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宁
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对于城市里各个行业的应用,特别是不同产业领域的细分设施的智能化应用,确实起到了提高质量的作用。新基建促进智慧城市的发展,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新动力。新基建如何和智慧城市相互结合,其本质是智慧城市的建设一直伴随ICT产业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是信息技术发展与业务发展融合的一个又一个的不断深化过程。
首先,需要来分析一下新基建的建设和智慧城市之间的关系。其实对于“新基建”的内涵,从我国发布的最新范围来看,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等三种类型,但实际这三种类型的核心还是以科技为核心。
而对于智慧城市来说,新基建其实是智慧城市中的城市基础设施与各个领域的融合,包括感知端、传输到存储、计算等,是在此基础上夯实智慧城市的技术基础的全过程。
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对于城市里各个行业的应用,特别是不同产业领域的细分设施的智能化应用,确实起到了提高质量的作用。新基建促进智慧城市的发展,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新动力。
新基建如何与智慧城市相互结合,其本质是智慧城市的建设一直伴随着ICT产业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是信息技术发展与业务发展融合的一个又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第一阶段可以分成两种形态来分析。第一种是从技术形态上来分析,可以表述为技术驱动的阶段。随着移动互联网、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智慧城市才能上升到数字化的变革。
现在进入到发展后期阶段,逐步进入到了不断挖掘数据价值、实现更多的智能驱动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我国的智慧城市战略也在发生变化。
智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断推进智慧城市进入智能化的发展阶段,而在此过程中可以看到,信息技术本身,包括部署形式、社会形态都发生了转变。最开始是集中式的大型主机形态,也就是计算驱动,到后来进入以计算为主,分布式多中心的建设阶段,再进入以应用驱动去中心化、万物互联的时代。
第二种形态可以从技术的发展、技术的支撑作用、技术之间的融合不断发生的变化来看。对智慧城市来说也会受益于这种发展,包括城市建设可以进入到数据模拟决策的模式。到此阶段,我们看到智慧城市的典型特征就是从未来的技术发展角度来看待应用的发展方向。
智慧城市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就是我们一直提及的未来数据红利的阶段。未来数据红利是我们的城市未来的新类型的资产。在这种情形下的智慧城市的建设,我们相信,不论是在行业层面,还是在社会层面,又或是在企业层面,都会实现未来智慧资源的分散分布。
从产业来说,比如某个单一的产业,一开始是由相对来说信息相互独立的各个环节组成,比如供应链中的供应商、中间商、设备商到渠道商,是一个供应链的线条。这个供应链的线条中每一个环节是相对独立的,由此形成供应体系。而到了第二阶段,产业形态就会发生一些变化。
To C端和To B端的企业,可通过平台的整合来实现供应能力的整合,也就是说,企业级的产品链上就有整体协调,再到跨产业的整合和协调,这种模式就打破了传统的产业边界,实现了类似全产业的全力合作。
那对于智慧城市又是何种趋势呢?相对来说,成熟的体系内可以分为基础设施、城市治理、产业经济、惠民服务等几部分。整体来说涉及三大主体——政府、企业和民众,它们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新基建可以重构城市的基础设施,加速构建城市的信息基础。我们可以看到,通过新基建建设可以给城市新的助力:基于数字孪生城市的数字化概念,以技术为主的城市底座,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正加速改变产业形态,也就是说,在城市基础设施或者在新技术应用的重要的场景中对产业加速变革。
我们一直在强调数据资源是城市的最底层智力资源,也是城市最重要的价值之一,从城市数据供应链的体系来看,不论是在数据采集还是处理、数据整合的每一个过程中,还是在数据应用的全流程、数据分析全流程、挖掘数据的全流程中,数据集的供应链体系一直在支撑智慧城市,是支撑实现智慧城市各类目标的一个最基本单元。
