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案积累到领域拓展: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深入的若干可能

2020-07-24 02:05刘亦师
建筑师 2020年1期
关键词:建筑史建筑研究

刘亦师

一、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繁荣局面的出现及探因

在中国近代时期,不但传统政治中心城市有了很多新发展(北京、广州等),而且因为特殊时代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等历史条件,一些原本籍籍无名的小县城一跃成为举世瞩目的商业中心(上海、香港等),同时还造就了一批新城市(“新京”、青岛等)。形成于近代的这些城市的空间结构在今天的城市生活中仍发挥其功能。而这些城市中的近代建筑不但数量众多、类型繁杂,且多位于繁华地带。梳理这些城市空间格局的形成过程、研究其中近代建筑的发展历史,从而指导当代的城市规划和建筑保护及利用等工作,这是20 世纪80 年代中国近代建筑史学科得以建立的重要原因之一[1]。

近年随着我国建筑市场进入存量时代,城市更新、历史建筑再利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使得近代建筑的研究日渐昌盛起来。除每两年一次的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一直持续举办并出版其会议论文集(《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系列丛书)外,前几年规模宏大、皇皇440 万字的《中国近代建筑史》(五卷本)面世,这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充满活力、蓬勃发展的最好说明。除此以外,国内主流建筑刊物如《建筑学报》《建筑师》《新建筑》等,近十年来多次刊载以近代建筑和城市历史研究为主题的专栏[2],遑论为数更多的相继发表的论文。其研究内容,已从早前的样式描述和基本事实梳理,扩及对建筑思想、社会因素、建筑技术等诸多方面的讨论,呈现出一个更加多元、丰富的近代建筑史研究图景。这都是十年以前未有的现象。

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除前述社会经济建设等现实需求外,也是中国近代建筑史领域30 多年来筚路蓝缕,艰难中发展,终于在这一时期枝繁叶茂、花开结果。在老一代和中年学者仍孜孜耕耘的同时[3],受他们培炙的新生代学者已走向前台,成为活跃于本领域研究的中坚力量。老、中、青三代人组成了西方学界所谓的“学术共同体”:其成员都受过专业训练,有共同关心的议题和价值取向,他们同时致力于领域拓展,这一时期的论著数量自然可观,研究质量也随时间推移较前有长足的进展。尤其青年一代已普遍具有国外经历和国际视野,对本领域未来的发展还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这都是近十年才逐渐形成的局面。

在此局面之下,我们也在反思有哪些尚待加强的不足之处。从具体的研究来说,至少有两方面内容可以加强。首先,对广大内陆地区的研究仍欠深入。这是本领域研究一直存在的问题,也是我们之所以提倡有针对性、目的明确的积累案例研究的原因,可以想见其过程是艰苦和长期的;其次,以“通史”体例的著述为例,在积累足够多具代表性案例研究的前提下,宜拧合线索、提炼主旨、精选案例、平衡布局,同时在按年代推移分期的基础上,可考虑加入围绕主题组织材料的研究。目前而言,探索“通史”书写的其他可能方式仍有很大空间,这也有助于丰富对近代建筑发展全景的认识。

从“学术共同体”的组织层面来说,2018 年以前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的组织一直由附设于中国建筑学会的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承担,其在促进学术研究、培养骨干力量以及有意识地引导研究方向等发挥了重要作用[4],但至2018 年初因清理三级学会暂停组织活动。虽然每两年一次的近代建筑史年会仍在继续(2018 年第16 届年会在西安召开,2020 年第17 届年会将在济南召开),但今后如何重建“学术共同体”组织、采取何种方式开展活动,从而健全机构、推动和引导学科建设,这是当前大家都关心并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我们希望,能在此“学术共同体”的组织下,选取若干有重大意义的课题,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多校从事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学者开展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研究,产生大量重要的学术成果。

