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正良,王 敏
(青岛市即墨区人民医院,山东 青岛 266200)
心律失常是临床非常多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主要因为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导致心脏的冲动频率、激动顺序、传导节律、传导速度障碍,发病率较高,患者患病后,很容易因为心律失常引起血流动力学紊乱,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心理衰竭,加重致死率。为此,及时的治疗非常重要,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均是临床治疗心律失常较有效的药物,本文基于此,将要研究分析应用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有效性,研究内容如下。
将本院2017年5月~2019年1月接收的54例心律失常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均等分为A组与B组两组各27例患者。A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16例、11例,年龄23~82岁,平均年龄(55.37±7.31)岁;B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15例、12例,年龄24~83岁,平均年龄(55.57±7.48)岁。患者中心律失常症状包括心房颤动、室性早搏等症状。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并未使用其他药物,不存在其他严重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已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并批准。确认两组患者资料后发现其均未在年龄、性别方面有统计学差异,即P>0.05,可进行统计学操作。
A组应用普罗帕酮治疗。患者每日需服用3次/d的药物,100 mg/次。在持续用药7 d后观察患者对于药物的反应,若效果较好则遵守医嘱增多用药剂量,若效果未达到预期或是患者用药后产生较大反应则减少用药剂量,待患者心率恢复正常后继续治疗,需每日服用150 mg/次。
B组应用胺碘酮治疗。结合每位患者的心律失常情况用药,心率为100~120次/min时,每日需服用3次/d的药物,200 mg/次;心率降至80~100次/min,每日需服用2次/d的药物,200 mg/次;如患者心率小于80次/min,且无心律失常状况,每日需服用1次/d的药物,200 mg/次g。
A组、B组均治疗5个月作为1个疗程,在此期间不服用其他治疗心律失常药物[1-2]。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数据评价其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有效率包括: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各项心电图指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各项心电图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各项心电图指标均无改善。 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和呕吐。
以统计学软件包(版本:SPSS 20.0)辅助组间检验运算,相应以()、(n)%表示计量、计数资料数据,当P<0.05即表明数值有可比性。
B组的治疗有效率96.30%明显优于A组74.07%,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93%要高于B组7.41%,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n(%)]
治疗心律失常时,要根据其基础性病因治疗,结合患者自身的身体情况与治疗资料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胺碘酮与普罗帕酮都是目前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但二者存在药物类型和作用机制的差异。普罗帕酮利用阻滞钠离子以抵抗心律失常,对于室性心动过速、期前收缩的效果较好,但不适用于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胺碘酮能够抑制开放钾离子通道,继而减缓其速度,降低心组织内房室结等传导速度,改善心律失常,安全性相对更高,治疗效果也更佳。
本次分析中,B组的治疗有效率96.30%明显优于A组74.07%,且 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93%要高于B组7.41%(P<0.05)。
综上,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性更优,安全性更高,建议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