强,更为顺畅。合理控制沟槽的断面尺寸,一般情况下沟槽的宽度应当在50cm左右,深度可保持在50-100cm范围内。若是需要在沟槽中设计孔管,则应当先实施管道过滤作业,使管道具有通畅性,防止其堵塞而导致无法排水。
3.3 粉喷桩法
通过压缩空气,依托粉体喷射搅拌机械钻孔,将水泥粉等固体材料以雾状形式喷进所需处理的软基中,然而通过搅拌、压缩及吸收软土中水分等过程,产生相关的物理化学反应,终使软土硬结,形成具有良好稳定性、整体性的桩体,进一步达到提高路基强度的目的。该方法的最显著特点为能够快速提高土壤强度、减少预压时间,同时能减小地基沉降量。
3.4 垫层法
在城市道路路基施工中,垫层法是较为常见的技术之一,通常应用于对表层路基的处理中,常用的垫层法有三种形式:(1)换土垫层法;(2)换土加筋垫层法;(3)加筋碎石垫层法。在应用前两种垫层施工技术后,应当控制好垫层的厚度,厚度最小不可薄于50cm,最大厚度不可超过300cm。在实际操作中,施工人员一定要从多方面来进行考虑,系统化管理,尽量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费用,选择最佳的施工方式,提高软土路基施工效益。
3.5 强夯法
在软土路基中应用强夯法,是将吨位较大的夯锤,垂直锤入于软土路基中,利用夯锤从高处往下落的力度来夯实土壤,使其更加紧密,不再存留缝隙而变得松散,可提高软土路基的强度,避免路基受外力影响而出现下沉状况。夯实路基的时候,软土路基中的空隙会缩小,多余的水分也会因为受力而挤压排出,这有利于提高软土路基结构的稳定性,使其承载能力更强,而且不会轻易发生变形,保持路面的平整性。通常应用于一些杂填土质或是黄土等软土地基中。
4 城市道路软基加强施工措施
4.1 加强土质勘察
地下地质复杂多变,地下地质情况决定软基施工的进展。施工前施工人员必须做好施工场地的地质勘察工作,确保软基施工能够顺利开展。实施软基施工之前,必须得对于施工地区内地质状况实施细致的勘探,并掌握软土程度、各土层分布及各土层的坚硬情况等,估算好施工进展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从而对软基施工工作供给完备数据信息支撑,并制定可行的安全措施来应对。科学合理的设计图纸是顺利施工的前提,因此首先必须做好图纸设计。在设计之前,我们必须进行现场调查以确保所有数据的准确性。同时,还需要对施工地区内影响原因实施合理有效检查,将相关的记录做好。除此之外,还需要选取恰当软基施工工艺来使基础稳固性得到提高,保证工程质量。施工期间必须确保周围环境和建筑物的安全。
4.2 施工时应妥善处理的事项
在进行施工时,应妥善处理以下事项:(1)因地适宜,先确定施工地段的实际情况,根据当地的地质情况,选取对应的处理措施。(2)环境的保护应受到重视,在处理土层的过程中,应清理埋藏地基中的淤泥,以及前期留下的废弃物。(3)施工过程中,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因为软基处自身特性,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限制,施工时易引发安全事故,致使危害地基施工,针对这种情形,务必提高施工人员作业时的安全保障,尽可能去除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加强安全施工措施,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在可控安全范围内进行施工。
5 结语
软土路基施工是城市道路工程中的关键项目之一,应当予以有效的措施来加以解决,若是忽视了软图路基施工,则会导致城市道路工程质量的下降,埋下极大的安全隐患,不利于城市道路的正常运行,缩短城市道路的使用寿命。为此,应当针对软土地基的特性,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来进行处理,提高软土路基的稳固性。作为施工人员更应与时俱进,提升个人综合素养,不断加强软基处理,保障城市道路的安全建设。
参考文献:
[1] 臧雷.道路软基工程施工的病害特征及处理方法探讨[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2):75.
[2] 张庆生.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3):248+250.
[3] 余心饯.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实践[J].门窗,2019(24):288.
[4] 冯文军.道路软土地基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