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文华
摘要: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目的是为社会输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会计基础》课程是高中职院校中经济学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具有极强的技术性和理论性,在该门课程的学习中,学生既能够掌握金融的基础知识,又能够全面了解会计的基本技能和原理。因此,高中职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以科学、合理的手段革新该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有效突破课程教学中的问题,真正发挥出《会计基础》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高中职教育;会计基础;教学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会计基础》是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基础,既包含了会计岗位对职业人员的要求,又包含了该岗位上应具备的基本会计核算技能。故而,教师在开展《会计基础》教学活动时,要始终基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社会需要视角,不断革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手段,应用创新的教学模式推动学生多元化的发展,充分结合实践,让学生能够形成自主开拓的良好意识,进而真正使《会计基础》课程正向发展。
一、高中职《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过分重视理论教学
《会计基础》是会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蕴含了丰富的专业性知识和理论性知识,是财务管理、审计、成本会计等专业课程的根基,因此,该门课程内容相对枯燥和严谨。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延续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单一文字教学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学生长期在该模式的学习中,会对《会计基础》产生错误认知,甚至会由此形成强烈的抵触心理,进而使课程推进效果不佳。
同时,部分院校没有认知到实践与理论教学共同发展的重要性,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通过实践环节检验已掌握的理论知识,更无法实际体验到具体的操作乐趣,最终学生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教师也无法进一步提高课堂质量。
(二)教学形式和教材内容单一
在现阶段的教学安排中,高中职院校的《会计基础》课程模式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体,配合简易的辅助课件为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师缺乏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就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1]。在如今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中,会计行业的推进和发展依然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会计人才只有具备了较强的信息处理技能,才能够有效地完成信息化操作。
此外,教学效果的优良与教材的选择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目前的实训教材中,大部分内容都要求与会计业务吻合,这就导致各类型教材都具有较高的仿真性。如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仅仅将教学内容局限于会计核算,就很难满足学生将来对会计工作的需求,故而教师要尽可能根据岗位的不同进行有效的角色实训,在最大程度上推动学生将所学的税务、内部控制、财务分析等知识融会贯通。
(三)教师实践教学技能不足
《会计基础》课程既要求教师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教师具备大量的实践经验。但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大部分教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师岗位,虽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却严重缺乏实践经验。教师对会计行业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流程了解不透彻,就会严重影响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
另外,高中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有一定的个性差异,在自学能力、自我约束能力上相对较弱,学生难以接受长时间的理论知识学习,因此,就需要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引导学生多参与、多动手,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程质量。
二、优化高中职《会计基础》课程教学的对策探讨
(一)创新教学理念,合理树立教学目标
在新課改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会计基础》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从技能导向的教学模式转化为以素质导向,力求培养出具有丰富会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又能胜任一线操作和基层管理工作的综合型人才。因此,教师就要合理树立教学目标,革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比如,教师在开课前,可先将该堂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核心知识以图文分析的形式分享到班级学习群中,引导学生在课前对该部分内容进行轮廓性学习。在课上,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根据以上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身的看法、见解或获取的信息。在学生分享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并针对学生的讨论内容给予意见。同时教师要始终以正面积极的态度反馈学生对资料提出的问题,并将多次反复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归纳成主要问题在讨论结束后重点剖析。在学生讨论完成后,教师则要鼓励各个小组成员阐述最终的探究成果,在学生进行讲述时,教师要将学生的“初期成果”记录于黑板上,但不过分干涉其中的偏差部分或遗漏部分,更不以消极负面的态度批判学生的成果。接着,教师要整合学生现目前获取的知识,并以此为线索探究该堂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如:固定资产核算、职工薪酬核算、总账报表等等。在重点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要逐一展开班级统一性问题剖析,并引导学生在拓展中挖掘自主探究成果中的造成偏差和遗漏的原因。然后,在学生完成第一阶段的学习后,教师再以同样的方式推进课程发展,让学生在阶段性的学习中分次掌握相关知识,并逐步深入到该堂课程的核心部分和重难点部分。最后,教师要再次引导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对该堂课程内容进行讨论,将小组获取的知识以简易报告的方式分享给其他同学,教师则帮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示出来。
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师能够真正实现“素质与发展、学习与工作、岗位与课程”三位一体的目标,既能够培养出符合企业标准的职业人,又能够逐步推动学生个人素养的形成,使学生在阶段性的课程安排中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真正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加强工学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训成效
