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 陌 上
追溯半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以下简称“半喂入”)的历史,有个惊讶的发现,这种机器的发明源自中国。据相关资料显示,早在20世纪50年代,由我国著名农机专家马骥设计的半喂入水稻收获机参加了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70年代的湖州—120型、江南—120B型均有少量生产,但由于当时我国的工业基础落后等原因,半喂入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大约从1994年开始,江苏、上海、浙江等地引进日本半喂入收获机,有代表性的如洋马CA335型、久保田PRO481型、三菱MC486型等。
客观说,如今技术成熟的半喂入都是舶来品,在国内历经了数个发展阶段。从图1可看出,2009年半喂入销量达到巅峰,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应归功于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
近两年来,半喂入沉寂近10年后有了复苏的迹象,在探索秸秆资源化利用行动中,秸秆离田资源化利用政策成为普遍共识,这一利好让具有完整保留秸秆功能的半喂入再次引起重视,黑龙江、辽宁、江苏、湖北、上海等省市开始恢复了累加补贴,另有一些地方对秸秆离田打捆作业补贴,在重赏政策下,半喂入再次走进企业、经销商和作业服务组织的视野。当然,收获和综合收益高,尤其是合作社和种粮大户有现实需求是其中重要原因。总之,由于利好叠加出现,半喂入近两年实现了恢复性增长,2019年接近4000台。
说起半喂入就绕不开全喂入联合收获机(以下简称全喂入),这是农机市场上具备充分竞争关系的两种典型产品,销量此消彼长。1994年之前,因为半喂入没有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大约5万台水稻机销量中,全部是国产品牌的全喂入机型;在此之后,半喂入进入国内市场后就一路掠夺全喂入市场份额,到2009年,生产企业有29家,全、半销量比达到2.5:1的顶峰。2010年之后盛极而衰,由于土地流转加快了规模化,加上收获在速度和效率上比较逊色,半喂入销量一路下滑,直到2016年后销量低于2000台,生产企业只有10家。近两年,全、半格局有所改变,2019年,半喂入销量复苏接近4000台,沉睡10年之久的半喂入市场表现出苏醒迹象。
笔者观察跟踪多年认为,全喂入和半喂入虽然互为替代品,但并非单选题,有条件可以多选。有些作业场景全喂入具有经济或高效率优势,有些作业场景半喂入则比较划算,当然不同用户选择也有倾向性,如跨区作业用户更愿意用全喂入,散户更愿意用半喂入,所以说全喂入和半喂入将长期共存,受补贴政策和需求影响,在不同阶段两者销量占比会有高低变化。下面就半喂入这个农机品类进行探讨。
收获方式模拟人工,保留完整秸秆。收获作业后能保留完整秸秆,这个特性是由半喂入收获模式决定的,其脱粒装置采用弓齿滚筒脱粒,脱粒时夹持输送链将谷物根部整齐夹住沿着滚筒轴向移动,仅谷穗部分进入滚筒而茎秆不进入,在此过程中不断受到滚筒弓齿梳刷将谷粒脱下,同时秸秆得以完整保留。脱粒后的秸秆平铺到地面,人工或捡拾打捆机打捆,如果在收获机后面安装一台打捆设备,可实现一边收获一边打捆,近两年带打捆功能的机器很受市场欢迎。
动力消耗少,节省作业成本。对于专业服务组织和规模种植户来讲,作业成本高低直接影响其收益。据有关测试,半喂入油耗平均4—5元/亩,同等功率的全喂入约是8—10元/亩,半喂入作业成本优势非常明显。从目前市场上两者主销机型数据对比分析,也能看出一定端倪。沃得全喂入主销产品锐龙4LZ—5.0E,其功率是112.5马力,巨龙4LZ—6.0A的功率是165马力,久保田半喂入主打产品PRO888GM只有100马力,PRO588仅有73马力,洋马AG600A也只有70马力。虽然动力配备有差别,但从作业效率分析这些产品其实没有太大差别。
通过性好,应对倒伏更有方。从喂入方式看,全喂入是传统的拨禾轮方式,半喂入配置底部割刀可以从水稻根部割断,应对超级高产稻、青熟相间、稠密高植株尤其是倒伏,半喂入有更好的适应性;半喂入结构紧凑有更好的通过性,洋马EE-60系列2行机虽然只有14马力,但在丘陵山区都能适用。目前,久保田、洋马推出的最大半喂入是95-100马力,其机型比—2型小麦机还要小。