二、中国近代建筑史课程:群众路线与案例积累

得益于前30 多年研究的积累,虽然已有基础和条件做理论的和较宏观的工作,但我们应该较为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仍处在“摸底”阶段,还存在大量此前尚未纳入研究视野的案例,仍需开展大量坚实和艰苦的实地调研和案例研究。同时,虽然近年来近代建筑史的研究队伍扩大不少,但专职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人数仍很少。因此,普及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基本知识并有效地发动更多一般爱好者,走近代建筑调查研究的群众路线,十分必要。实际上,在中国营造学社创建之初,交通、信息均闭塞的情形下,梁思成先生曾给应县等地的照相馆写信,请求协助提供当地古建筑的照片[5]。这何尝不是群众路线的一种?当然,今天的研究条件已不同于90 年之前,我们认为有效普及知识和发动大家共同研究近代建筑的一个好办法,是开设中国近代建筑的课程。如此,不但可以系统地介绍既有成果和前沿趋势,且可安排选课学生根据教师按要求开展调研,此外还有利于组织针对近代建筑的测绘工作,教学相长,一举数得。

目前,国内开设中国近代建筑史课程的高校并不多,仅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湖南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等寥寥几所。这种与近代建筑史研究快速发展极不相称的教学现状,是将来教学改革中亟待调整增补的对象,即在我国各大高校的建筑系里因地制宜地设置中国近代建筑史的课程,使之既体现这些研究成果,拓展研究视野,也促进“中国建筑史”教学的进一步完善。我们以开设中国近代建筑史课程最早的清华大学为例,略作阐述。

2012 年以前该课程由张复合教授主讲,主要着重于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而造成的一些主要城市建筑的发展、变化,以地域和交通为主线,结合我国十余座城市的具体研究情况讲述。2012 年以来笔者接替讲授此课,为了能从整体上描述近代建筑的全景,逐年加强了对中国近代建筑史讲授的理论性。具体而言,是在课程设置上将全部内容划分为两大部分,即理论部分与实例部分。理论部分着重论述中国近代建筑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从近代建筑的历史分期、近代建筑的定义、近代建筑的类型、近代建筑的特色、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研究资料的类型等各个侧面逐一论述,尽力使学生对近代建筑的发生与发展能形成一个整体、连贯的印象,不为各时期、地域的不同现象所割裂。同时,理论部分的授课旨在加强学生对城市建筑的关联性、近代建筑的全球关联性,以及研究近代建筑的跨学科方法等观念,为他们将来继续深造打下基础。

而在实例部分,则按照地理空间的分布,分别论述华东、华北、中南、东北、西北、西南地区,以及港、澳、台地区的建筑,根据不同学校和授课教师的实际情况,选取重要的城市,展开比较研究,针对“理论部分”所涉及的内容加以详述。此外,在中国近代建筑史的教学中加入实地考察的环节,组织学生走出教室,亲自参详其样式、材料、功能、空间布局、艺术手法等,既改进了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又有利于教学与实际相结合。

该课程的作业要求学生选取与他/她本人成长经历密切相关的一幢近代建筑或某个近代城市片区,利用假期调研,并完成一篇课程论文。因选题多位于其家乡,选课同学大多积极热心,多方搜集资料,论文水平较高。此前每届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都有清华大学曾选该课的本科生参会并宣读论文,其成果也被收录到《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系列丛书中。

2017 年以来,为了加强对史料的重视和相关资料文献的训练,我们又要求凡选择北京市内的近代建筑为题的同学,必须在档案馆查找相关的一手资料,辅以实地考察和其他资料完成论文,并在课程大纲中加入一节在北京市档案馆的实地教学课。这几年来同学们普遍反映所获较大。表1 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9 年春季学期该课程的安排。

