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鹏飞
摘 要:在整个电网中,配电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配电网决定了电网的综合运营情况,直接影响用户用电的稳定性,关系到电力供应的水平,因此,需要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鉴于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要注意结合现实情况规划与改造配电网,文章就如何提高供电可靠性展开研究。
关键词:配电网;规划与改造;可靠性
配电网是电网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可靠性直接决定了用户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想保证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需要有针对性地对配电网实施规划与改造,以期提升供电水平,降低设备的损耗率,最大限度地提高配电网供电系统的工作效率。
1 配电网的可靠性概述
1.1 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概念
配电网主要是分配电能,将电力资源不断提供给各类电力用户。配电网的可靠性是指为电力客户系统提供电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电力客户获得高质量的电网电能。供电可靠性考核通常利用数字化方法计算供电可靠率。要想不间断地为用户供电,应根据供电可靠性设计配电网供电系统,从源头上防止配电网发生供电问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不只保证运行中电力设备的可靠性,还在系统操作中保持了可靠性。
1.2 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因素
1.2.1 供电硬件系统管理缺陷
(1)设备故障。这是影响正常供电的关键因素。发生设备故障的原因是长时间忽略更换电网设备,不注意对设备进行维护检修,从而引发材质问题。(2)线路故障。线路故障属于一种不可抗的、大量人为与自然灾害造成的故障,例如雷击、暴雨、暴雪等恶劣天气或是人为造成的外力拉伤、过度拉扯。
1.2.2 软件系统不完善
(1)自动化系统存在缺陷,处理事故的水平不高;(2)配电网系统采取老化的模式,打破了运营与维护设备的平衡,造成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盲目性;(3)管理人员技术能力不足,无法发现和解决问题,在处理事故时机动能力不足,影响了供电的可靠性。
1.3 配电网规划与改造的必要性
在电力行业发展和电力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有必要强调配电网规划和改造工作。首先,人们在日常生活会使用很多家用电器,这部分电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增大了电能的消耗。另外,我国社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了商业和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此必会增加配电网的负担;其次,我国目前的配电网正处在改革开发环节,同时完成了配电网的改造建设。由于其设计起点不高,即便在发展中不断改进,但基于经济和技术水平的约束,配电网整体余量下降,不能达到经济发展的要求。不仅如此,配电网的使用时间较长,增加了电力设备的老化概率,影响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因此,有必要对配电网进行规划与改造。
2 配电网规划与改造的关键技术
2.1 多级三段式过流保护所需的最小间距
假设图1馈线可以完成n级三段式过流保护配合,当保护路径上馈线导线类型与截面相同时,在馈线段末端到变电站10 kV母线的n级保护馈线长度由式(1)求得:
对第n级与第(n-1)级三段式过流保护的最小间距进行合理配置,即:
其中,r和x是单位长度电阻与代表电阻,β是第n级瞬间速断保护级馈线线段的长度比例,Xs.max和Xs.min分别代表系统大小方式下的等效电阻。
2.2 延时时间级差
变压器低压侧开关在0.5 s整产生过流保护。馈线断路器在这个时间内应用不同类型的操作机构,保护时间极差不相同,造成保护配合级数不一样。
当前,配电网采取弹簧储能操作机构作为馈线断路器,将保护时间级差设定为250~300 ms,进一步实现两级延时级差配合。永磁操作机构未来设计的馈线断路器保护时间级差为150~200 ms,实现了三级延时级差配合。在具体应用中,若变电站变压器低压侧开关的过流保护延迟时间超过0.6 s,可以适度增大保护时间级差,提升了级差配合的可靠性。
3 配电网规划与改造措施
3.1 配电网规划
3.1.1 配电网网格化规划
目前,各个行业普遍使用的模式为网格化管理,政府规划实现方式为分区和组团。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应当与政府保持相同的规划理念。在推广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时,迅速对基本单元即供电网格实现定位,以10 kV配电网构建目标网架。
3.1.2 配电网规划年限
严格规范配电网规划年限,其明显不同于主网规划年限,具体是在细化配电网规划的前提下,促使其减小所需能量。配电网规划年限应与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高度统一,科学划分为两种规划年限,即近期与远期。
近期规划主要解决目前供电网格出现的问题,设计3年之内的改造与新建项目方案、5年之内的投资规模。远期规划应对长期负荷需求进行科学预测,定位配电网网格的目标网架,综合掌握电网未来电源布局和线路规划,为上级建设电网提供合理化建议,从而科学指导近期规划。近期规划紧密联系远期规划,使网格内配电网有序转化为远期目标。
3.1.3 配电网网架完善与配电网自动化
在电网整体规划中,配电网规划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内容,是智能化和自动化建设电网的重点因素,在合理规划与设计配电网的过程中,需要达到建设配电网的具体要求,彻底解决配电网连接主网出现的问题,进而保证配电的可靠性。同时,综合负荷符合接入电源的需求,协调规划配电网和主网,通过预测负荷、布置变电站科学规划主网,以各种分布式电源介入管理电网,使其产生不同的服务能力,最終达到配电网负荷的要求。在设计和规划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时,全面改造配电网线路,也可以根据配电杆路和电力管道布置配电网。
3.2 配电网改造
对于无法满足配电网运行要求的设备,可以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例如扩大容量、增加承载力等,从而提高配电网供电的水平,优化配送电力的途径,尝试使用损耗较低的设备。在改造部分无功设备时,设计一些无功补偿设备,最大限度地提高配电网电压的合格概率。基于配电网自动化目标,建立负荷管理和自动化操控体系;建立监测输变电设备状态的系统。
上述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优化配电网结构的速度,保证配电网安全、优质和可靠的运行。根据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为达到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要求,有必要积极建设中压配电网,优化配电网结构,减少配电网供电半径,提高负荷转供水平。
3.3 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方案
(1)对配電网的建设和改造技术建立统一的标准,科学规划配电网线路,从而达到供电区域负荷密度要求。
(2)确定控制的具体标准,突出科学性与适用性,保证线路、配电变压器装接容量与开放容量高度统一。
(3)围绕用电负荷中心科学改造配电网,从而达到缩短线路距离的目标,整体思考负荷增大与改变的原因,适当扩大配电架空线路导线的截面。
(4)注意替换一部分耗能较大的供电设备,减少电压带来的损失,提高电压质量,高度关注线损管理工作。
(5)改革配电网设备技术,选择节能、便于维护、自动化的设备。
4 结语
在电网中,配电网建设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同时发挥了最大作用。其不仅影响了电力系统的供电效率,还决定了电能的质量,与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密切相关。所以,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将优质的电力服务提供给广大用户,有必要认真规划与改造配电网。根据配电网类型,科学选择规划与改造的措施,提高管理水平,以保证供电的稳定性,方便人们顺利推进生活与生产活动。
[参考文献]
[1]岑卫琦.区域配电网规划和改造对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探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5):32-33.
[2]李延真,孙慧颖,郭英雷.重点城市配电网建设改造与管理提升—基于高可靠性的全过程主动式配电指挥管理系统[J].科技视界,2019(5):246.
[3]郭强.如何提高10 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J].大科技,2018(15):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