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天芳
【摘 要】 新时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受到外界更大的影响。语文课程教学的感情化特点比较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将和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信息化社会,“互联网+”背景下,语文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进行创新,不断优化和改良传统的教学模式,促使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积极拓展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势,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互联网+”;背景;语文课堂;优势;策略
在当前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互联网资源的特点将体现在更多的领域。从互联网技术的内容还是更新发展的速度,互联网资源的丰富程度在不断地提升,互联网中的资源比百科全书还要丰富,这样就能更好地辅助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从而构建高效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一、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1.教学理念比较滞后
当前教学改革愈加深入,语文教师在传统教学理念基础上不断地做出改变,但是也有一些语文教师在传统的思维方式下,在课堂教学中依然使用传统的“黑板+教师”的教学模式,学生往往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客体,这样就不利于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师生互动缺乏
语文教师经常会利用课外休息时间为学生讲解课堂教学中所遗漏的知识点,来实现知识的输出,这样教学行为的效果将适得其反。与其他学习阶段不同,课堂教学时间一般只有45分钟,这已经是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权限,如果課堂教学时间超过这个时期,在教学上将属于无用之功,将会增加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厌恶之感,不利于教学模式的优化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3.语文课堂教学过于注重形式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一些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容易失去教学动力,学生在变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之后,教师将注重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是在教学中未发挥出良好的引导作用。这样学生的思维模式还处于一种滞后的状态,特别是“互联网+”背景下开放性教学环境的推行,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效果并不显著,这样就很难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互联网+”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优势发挥的策略分析
1.利用好互联网实现语文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拓展
高质量的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绘声绘色地进行讲解,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还要强化学生的知识信息储备,让学生具有厚积薄发的力量。从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语文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充分地了解,在教学内容的制定上要有针对性。语文教师在备课阶段所准备的内容要尽量丰富,涉及课文的背景知识、课文解读和知识练习等多个领域。
2.利用好网络,促使文本形象具有立体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从文本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想象能力进行充分激发,拓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但是因为学生的经历不够丰富,认识水平低,学生对于一些未曾经历的事情认知范围很有限,这样就不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入理解。将互联网应用到学生在文本知识学习过程中,从互联网中获取各类语文知识,这样实现语文知识和视频资料之间的转换,让学生对语文知识有更加深入、准确的理解,在促使文本内容更加生动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对文字的理解。
3.利用好互联网拓展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
为了使得语文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化,拓展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是一个前提条件。如果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比较少,教学效果就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互联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将拓展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实现课堂教学容量的提升。
4.利用互联网促使语文知识信息得到及时反馈
在对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时候,不仅要考虑教师讲解了多少语文知识,还要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考虑。学生对语文知识做到学以致用才是语文课堂教学成效最主要的衡量标准。将互联网资源和技术应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将对学生日常生活中一些场景进行模拟,这样教师就能为学生打造实地演练的平台,就能实现学生对近期语文学习成效的系统化检验。借助于这种模拟性的实践方法,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掌握的情况就可以及时反馈到课堂教学中。
当前互联网技术的便利性已经深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实施互联网教学将成为当前教学的主流模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注重文本的深度解读为基础,同时传统教学模式和互联网教学模式要实现深度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强化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参与性,确保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值。对此,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让“互联网+”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优势更加凸显。
【参考文献】
[1]郁建强.用大数据点燃初中语文课堂的热情——网络优势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效率优化策略探析[J].汉字汉语研究,2017(23):71-72.
[2]单秀菊.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的优化与案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