清华大学的教学安排是在大三年级暑期安排为时两周的测绘实习。我们将之与近代建筑史课程结合起来,从2012 年以来测绘了以清华大学校内近代建筑为主的20 多幢近代建筑(此前中辍多年)。在测绘过程中,帮助师生提高了对近代时期的设计方法、建造方式、结构形式等诸多内容的认识。以近代建筑中十分关键的屋顶结构为例,不但包括规格较高、施工较复杂的清华大学大礼堂混凝土薄壳结构和图书馆一期的混凝土屋架及钢桁架,就木屋架形式而言,也远远超出成书较早的《建筑新法》中所总结的6 种基本型,而产生很多变化。

三、技术史、观念史与思想史:深化近代建筑史研究的若干可能举例

清华大学2019 年春季学期中国近代建筑史课程大纲 表1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此前多着力在讨论建筑造型和风格,较少见到有关建筑技术和建筑思想方面的研究。集中、系统地研究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建筑技术的发展情况,近年来成为中国近代建筑历史研究向深入发展的关键环节[6],也为贯通近现代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关键线索。尤其有意义的是,建造技术的发展有其较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并不因政治史上的重要事件而随之发生突变,因而能以之为线索,跨越政治制度的更迭而考察不同时代建造技术对建筑形态的影响,以及相似的建筑形态背后建造技术的异同。

近代建筑思想史的研究,此前多为讨论那些熠熠生辉的高大人物,如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童寯等人建筑思想的内容及其得以产生的背景,以及探求近代知识谱系的形成与传播,如近代建筑教育和期刊发展等问题。应该认识到,近代中国已成为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的一部分,这一时期内产生的建筑(包括规划)思想的全球传播是无可回避的重要研究对象。因此,检视一种起源于西方的建筑或规划思想如何在全球传播,以及在各地的接受过程中产生了怎样了调适、增删和有意无意的误解等,无疑将使一些从前看似平淡无奇的课题新人耳目,富有历史的张力。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全球视野中关于田园城市思想及田园城市运动的研究[7]。

与思想史相关的,是观念史的研究。近代以还,随着世界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等联系和贸易往来引发了各种物品、技术、人员和思想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因此,在研究中凸显近代建筑现象的全球联系性是近年来本领域深入发展的重要标志。其中最典型的,是一些源自西方的观念因其代表了西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作为“近代性”和“西化”的象征被带入非西方世界,被附带了更多的意义,并改变了当地的物质景观和文化趣味。

以20 世纪初才在我国兴起的行道树种植观念为例,可以窥见观念史对研究我国近代以来城市景观的影响。除了美化街景之外,行道树还是国家近代化过程中完善市政的一种手段。此外,因其选种、培育和维护所需的科学知识和系统组织效力,行道树也成为国家建构过程中的一环,体现出城市乃至国家的“近代性”(或现代性)。

我国传统的行道树事业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论世界行道树,我国可称鼻祖”。然而近代以还,“古治不修,民风益替,道其颓矣”[8]。究其原因,一是在20 世纪初的城市规划和市政建设上,相比列强在华的租界和欧美城市,作为支撑这一近代性意象重要特征的林荫大道和行道树自然也为国人积极效仿;二是行道树的选种、种植和维护涉及一系列科学知识。因此,借用“科学主义”普及行道树的各种知识,成为教育民众、褒扬民主主义和激发爱国精神的手段。1928 年以后,行道树种植和植树节、植树式结合在一起[9],具有了国家认同和纪念孙中山等象征意义,内容与形式又为之一变,产生了更加广泛的社会影响。

草坪的引入和接受过程也能说明观念对城市建设和景观改造的影响。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大面积规整的草坪基本从未成为重要的造园元素。在非西方世界,草坪最初是由殖民者带入的,但本地的精英阶层很快仿效建植类似的公共空间和私人宅邸。草坪不仅是像西方那样的生活和娱乐设施,同时也代表了城市的近代性和主事者将城市西方化的决心。经过数十年的学习和模仿,非洲和亚洲诸国在公共空间和机关单位的环境营造上也具备了类似西方的形象,在物质层面上局部实现了西方化,不仅改变了城市景观,也促成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例如,近代中国新创设的机关,如西式学校、医院和根据西式风格兴建的官衙,在其建筑环境中都普遍使用了草坪。从这个视角考察我国近代以来园林和建筑的发展,能够突破某些占据主流的叙述脉络,将一些以往不为人们注意的、零散孤立的现象连成一体,有助于拓展视野,形成研究近代建筑和园林的完整的全球图景[10]。

