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穴位埋线联合盆底肌锻炼对高龄产妇盆底功能的改善

2020-07-27 09:12吴叶欢毛中英黄冬梅欧宛新郑杨鹏丘文样
实用临床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龄产妇盆底肌力

吴叶欢,李 霞,毛中英,黄冬梅,欧宛新,郑杨鹏,丘文样

(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a.产科; b.妇保科; c.妇科; d.中医科,广东 佛山 528200)

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及二孩政策的开放,高龄产妇人数亦不断上升,而随着年龄的增加,肌肉及各个系统功能均在退化,对于高龄产妇而言盆底功能的恢复尤为重要[1]。盆底肌肉松弛会造成子宫脱垂、尿失禁等一系列盆底问题,严重影响产妇日常生活,因此需尽早进行盆底康复以促进盆底功能的恢复[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高龄产妇产后实施穴位埋线联合盆底肌锻炼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于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分娩并于分娩后6周回院复诊的高龄产妇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年龄35~42岁,平均(38.47±2.41)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6例,高中、中专38例,大专及以上16例;孕周37~40周,平均(38.41±0.65)周;盆底肌力:1级30例、2级29例、3级21例。对照组,年龄36~41岁,平均(38.32±2.39)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7例,高中、中专39例,大专及以上14例;孕周37~41周,平均(38.78±0.61)周;盆底肌力:1级32例、2级30例、3级18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盆底肌力检测盆底肌力≤3级;单胎足月顺产;无急性感染症状,意识清晰;患者知晓并同意本研究。

排除标准:患有其他妊娠合并疾病;盆底肌力≥4级;合并泌尿系统感染、高血压或糖尿病;存在皮肤疾病者;患有认知障碍者。

1.3 干预方法

对照组产妇产后6周(即产后42 d)恶露干净,产妇回院复诊时测定盆底肌力,并开始盆底肌锻炼干预。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详细指导对照组产妇进行凯格尔运动、盆底肌力康复器训练,确认产妇完全掌握。产妇于家中进行凯格尔运动、盆底肌力康复器训练。1)凯格尔运动:产妇做缩紧肛门动作,每次收缩时间不少于3 s,然后放松,连续做15~30 min,每天2~3次;或每日做缩肛运动150~200次,持续6周。2)盆底肌力康复器(俗称“阴道哑铃”)训练:仰卧姿势将康复器放入阴道,距阴道口2 cm位置,做缩肛运动,感到球体上升,再放松,适应阶段做50组,然后尝试坐、行走、爬楼梯、下蹲等动作进行练习,每次15~20 min,每天1~2次,持续6周。3)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使用PHENXUSB型盆底康复治疗仪(法国杉山),于患者侧卧位下将治疗电极置入阴道,深度以电极表面处于阴道口为宜,刺激频率5~50 Hz,电流强度8~20 mA,以脉冲电刺激使患者盆底肌有效收缩,但无疼痛感为宜。患者依照仪器屏幕上的盆底肌电曲线进行盆底肌主动收缩(尽可能抬高肌电曲线),并维持最高位肌电值10 s左右,随后放松15 s(尽可能降低肌电曲线),交替进行盆底肌收缩、舒张,30 min·d-1,1 次·d-1,每周至医院治疗5 d后休息2 d,持续6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盆底肌锻炼基础上联合使用穴位埋线。1)穴位埋线方法: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天枢、中极、子宫(双)及足三里(双),对穴位进行消毒,进针,将肠线埋于相应的穴位,再使用敷料敷贴针孔,每15 d治疗1次,3次为一周期。2)注意事项:穴位埋线的针具及肠线均为一次性物品,一人一针、一人一线,不可重复使用,以免造成交叉感染;埋线后出现局部酸胀等感觉为正常现象,会自行消退;埋线后局部皮肤6~8 h内不可沾水,保持局部皮肤干燥,避免发生感染;埋线后应注意保暖,避免风寒刺激;若埋线部位出现红肿热痛时,应及时进行处理。2组均持续干预6周。

