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德政 谋善治

2020-07-24 16:33黄明朗
宁波通讯·综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实则养老干部

黄明朗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到地方都围绕民生保障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推出一系列利国利民的德政。以大众最为关心的养老问题为例,中共中央、国务院进行顶层设计,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到2022年所有街道建一个养老机构,并培训200万名养老护理员。在宁波,大到2020年将实现居家养老服务城乡社区全覆盖,未来3年将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小到大力发展智慧养老,构建“互联网+家庭”共享养老模式,建立失智老人走失找寻平台等等,桩桩顺应民意,件件温暖人心。

德政,指制定有益于人民的政治措施。兴德政,还要谋善治,即进行良好的社会治理,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然而,长期以来存在一种现象,同是一个阳光照,同是一个党领导,但在不同地方或单位,虽然是同样的政策,同等条件和基础,执行结果却大相径庭。近来,就发生了几件令人“扫兴”的事:一宁海女生饱经寒窗之苦,在沪读到大四获保送研究生机会,但因名字中有个生僻字无法录入“学信网”,研究生保送名额有“泡汤”的风险。生僻字字典有,电脑字库为何没有?电脑软件是人设置的,为何不去完善、升级?即使电脑软件一时无法更新,为何不能特事特办,上门沟通、通过手写之类办法报名?携号转网服务已在全国正式运行,但有用户要求转网时,却被告知合约未满等无法如愿,究其原因,是由于某些人眼睛盯着部门利益,设置“隐形门槛”。这些“小事”提醒我们,兴德政是谋善治的前提,谋善治则是将德政落到实处的关键,要想使党和政府的德政成为善治,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兴德政、谋善治,就要体恤民意。古人说,“民之所欲,因而与之;民之所恶,因而去之”。施行德政,增进人民福祉,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飞速发展,为满足民众的迫切愿望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央进行顶层设计,各级各地当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办好这些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好事,才能民心稳定、政治清明、长治久安,充分调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性。

兴德政、谋善治,就要让利于民。事实证明,群众也许对GDP跃升、财政收入增加感觉不明显,而只有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保障和改善,才会使人们感受得更加具体、深刻。如今改革已经进入攻坚区、深水区,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坚持让利于民,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才能使百姓受益,让人民满意。同时,实施德政能够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引领和推动作用。10年前,铁路时速不到80公里,客运和物流效率低下,人们出行极为不便。近年来,国家投入巨资大力兴建高铁,不仅使人流、物流更加快捷,而且扩大了内需,使水泥、建材、钢铁等行业受益,增加了数以百万计的就业机会。这,成为海内外有口皆碑的实事工程。

興德政、谋善治,就要改进作风。有媒体披露,一些地方和单位的不法之徒挖空心思,火中取栗,将黑手伸向低保、扶贫等救急、救命、救穷的社会保障领域,使这项利国利民的德政彻底“变味”。类似问题并非个例。2019年夏,中纪委公布10种干部作风典型问题,其中有“比划型”干部、“说唱型”干部、“太极型”干部、“木偶型”干部、“打盹型”干部等等。他们说是为民,实则为己,说是为公,实则为私,说是全心全意,实则三心二意,甚至徇私舞弊,贪赃枉法,不仅把一些好事办砸,还使“立法如林、执法如零”,遭到群众的不满和抵制,有的被点名批评,有的被开除党籍、公职,有的还沦为“阶下囚”。因此,兴德政、谋善治离不开党的领导,但绝不只是党委政府的事。各单位、各职能部门、各行各业、每个政府工作人员都应共同努力,积极作为,才能提高百姓满意度,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猜你喜欢
实则养老干部
养老生活
黄帝内经
例谈构造隐圆巧解四类向量问题
“实则”的语法化与词汇化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养老更无忧了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