此外,技术史、思想史和观念史三者既是研究方法,亦是研究视角,因此自然能够相互渗透、联系在一起,滋生出新成果,意旨则不外乎使我们对近代建筑和城市的认知走向深入和深刻。例如,技术史研究也包括田园城市郊外住宅(garden suburb)的规划技术,而这种设计方法被带入非西方世界后,促进了城市和居住区绿化的普及,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在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对居住环境的评价标准,竟致我们对很晚才出现的公园、行道树、大草坪等事物习以为常、习焉不察。这类“低位阶”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研究,相比伟大人物和知识谱系等课题,其历史研究价值同样重要。

四、领域拓展:跨越1949 年的研究

有关近代建筑史时限和研究对象,是凡关心学术史者应该反复讨论的问题,一定将随研究的深入和进展而获得新认识。目前,以1949 年为界区分近现代建筑史,但将近代以还的近代建筑和城市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察,已日渐成为学界的共识。而考察1949 年前后建筑机构和建筑师的联系、建筑和城市规划制度的异同、城市建设形态和方式的延续性和创造性等等,也将滋生出颇多饶富趣味的新课题。有关现代化理论、民族主义理论以及技术史和机构史等研究视角,都是跨越了1949 年这一政治史上人为设定的分界点而使其能在较长时段下进行考察,体现了历史运动的连续性特征而不割裂研究对象自身的发展链条。例如,在近(现)代化的线索下将我国近代和现代建筑史贯通研究,考查自晚清以来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央政府如何进行现代民族国家建构、如何设立新机构(如设计单位)与执行新政策、其与民间如何互动,以此为依据划分历史时期、确定研究内容,能更全面地反映近代以来建筑的发展全貌。

举例而言,20 世纪前十年,田园城市思想也被翻译引入我国,在知识界和政府中都激起相当回响,至1930 年代对田园城市思想认识已相当深入且依托大城市逐渐开展了一系列实践(如张国瑞等人兴办的上海蔷薇新村以及基督教青年会兴办的浦东工人新村)。另外,日本人武者小路实笃的“新村”思想和实践经周作人等在中国的引介推广,引起各界关注。受此影响,毛泽东也曾在他发表于1919 年的《学生之工作》一文中,缕列他设想的新村规划的内容,包括“新社会生活”(接近自然、便于从事一定体力劳动)、新学校、新家庭等[11]。这些主张既受到“新村”运动的影响,也与田园城市思想有诸多关联,而这些纲领更深刻影响了1950 年代“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农村规划,跨越40 年而化为现实。这种联系,以清华大学建筑系曾参与的河北省徐水县乡村规划和建设实践为例详加研究,可以看得而非常清楚[12]。

可见,近代的建筑和城市规划事件对1949 年以后的历史时期发生了若隐若现的各种影响。从历史研究的角度,在相对较丰厚的近代建筑史研究经验基础上,运用可能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探查1949年前后的这些断裂和联系,无疑对我们认识今天的城市和现代建筑的源从去向有所裨益。

五、结论

首先,中国近代建筑史是一个年轻的学科,成立不过三十多年,而近十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笔者认为这是与新起的一代学人积极发掘基础史料和开展艰苦、坚实的案例研究分不开的,这也是构成我们学科进步、走向深入和深刻必不可少的两方面工作。这些工作必然要求研究者植根在他或她研究对象的区域,能够获得尽量多的一手资料,同时还要求研究者熟悉中外对该领域、该课题的进展并掌握着一些史学研究必需的方法,从而补充、完善和改变我们既有的一些观点,使我们能较深刻地、更多角度地理解近代建筑发展的图景。我认为能否真正与研究对象建立起切身、紧密的联系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种敏感,这决定着研究能否有所创造,能否突破既有论述的束缚。当然,可以想见这一过程是艰苦的。