而在这个单元下,我们可以看到数据中心的建设、云平台的建设以及数据安全的保障,汇总之后才可实现城市整个生命周期的最基本保障。在这个载体支撑下,才能实现城市中的城市资源整合,以数据流为核心的社会分工协作,也是一种数据资源集聚,具备整合、开放和共享的能力必不可少,这样才可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改变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市场体制的问题,甚至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这种新的数据应用和挖掘方式塑造新业态,转变商业模式。
从第三个阶段来看,新基建也重构了智慧城市的定位体系,创新建设智能运营模式,可以看到,智慧城市的应用从一开始相对来说由一些单点组成,正变成由多个场景叠加的一个有机体。
另外,前文刚才也提到了,可以让类似更多的企业、市民、科研单位,通过新基建的搭建和原有传统智慧城市建设结合,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政企合作,甚至于有一部分领域实现向企业投资的模式转变,同时更强调市民和企业的深度参与感,创新多主体的参与方式,吸纳社会各个层级广泛参与。
后疫情时代,在新基建提出之后,智慧城市有哪些建设热点呢?之前一直在强调,新基建、疫情的影响正共同作用,其实也正共同影响当今智慧城市建设。
第一个热点是耳熟能详的智慧医疗,也就是医疗新基建。医疗新基建今后会一直是热点,可以看到和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协同发展等将会共同成为后疫情时代下智慧城市建设的新热点行业。
我们还可以看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之下,暴露出来一些医疗卫生的短板,比如医保信息平台的不完善、医疗器械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另外,这次疫情期间,火速催热的互联网医疗产业,在4月28日也被国家级会议提及,这种“点名”也印证了互联网医疗产业的变革方向。会议当日明确指出,要加大远程医疗的普及应用。其中,未来的5G技术以及以5G为引领的诸多新一代信息技术,都是可以和医疗产业相互结合的,就会让To B端和To C端的医疗产业的信息通道打通,从而产生更多的場景。
比如,现在的医疗影像产业中,我们可以通过结合5G、人工智能的技术从而实现有一些辅助诊断的功能。另外,人工智能在医疗产业中广泛应用后,就可以在当下疫情期间开放使用数据平台、算力平台等,这都为医疗的算法算力提升、药物研发的提速、远程医疗的实现和智能医疗影像提供了极大帮助。对于To C端来说,就像刚才提及的远程问诊以及未来即将普及的健康管理,都是未来医疗新基建中需要重点考虑的的内容。
和医疗新基建相互紧密结合的基础设施中,有硬件的基础设施、操作系统、5G、大数据平台、云计算、医疗云和安全防护等等,这一系列都将是在医疗新基建建设过程中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
还有一个方面是金融领域,也就是说疫情后的复工复产、经济复苏,正成为我们当下和未来即将面对的关键问题。而金融新基建,可以说既是助力智慧城市的发展,也是助力产业复工、工厂复产的关键。因此,金融新基建是产业经济复苏中很重要的内容之一。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新基建可以贯穿各个行业,比如贯穿医疗、交通、政务、智慧零售、餐饮、教育等,它其实可以作为普适性工具。金融新基建所代表的基础设施,其实包括金融服务或者金融的支付、贷款、风险评估等在内,它是以金融服务为主的,或者说是以金融内容为主的,贯穿在各个行业领域中的应用,也可以说是横向贯穿的一个整体应用。
以普惠金融或者贷款为例,从贷前的信用评估、反欺诈的评估管控,到贷中资产审核、资产能力把控等都有金融新基建的应用。另外,贷后风险监控的实时化、持续动态的实时监控、自动预警或者是催收模型等,这些之中也都有金融新基建很广泛的用武之地。也就是说,它可以为教育、社区、政务等多个产业领域服务,还有当下的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等共同服务。
另外,对于全国各地城投公司当下正推行的普惠金融来说,金融新基建也是开启了金融服务的大门,也开启了智慧城市的大门,我们相信金融新基建也将为智慧城市更加助力,提供更多种服务支持。
第三个热点领域则是网络安全新基建。随着新基建的逐渐推进和深入,我们的城市建设会加快步伐。在此过程中,智慧城市的数据资源、数据能力的发展进度会显著加快,可以预测,未来智慧城市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最重要基石之一,也可以说从保障能力到保障效果,还有进行中的保障的改进都将迎来变革机遇。这都需要我们的智慧城市建设、网络安全新基建建設中从最开始就提供一种保障措施。
也就是说,从最开始,摸清智慧城市建设能力,对智慧城市的网络安全需进行分析,再对智慧城市网络安全的威胁进行评估,并且对智慧城市网络安全的态势进行监测。唯有通过以上建设,通过持续的网络安全新基建的改进,才可实现智慧城市网络安全全流程的安全循环。
责任编辑:王昊
wanghao@staff.ccid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