1.4 观察指标

2组均在干预6周后进行盆底肌最大电位、盆底肌力功能恢复及安全性评价。

1)盆底肌最大肌电位比较:采用盆底肌压力检测仪对盆底肌最大肌电位进行检测,肌电位正常值为1~30 μV。电压越高,盆底肌肉收缩力越大。

2)盆底肌力功能恢复情况:盆底肌力分为0—5级,0级检查者手指感觉不到收缩;1级检查者手指感觉到颤动或搏动;2级检查者手指感到挤压感;3级检查者手指感到挤压感并伴有会阴体内收;4级检查者手指感到阻力;5级检查者手指感到强大阻力。干预效果:以患者盆底肌力功能提高3级及以上为显效;1级≤盆底肌力功能提高<3级为有效;未见提高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3)记录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盆底肌最大肌电位

干预前2组盆底肌最大肌电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盆底肌最大肌电位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盆底肌最大肌电位比较

2.2 盆底肌肌力恢复情况

观察组盆底肌力恢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盆底肌肌力恢复情况比较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轻微红肿、瘀青各1例,经热敷、按揉等处理后均有效缓解,未出现发热、感染等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妊娠及分娩均会导致盆底肌肉出现松弛,功能退化等情况,从而造成盆底功能失调,若不加以干预,孕产期的盆底损伤会形成永久性的损伤,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而高龄产妇由于其自身的特点,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高于年轻产妇,应尽早对高龄产妇进行盆底功能锻炼,以促进其盆底功能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3]。

盆底肌力康复训练可有效减少盆腔器官脱垂等并发症的发生,产妇进行凯格尔运动、使用“阴道哑铃”等措施可有效改善其耻骨-尾骨肌群等盆底肌群的主动收缩能力,减少盆底组织位置与功能异常发生风险[4]。生物反馈电刺激可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对频率、强度等进行调整,患者依据仪器的反馈信号了解生理变化过程,并提高对盆底肌肉活动的控制能力;同时脉冲电刺激能够对盆底肌群及相关的神经组织产生刺激,促进盆底肌充分收缩,从而改善尿道横纹肌及盆底各肌群的功能,进而有效支撑膀胱颈组织与尿道[5]。

穴位埋线联合盆底肌锻炼通过中西结合的方式促进盆底功能的恢复,其中穴位埋线是依据针灸原理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治疗技术,通过刺激穴位,达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的目的,以改善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降低产妇痛苦。穴位埋线是利用针灸的原理,将肠线埋在相应的穴位内,以达到疏通经脉、平衡血气、调整阴阳、治疗疾病的目的,还可起到补肾健脾、调节脏腑、标本兼治之效。该疗法相比针灸疗法可减少产妇多次针灸痛苦,减少对机体损伤,并且起效快,作用时间长;穴位埋线后,肠线或药线在15 d内被人体吸收,对穴位产生长期刺激,可刺激周围神经兴奋,提高盆底肌群收缩能力,以达到疏通气血,促进肌力恢复的目的[6]。穴位埋线可直接刺激皮肤感受器,刺激该穴位,使该穴位功效长期释放,起到刺激肌肉、传导电流的作用,促使患者自主控制盆底肌的收缩及舒展,并形成条件反射,进而提高盆底肌功能;同时该疗法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可诱发盆底肌肉的收缩,再配合上盆底肌锻炼,可改善盆底功能,减少盆底障碍性疾病的发生[7]。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盆底肌最大肌电位高于对照组,肌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高龄产妇产后使用穴位埋线联合盆底肌锻炼可提高盆底肌最大肌电位及盆底肌肌力,有效改善盆底功能。魏兆莲等[8]研究表明,针灸与康复理疗联合使用有利于盆底功能的恢复,减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与本研究结果基本相符合。另外,本研究观察组治疗期间,未发现发热、感染等严重不良反应,轻微红肿与瘀青患者经热敷、按揉等处理后均有效缓解,提醒此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应引导产妇了解盆底肌锻炼的重要性,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训练技能,提高其对盆底康复训练的依从性,从而达到盆底功能康复的目的。

总之,对高龄产妇产后进行穴位埋线联合盆底肌锻炼,可提高其盆底肌最大肌电位及盆底肌肌力,有效改善盆底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高龄产妇盆底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高龄产妇分娩中实施全面护理优化对分娩结局的作用研究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
高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