其次,中国近代建筑史无论是研究对象还是史料类型及其运用和研究方法上,都根本区别于中国古代建筑史和西方建筑史。同时,由于近代建筑史研究尚未完成“经典化”的过程,尚无类似西方建筑史和中国古代建筑史那样笼罩性的叙事框架和话语体系,因此学术负担相对较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为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人减少了很多束缚。我们尽可以挑拣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从点到面逐渐形成自己的认识,出现多种多样的叙事方式和论证过程。目前出现的百舸争流的局面就是显著证明。这也是近代建筑史有趣和朝气蓬勃的地方。

最后,综前所述,近代建筑史的研究仍需开展较大范围的普查,并在积极发掘一手文献的基础上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案例研究,以期形成较完整的近代建筑史研究体系。这一工作,需要借助广大师生、近代建筑史保护从业人员和近代建筑爱好者共同努力完成。总之,笔者认为治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目前而言特点是“艰苦”和“自由”,青年学者更加应该勇于承担积累、开拓领域的学术使命,我们相信总会由量变引起质变,使本领域的研究逐渐走向全面和深刻。

注释

[1]刘亦师.中国近代建筑史教学的回顾与展望[J].新建筑,2013(01):22-27.

[2]举例而言,《建筑学报》2012年第10 期“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专栏发表6篇文章;2015年7月同一专栏发表4篇论文,组稿人均为刘亦师。《新建筑》2012年第5 期“东亚近代公共空间”,专栏组稿人张天洁, 2016 年第6 期“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新面相”,专栏组稿人刘亦师(共12篇文章,作者包括卢端芳、赖德霖、奚江琳等海内外学人);2017年第6 期“中国的都市空间”,专栏组稿人彭长歆。《建筑师》2017年第5 期“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专辑”,彭长歆专刊主持人;《时代建筑》2018 年第6 期“布扎与现代建筑”,组稿人童明,等等。

[3]张复合. 三十年雁迹泥痕(1985—2014)——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文选[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陈伯超,刘思铎等. 沈阳近代建筑史[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葛立三. 芜湖近代城市与建设[M]. 合肥: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4]张复合.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记事(1986—2016)——纪念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三十年[A]//张复合,刘亦师编. 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十).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1-28.

[5]林洙. 大匠的困惑[M]. 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47-48.

[6]刘大平,王岩.中东铁路建筑材料应用技术概述[J].建筑学报,2015(06):78-83. 张书铭,刘大平.东北近代建筑用砖的历史与信息解码[J].建筑学报,2019(02):112-119. 李海清等.易建性:作为环境调控与建造模式之间的必要张力——一个关于中国霍夫曼窑之建筑学价值的案例研究[J].建筑学报,2017(07):8-13.

[7]刘亦师.20 世纪上半叶田园城市运动在“非西方”世界之展开[J].城市规划学刊,2019(02):109-118.

[8]傅志强. 论植行道树[J]. 农林新报,1937,14(17):1.

[9]陈蕴茜. 植树节与孙中山崇拜[J]. 南京大学学报. 2006(5):77-90.

[10]刘亦师.西方草坪建植观念之形成及其全球传播(下):亚非等地的接受与发展[J].风景园林,2016(03):92-99.

[11]毛泽东. 学生之工作[M]//中国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早期文稿.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406-413.

[12]刘亦师. 徐水人民公社居住点规划及建设史料录遗——大跃进时期清华建筑系的一项乡村建设实践[J]. 时代建筑,2019(6).

猜你喜欢
建筑史建筑研究
建筑史话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建筑史话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建筑史话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