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密观察中丰盈班级图书馆

2020-07-27 16:30缪梦娇
幸福家庭 2020年8期
关键词:衣服皮肤动物

缪梦娇

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建设幼儿园班级图书馆应使幼儿回归大自然和大社会。依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笔者以精密观察为引领,开展别样的“动物的皮肤”系列实践活动,挖掘与整合幼儿的观察、发现和记录,为幼儿班级图书馆深入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一些观点

(一)精密观察

陈鹤琴先生指出:精密观察要有“精密的辅导”和“精密的试验”。为此,笔者根据精密观察的四点要求:全面观察、比较观察、系统观察和五官俱到观察,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在观察方法指导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与探索。

(二)大班幼儿年龄特点

《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笔者认为,幼儿园大班的孩子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能动手动脑寻找答案并且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

(三)班级图书馆

陈熠(2019)指出,幼儿园图书馆是以幼儿园为单位,提供丰富多元的图书资源,培养幼儿阅读习惯和兴趣的场所。戴雪(2018)则提出,把图书馆建设的内容融入幼儿园的课程中,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促进幼儿的多元发展。笔者认为班级图书馆实质是幼儿园图书馆的组成部分,教师应从儿童生活出发,在儿童的实践活动中丰富班级图书馆。

 “动物的皮肤”实践活动

(一)疑问。“为什么我们画的蛇和马都不一样?”

晨间的一次谈话引起了我的注意。

辰辰:“我是班级里最大的!我已经7岁了!”

稳稳:“谁说你是最大,我也7岁了!”

哈哈:“不是这样比大小的,看属什么!”

大家议论纷纷,讨论着自己的属相。这时,教师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纸记录下自己的属相,组织了属相展览活动。

辰辰:“你的马为什么是这样子的?”

妍妍:“我给我的小马穿上了漂亮的衣服。”

(二)讨论。“动物需要穿衣服吗?”

诚诚:“动物是不穿衣服的!”

妍妍:“我家的小狗就穿的衣服啊!”

辰辰:“动物有尾巴的,衣服穿不了。”

一周后,小宝带来了绘本《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午后阅读的时,我们分享了这个绘本故事。

诚诚:“衣服就是给人穿的,动物穿了会有各种问题。”

妍妍:“我家狗狗是因为剃了毛才穿的衣服。”

辰辰:“这绘本太有趣了,我想演一演小蛇!”

孩子们纷纷响应,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还配上了台词:“这衣服太热了!”“这衣服太难受了!”孩子们开始认识到动物其实不需要穿衣服,因为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衣服——皮肤。

(三)探究。动物有自己的衣服——皮肤

第二天花花就兴冲冲地说:“你们来看我的这本书里面都是动物皮肤的秘密,我发现了蛇的皮肤不是像辰辰小朋友画的那样!”孩子急忙围过来围着花花,今天的探究活动就根据这本书开展了。

哈哈:“有些动物的皮肤是一条一条的,像斑马一样,还有像奶牛一样是一块一块的。”

教师趁机开展了动物皮肤大调查活动,孩子们纷纷行动起来,自制调查表并做好标注。孩子们分享了调查表,又有了新的问题。

辰辰:“可是我们的记录有好多重复啊。”

发发:“我想把我们的记录存起来。”

大宝:“我们想个办法,把它保留下来吧,把重复的去掉!”

孩子们把大家的记录表聚合在一起相互讨论,最终决定跟上次工具书的方法一样,制作成图书保留在图书漂流角,这回孩子们的动作非常熟练,他们把书装订成册,画上书标,贴上页码,做上标注,很快,我们的动物皮肤大百科自制书本就完成啦!随着动物皮肤百科书的完成,孩子们将自制书放入了班级图书馆中,孩子们纷纷借阅,将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

(四)发现。特殊的动物皮肤——保护色

随着认识的加深,孩子们决定组织一场皮肤知识大竞赛,孩子们对动物的花纹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孩子们发现有些动物的特殊花纹和身边的环境差不多,那为什么呢?

果果:“经常在一起就一样了!”

明明:“是模仿。”

甜甜:“敌人就看不出来。”

孩子们阅读《动物的相貌》,发现原来是为了保护自己或者为了伪装捕捉食物,他们也马上将之前做的工具书进行补充和完善,进一步丰富了班级图书馆。

 实施精密观察的原则

(一)全面观察,概括全体

徐玉杰(2012)指出,教师引导幼儿对事物进行全方面地观察,要关注发展的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特点,兼顾整体与部分。

在屬相展览会上,教师要引导幼儿全面的观察思考:千姿百态的蛇和马,为什么花纹颜色都不一;为什么大家笔下都是蛇和马;我们生活当中的蛇和马的样子……这样才能深化幼儿对蛇和马的认知。

(二)比较观察,精密分析

钱峰(1992)认为,教师应引导幼儿运用比较的思维方法去观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现象。

从孩子们发现蛇和马的花纹不一样到探究动物的皮肤异同,过程中适合孩子兴趣和思维的图书不断加入班级图书馆,这样孩子才能在阅读和比较中正确、细致、完整地认识动物的皮肤,幼儿的思维才会得到质的发展,班级图书馆的构建才能更加真实和适宜。

(三)系统观察,明确目标

钱峰指出,教师引导幼儿制定明确的观察目标和清晰的观察计划,幼儿能有目的地、系统地观察某种事物。在班级图书馆丰富的过程中,孩子慢慢地聚焦“动物的皮肤”,从各个维度了解皮肤,发现问题,到最后解决问题。系统的观察使孩子知识体系串联在一起,将皮肤的秘密调查表汇编成书籍,进一步丰富了班级图书馆。

(四)五官俱到,相互观察

钱峰认为,教师引导幼儿不仅用眼睛观察,更要多感官共同参与观察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以看、听的为主,欠缺其他感官的运用。在汇编书籍中,缺少其他感官参与的记录。教师可以适当鼓励孩子,以电子的方式汇总孩子的发现,进一步丰富图书馆在“说”方面的构建。同时,动物的皮肤在触觉应该有更多的体现,使孩子有更加直观的认知。

猜你喜欢
衣服皮肤动物
第二层皮肤
皮肤“出油”或许就能减肥
高频超声在皮肤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早起的衣服有舞跳
小衣服
动物可笑堂
我爱洗澡,皮肤好好
强取人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