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教师要重视在教学工作中的实践性课程安排,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起来,扩大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期间获得职业创新发展的能力。同时,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也会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比如,校方要加强校内外会计专家的联系,从实训教材入手,编写更符合现代化职业发展要求的教材。实训教材要始终以《会计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并不断结合现代化会计工作岗位提出的新要求和用人单位的具体需求,力求实训内容与企业规则相契合。同时,校方要结合高中职院校的学生特点,开发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和个性特点的实训课程,并将校内教师和校外企业的经验相结合,使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无缝连接、相互关联。这样的实训教材不但能够使学生切实与会计业务建立起连接,又能够使实训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践操作需求,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2]。
其次,教师可开展校企联合实训。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可根据不同岗位的具体要求与企业达成合作培训模式,定期让学生到岗位进行实践,了解财务会计人员的具体工作,如:认知财务单据、管理会计档案、编制财务报表等等。在学生实践过程中,企业的负责人员则作为校外教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记录、评估和反馈,在学生实践完成后根据该阶段的成果,给予真诚的帮助和指导,并与校内教师达成优化建议,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突破传统学习模式的枷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检验理论知识、深化理论知识、强化操作能力。这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又能帮助学生实时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新鲜资讯,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自身的学习模式,推动自身良性发展。
此外,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学生分为多个层次,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性格特点,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模式,运用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指导措施弥补学生的短板,提高学习成效。如:针对感知、学习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教师要在得到学生反馈信息后,引导学生突破自身局限,挑战更具有难度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从而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往更广阔的方向发展。针对感知、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教师则要帮助其攻克现阶段的难题,扎实掌握会计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而在现有的基础上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提高自身的实力,真正实现班级学生都学有所得的目的。
(三)丰富教学手段,拓展学生学习视野
在《会计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丰富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生动、形象、富有生命力的学习氛围,让抽象生硬的知识以更直观、更准确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在寓教于乐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学习视野的同时,强化日后实际工作的对接力度[3]。
比如,教师可定期为学生布置具体的会计工作任务,并将趣味游戏融入课堂中,开展“会计比拼大赛”。在游戏活动开始前,教师要将任务的具体需求和审核标准发布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完成任务,并将具体的完成过程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作为辅助展示信息分享给其他同学。在活动开始时,教师要带领学生统一分析该任务的具体标准和流程,帮助学生二次認知。接着,教师随机邀请一名同学将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其他同学,并进行讲解。在该同学进行分析时,教师可适时针对某一环节提出疑问,展示同学则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回答,必要时可求助现场的其他同学。在该同学完成展示后,教师再邀请第二名同学以上述的方式展示工作成果,其余同学则作为“大众评审”根据两位同学的具体展示效果和工作的完成程度留取一名同学继续参与比赛,并接受第三位“挑战者”的挑战,以此类推,最终留到最后的同学则为该次“会计比拼大赛”的优胜者,教师可给予奖励和表扬。最后,教师要根据优胜者的成果和工作流程为线索,对学生在完成工作时所出现的不足和短板进行剖析,完善学生的专业认知结构。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在良性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知识储备量,并在信息碰撞的过程中感受到会计知识与自身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提高自身要求,不断强化自身的学习能力,最终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实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基础》课程在高中职院校的教育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教师应重视课程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明确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现代化社会对该岗位的全新要求,始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开发课程、完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专业化、现代化、高效化的课堂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为将来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水英.高职院校《会计职业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设计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9(04):27-29+47.
[2]房萍萍.高职基础会计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J].现代职业教育,2019(31):304-305.
[3]董娜,刘雪凌,刘秀洁.高职院校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研究与实践[J].山西青年,2019(2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