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鹤林:
这次疫情对各行业的冲击和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汽车行业的具体情况如何?
李福生:
这次疫情对整个汽车行业肯定是有影响,并且是负面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这个事情。
第一个就是我们可以看它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对中国来说,一季度的 GDP增速已经是负的六点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中国全年的增速大概是正的1.2%左右,国家统计局也没有对这个数字提出任何的异议。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明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会达到9%,但今年一定会是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中汽协包括一些咨询公司,像IHS这样的咨询公司,也都对中国的车市纷纷给出预测,基本上10%左右的下滑。我们暂且不去说这个数字,但是下滑是肯定的,因为全年整个经济如果跌到1.2%的话,那么其实对中国40年的改革开放来说,应该已经是最低点了,一定会影响大家的收入,这就导致大家不愿意掏钱买车。
一季度汽车销量发布会上,中汽协的许海东还引用了天眼查的一个数据:2月到3月中旬,差不多40天之内,申请破产的中小企业就有10万家。我觉得受主要影响比较大的应当是中低端的车型,因为我觉得現在主要的消费力量在小城市,三四五线小城市,因为那里很多人就业于一些中小企业,那么这次疫情对中小企业冲击最大,导致他们的工作可能不稳定,收入可能会降低,即便他们有一些储蓄,可能也会延迟购车计划。所以说我觉得中低端的、10万左右甚至10万以下的车型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张霖郁:
这次疫情对整个汽车行业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尤其是销售端。
今年2月10日,原本是全国复工的日期,我走访了老家江苏江阴的汽车城,从1月底春节放假开始,每家店都迟迟无法复工。去年增长率排名第一的广汽丰田,在江阴的经销商店也面临很大困难,因为开不了工,就意味着卖不了车,这家月营业收入在2000万有60名员工的经销店,整个2月份的销量只有30辆,平常业绩的1/3都不到,广汽丰田是比较好卖的品牌,其他品牌的日子更不好过。
李铁铮:
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重创了中国车市。一季度中国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近一半,进入二季度以来尽管各企业已陆续复工,4s店用户到店率也普遍增长,但是由于疫情全球蔓延对零部件市场的影响,销售颓势不可能很快扭转,汽车业前景堪忧。
姜君:
全球疫情的长期蔓延趋势,明天啥样?谁也说不清楚。所以对于疫情之下汽车业,几乎所有人都是比较焦虑的,尤其是汽车厂的老板,还有经销商的老板。原来我们期待的是中国抗疫成功之后会有一个恢复性增长,有些人甚至用到一个报复性增长这样一个词,但是现在看报复性增长很难。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疫情由于公共出行大家会相互回避,私家车会有一个增长,但现在看,也会因为整个人流还没有流动起来,因为旅游业受到重创。
私家车发展的未来趋势,是紧随整个经济状况和趋势的。大家的收入最关键,这关系到消费信心问题。海外疫情的大面积扩散,什么时候是拐点,现在还没有出现。由于贸易性企业的收入下降,大家的消费能力也在下降,消费信心因为消费能力也在受到影响,这是一个特点。
还有另外一个特点。2017年以后,经济开始出现从增量提升变成存量增长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消费更加趋于理性的特征,并且这种趋于理性的消费,基本上是向头部企业、合资品牌,甚至日系品牌集中;而对中小品牌或者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是有一个反向的作用。
今年整个汽车市场商用车领域当中,一些轻卡、面包车和新能源车,可能下降的幅度不会太大。如果整个疫情控制得好的话,有望能够持平。在乘用车领域,因为我们2月份基本丢到了一个月,3月份基本恢复到百分之50~60%,那么按照这个水平发展,即使下半年有一个增长也很难填补。从全球市场判断,有更悲观的,有的人说今年全球汽车总的销量大概下滑30~40%,所以我认为中国也要到两位数,应该是在10~20%期间,乘用车的下滑恐怕是很难避免的。
实际上从2018年开始,国内车市就呈一个下降趋势,如果没有疫情出现,可能会有5~8%的下降,疫情加剧了下滑的趋势。对于新能源车,政府已经出台了延续两年优惠的政策,对二手车也出台了一些刺激政策,但是我觉得最应该呼吁的就是限牌的问题。虽然政府有要求,但是各个地方政府很难放开,比如说北上广深还在继续限牌,很难做到放开。我认为有一条是政府应该能做到的,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解决小型车下乡的问题就是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才有2009年后近10年的一个汽车业高速增长期,这也是鼓励汽车进入家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
由于疫情给企业带来的一些麻烦,包括国际疫情的影响,我们汽车行业中很多汽车零部件,甚至关键的比如芯片控制系统、限速制动系统ABS等部件,需要进口,如果海外市场不能很快恢复的话,可能给我们的生产带来相应的非常大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