作业质量好,满足高端稻谷要求。这是半喂入的决定性优势。如果需要留种或用于高档大米加工,最好选择用半喂入收获。据田间实况测试,全喂入损失率在3.5%以内、破碎率在2%以内,半喂入损失率可达1%以内、破碎率在0.2%—0.5%,半喂入优势更明显。另外,梳脱式脱粒决定了半喂入收获含杂率低很多,更便于收获后烘干作业。在两者竞争中,由于在特殊结构和收获方式上的独有性,半喂入占有全喂入永远无法超越的优势。
在现阶段的国内市场,半喂入分为日系和自主品牌两大阵营。大家清楚,在全喂入领域,以沃得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已经实现全面超越,这让很多人会产生联想。实际上,自主品牌半喂入其实很不理想。
收获机械领域专家认为,日系半喂入在日韩有二十多年发展经验,采用了国际领先的机电液一体化成熟技术,在推向中国市场后,针对国内市场需求特点又进行了大量适应性改进,如首次故障间隔可达800小时,是自主系的3到5倍,上佳的稳定性让日系半喂入在中国市场一直保持良好口碑。
日系实力强大,以至于短期内难以超越,这是客观存在,但自主品牌成长也很快更是不争事实。在2004—2009年高速发展后,自主品牌经历了一次大浪淘沙,当年近30多家企业如今绝大多数已经消失了。可喜的是,沃得、星光、常发、东风农机等主流企业一直没有放弃,他们依靠在拖拉机和联合收获机方面的成熟渠道以及强大的集团背景,正在发起二次冲击。从2019年销量看,自主品牌进步很大,但差距仍非常明显。据跨区作业机手反映,在北方地区作业自主品牌半喂入效果尚可,但在南方高产区表现不佳,如2019年个别地方甚至出现用户集体要求退机的现象,可见自主品牌半喂入在技术进步上还有相当长一段路要走。
半喂入的技术发展有向大马力延伸的趋势。目前,自主品牌以4行入门级产品为主,作业效率低是老毛病,与全喂入PK基本没有竞争力;日系就完全不一样,久保田、洋马、井关主打的都是5行和6行高端机,据内部消息称,三家日系企业都把研发重心放在高效率的6行机上,未来方向是更大功率和更高效率,通过批量可逐步把价格降下来,其中久保田120马力半喂入已试验2年多,预计很快就会推向市场,虽然自主品牌也在布局6行机,但预计要晚一步。
高效率高质量是必要条件。全喂入是“半喂入“”的竞品,半喂入后期能否保持增长,一是取决于全喂入的升级换代步伐,二是取决于半喂入的提升。目前,自主品牌全喂入的发展表现在三个方向:一是产品性能质量不断完善,二是继续向6公斤、7公斤大喂入量升级,三是向多功能多作业场景发展。半喂入只在第一方面有一拼,其它是半喂入弱项,所以,能否推出速度更高、效率更高和质量更佳的新产品,其实是半喂入能否再次回归市场的关键所在。
进一步从全喂入的发展历程说明,从2000年到2019年,全喂入呈现出喂入量增大、功率延伸、割台加宽的发展趋势,如2006年最大割台是2米,配套动力大概是40—60马力;到了2019年,主流厂家如沃得、中联、雷沃在6公斤、7公斤喂入量级别展开争夺,出现了3米以上大型割台,发动机功率也超过了120马力。其实,背后的逻辑是企业顺应规模化农业趋势,核心竞争要素仍是效率和速度。半喂入和全喂入的较量,以及半喂入之间的竞争,也大概出不了这个圈。
跨区作业市场份额是首要阵地。跨区作业运作模式已经非常成熟,这是中国农机化在专业化细分道路上的成功探索,如今,考虑到雇佣机手、日常维护、修理保养、存放等诸多麻烦,即使是种植大户、合作社有能力购买收获机,他们还是愿意接受跨区机收,所以满足跨区作业的需求就成为开拓水稻联合收获机市场的首要阵地。另外,因为跨区作业的机器一般应满足作业效率高故障又少两个条件,这会刺激厂家不断完成产品升级换代吸引用户淘汰低效率机器,水稻收获机也因此成为农机市场中颇活跃的产品。可见,半喂入的回归也取决于其在跨区作业中占有份额的大小,决定因素当然是能否推出效率更高、故障更少、适应性更强的机器。
品牌保值问题提上日程。据笔者观察,近几年销量大的产品,二手机市场也一定最好,这其实是个品牌保值问题。可见,生产企业和经销商都需要关注存量市场,考虑其品牌二手机的出路问题,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二手机流动越快,新机就越有销路。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