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建平(黎川县农业农村局)
近年来,黎川县农业农村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农业基础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加大农业污染综合整治力度,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新农村建设,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胭脂柚种植基地
黎川县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推进“两特一游”产业工程,重点抓好中药材、水果、设施蔬菜、特色水产、草地畜牧业等主导产业的发展。全县粮食种植面积36.01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32.43万亩、旱地作物种植面积3.58万亩;烤烟面积1.15万亩,商品蔬菜复种面积10.98万亩,果树种植面积4.2万亩,瓜类种植面积1.3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2.4万亩,严格执行大水面禁养制度,全县水产养殖面积降减至5.98万亩,投放水产种苗3000余万尾,稻渔共养面积3000亩,大牲畜存栏1.14万头,生猪存栏 4.7万头,畜禽存98万羽,食用菌种植1200万筒,烤烟种植面积1.15万亩。
黎川县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已完成清产核资自查验收,通过了省市检查验收,成果数据已录入平台。正进一步按照“成员身份确认、资产量化、股权配置与管理、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完善集体收益分配、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等工作重点,加快推进下一步的改革任务,确保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圆满完成。同时坚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长久不变,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以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为抓手,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为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抓好“大棚房”清理整治工作,完成“大棚房”清理整治。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加大农药、化肥负增长实施力度,推广生态有机水稻种植面积3.5万亩。做好三整治一改造,抓好落实建设点及“七改三网”规划。
2017年至2020年黎川县规划并建设6.1万亩高标准农田,统筹整合投入资金1.83亿元,惠及全县 15乡镇108个村,通过3年实施,项目区4.46万亩农田达到了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效果,年新增粮食产能233.5万公斤,项目区部分 过去农民都不愿种的“难缠”土地变成了农业企业、种粮大户和种粮合作社眼中的“香饽饽”“抢手货” 。
大力开展设施农业及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进一步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园提升,加快6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步伐,已带动种养殖农户2000余户,专业合作社60余个。建设3000亩稻虾共养基地,千亩水果休闲采摘园,发展大棚农业生产500亩。
积极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至目前,全县家庭农场达到9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482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8家,市级示范社10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4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得到加强,累计开展培训230期,培训2万余人次。开展农产品“三品一标”推进行动,有“黎川茶树菇”“黎川香榧”“黎川黎米”“黎川白茶”“黎川草菇”等5个产品获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无公害农产品21个,绿色农产品6个,有机农产品5个。
围绕“整洁美丽,和谐宜居”目标,黎川县按照省市批复今年继续推进151个村点整治建设,加快建设“七改三网”等基础设施,因地制宜配套“8+4”公共服务项目,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努力实现相当部分整治村组达到提档升级标准,部分达到美丽宜居标准。同时,积极推进美丽宜居乡镇、村庄、庭院建设,建设一批精美的田园乡村、文化古村、休闲旅游乡村、现代宜居乡村,深化“连点成线、拓线扩面、突出特色、整体推进”的建设格局。按照“五有”标准,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加强促进会规范管理,提升促进会运行质效。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新乡贤评选活动,选树一批新乡贤典型,示范带动更多的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人员和农村致富带头人投身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秀美乡村建设
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黎川黎米
艾草种植
白茶种植基地
春耕备耕
瓜蒌种植
扶贫产业:长豆角种植
香榧种植
胭脂柚硕果累累
高标准农田建设
蘑菇种植
生猪养殖
秀美南城
秀美乡村建设
秀美乡村建设
秀美乡村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
麻姑米
麻姑米
南城淮山
麻姑仙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